数据分析思维与方法总结

目录

  • ABtest实验
  • 漏斗分析
  • 用户画像
  • 辛普森悖论
  • 费米估计
  • AARRR
  • 事件分析
  • 用户路径分析
  • 留存分析
  • 归因分析
  • RFM模型

ABtest实验

数据分析——AB实验

漏斗分析

  • 漏斗分析是指将某个业务场景中关联的事件,根据先后发生的顺序进行组织,从而系统性了解用户转化效率。漏斗分析不但可以整体性的反映用户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浏览网站或者APP中从起点到终点的转化率,而且还可以分析浏览过程中每一次跳转所产生的留存和流失,这样就能够直观地发现异常数据,从而通过分析根因找到问题所在,最后通过优化该环节来达到提升转化率的目标。
  • 漏斗分析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渠道来源分析、新用户激活、核心主流程优化、搜索功能优化等日常数据运营工作中。如果整体转化率较低,则可根据漏斗分析查看各步骤转化率,直观地发现问题所在,从而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用户画像

辛普森悖论

学习参考资料
数据分析——工作中遇到的“辛普森悖论”

费米估计

数据分析——费米估算问题

AARRR

AARRR模型对应产品运营的 5 个重要环节,分别是:
第一环节是获取用户(Acquisition ):用户如何找到我们?
第二环节是激活用户(Activation):用户的首次体验如何?
第三个环节是提高留存(Retention):用户会回来吗?
第四个环节是增加收入(Revenue ):如何赚到更多钱?
第五个环节是推荐(Refer病毒式营销): 用户会告诉其他人吗?
关注指标:
第一环节:

  • 渠道曝光量:有多少人看到产品推广的线索。

  • 渠道转换率:有多少用户因为曝光转换成用户。

  • 日新增用户数:每天新增用户是多少。

  • 日应用下载量:每天有多少用户下载了产品。

  • 获客成本(CAC):获取一个客户所花费的成本。
    第二环节:

  • 日活跃用户数(DAU,简称日活):一天之内,登录或使用了某个产品的用户数。比如一天内打开某微信公众号的人数。类似的还有周活跃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

  • 活跃用户占比:活跃用户数在总用户数的比例。
    第三环节:
    N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第N天使用过产品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四环节:**这里我们要注意“用户”和“付费用户”的区分,这也将影响收入的计算。

  • 客单价:每位用户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客单价=销售总额/顾客总数

  • PUR(Pay User Rate):付费用户占比

  • ARPPU(Average Revenue Per Paying User):某段时间内,付费用户的平均收入(不包括未付费的用户)。ARPPU=总收入/付费用户数

  • LTV(Lift Time Value):生命周期价值,即平均一个用户在首次登录游戏到最后一次登录游戏内,为该游戏创造的收入总计。常用于游戏行业。
    第五环节:

  • 转发率:某功能中,转发用户数 / 看到该功能的用户数
    比如一个微信公众号推送一篇文章给3万用户,转发这篇文章的用户数是3000,那么转发率=3000(转发这篇文章的用户数) / 3万(看到这篇文章的用户数)=10 %

  • 转化率:计算方法与具体业务场景有关。我们举几个栗子:

    • 淘宝转化率=某段时间内产生购买行为的客户人数 / 所有到达店铺的访客人数,假如双11当天,有100个用户看到了你店铺的推广信息,被吸引进入店铺,最后有10个人购买了店铺里的东西,那么转化率=10(产生购买行为的客户人数) /100( 所有到达店铺的访客人数)=10%
    • 广告转化率=点击广告进入推广网站的人数 / 看到广告的人数,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百度,搜索结果里会有广告,如果有100个人看到了广告,其中有10个人点击广告进入推广网站,那么转化率=10(点击广告进入推广网站的人数) / 100(看到广告的人数)=10%
  • K因子(K-factor):用来衡量推荐的效果,即一个发起推荐的用户可以带来多少新用户。

    • K 因子= (每个用户向他的朋友们发出的邀请的数量) * (接收到邀请的人转化为新用户的转化率)。
      假设平均每个用户会向20个朋友发出邀请,而平均的转化率为10%的话,K =20*10%=2。这个结果还算是不错的效果——当K>1时,用户群就会象滚雪球一样增大。如果K<1的话,那么用户群到某个规模时就会停止通过自传播增长。

参考文章:
一文看懂产品运营的分析方法

事件分析

  • 事件分析是针对某个事件定义对应的指标反映事件变化,再从多个维度细分下钻分析,比如时间、地区等,查看数据指标的表现,比如基于时间维度进行对比观测指标(日活跃用户数)波动是否有异常。也可用于数据指标变化原因分析的方法。

用户路径分析

  • 与漏斗分析模型不同,漏斗分析模型是分析既定的行为转化,如电商产品中用户从浏览产品详情到最终支付每一步的转化率。而全行为路径是根据用户在APP或网站中的访问行为,分析用户在各模块中跳转规律与特点,挖掘出用户的群体特征,进而实现业务指标。如提升核心模块的到达率、APP产品设计的优化改版、流失用户去向分析等。

留存分析

  • 留存分析是一种用来分析用户参与情况和粘性的分析模型,考察发生了初始行为的用户中,有多少人会在后续的几天里面发生后续行为。这是用来衡量产品对用户价值高低的重要方法。
  • 定义:满足某个条件的用户,在某个时间点有没有进行回访行为。
    公式:若满足某个条件的用户数为N,在某个时间点进行回访行为的用户数为M,那么该时间点的留存率就是M/N。

归因分析

归因分析一般用于广告投放的渠道归因,将用户点击行为的“贡献”合理地分配到每一个渠道,通过渠道归因来衡量渠道的效果,亦可指导业务人员在渠道投放时合理分配投入。
常见的归因思路有下面几种:
1)首次归因
多个待选中触点时,认为第一个的功劳为100%。理由是第一个触点给用户建立了认知,与用户形成了连接。适用于重视新用户线索的业务。
2)末次归因
多个待选中触点时,认为最后一个的功劳为100%。这种思路适用范围最为广泛,常用于电商业务的站内归因的计算。
3)线性归因
多个待选中触点时,认为每个“待归因事件”平均分配此次功劳。适合坑位效果比较平均的产品。
4)位置归因
多个待选中触点时,认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各占40%功劳,其余平分剩余的20%功劳。兼顾最初的线索和最终的决策。

RFM模型

数据分析——用户生命周期价值RFM模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业务知识,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