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链表(8)

单链表的特点

可以发现,在单链表的for循环里,初始化就总结为这两种情况

单链表(8)_第1张图片

上图中

用第一条(要改变链表的结构,增加,减少结点个数等)的有:尾插,插入,删除pos位置值,

获取前驱地址(目的为了删除,在插入和删除操作里面,找pos位置时,出循环后,p指向的都是pos位置的前驱)。

用第二条(不改变链表原本的结构)的有:获取结点个数,查找key值search,输出show

综上所述:在进行要修改表的结构或是依赖于前驱的操作(插入,删除)时,用第一条p=plist

在不改变表的的结构的前提下的操作(打印,查找),用第二条p=plist->next(这是打印的第一个数据结点)

总结:

单链表(8)_第2张图片

也可以这样记:plist就是前驱

单链表的特点

头插,头删不用for循环遍历找位置

尾插,尾删用for循环找尾巴位置

单链表的重点——就地逆置算法(也就是逆序输出)

如果用找尾巴的方法,先输出最后一个数据,

然后再循环遍历找尾巴的前驱,然后输出

接着再循环遍历找刚刚输出的数据的前驱

这样时间复杂度就是O(n^2),太麻烦了

思路:头插的时候数据的输出就是逆序的,所以利用头插来逆置

单链表(8)_第3张图片

单链表原本是上图顺序指向的,现在让每一个的方向都向后转,变成图中画的那条线的方向,这样就完成逆置了——总共需要3个指针——按先后顺序,1置空2反转3保存。

p:指向第一个点

q:指向p的next(反转)

r:指向未处理的点

然后依次将p,q,r统一往后挪

移动时顺序,先移p,再移q,再移r(顺序乱了链会断掉)

p走到q的位置上,q走到r的位置上,r走到q的next的位置上

单链表(8)_第4张图片

然后再向后转一次(q->next=p)

单链表(8)_第5张图片

然后循环着往后走

单链表(8)_第6张图片

反转

单链表(8)_第7张图片

向后走

单链表(8)_第8张图片

反转

单链表(8)_第9张图片

此时已经反转完了,再向后走,发现q为空了(q==null),就是循环结束条件

单链表(8)_第10张图片

这个方法一最重要的就是顺序!

测试用例时如果链表中只有1个数据点或2个数据点的情况

或者是个空表,逆置完不能崩溃

那么第一步先让第一个数据结点的next变为空,但不能直接一上来就令它为空,要这样的话链表就可能断掉了,100地址没标记保存就被覆盖掉,那么数据2结点往后的一串就找不到了,程序就会崩溃

所以在100被NULL覆盖之前,要先保存100

单链表(8)_第11张图片

定义一个p指向数据1,定义一个q指向数据2,现在让q的next指向p,就相当于把数据1和2之间的箭头反向了——向后转

但此时仍然是300未保存就被覆盖,后面的数据找不到了

单链表(8)_第12张图片

所以现在需要第3个指针r,来保存后面还未被处理的数据(存300)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