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简介

  1. 运行环境不同,网页运行在浏览器环境中,小程序运行在微信环境中
  2. API不同,由于运行环境不同,所以在小程序中,无法调用DOM和BOM的API。但是,小程序中可以调用微信环境提供的各种API,例如:地理定位、扫码、支付等等
  3. 开发模式不同
    • 网页的开发模式:浏览器+代码编辑器
    • 小程序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开发模式:申请小程序开发账号,安装小程序开发者工具,创建和配置小程序项目

项目结构

  1. pages 用来存放所以小程序页面
  2. utils 用来存放工具性质的模块
  3. app.js 小程序项目的入口文件
  4. app.json 小程序项目的全局配置文件
  5. app.wxss 小程序项目的全局样式文件
  6. project.config.json 项目的配置文件
  7. sitemap.json 用来配置小程序及其页面是否允许被微信索引

事件绑定

常用的事件

类型 绑定事件 事件描述
tap bindtap 或 bind:tap 手指触摸后马上离开,类似于HTML中的click事件
input bindinput 或 bind:input 文本框的输入事件
change bindchange 或 bind:change 状态改变时触发

事件对象的属性列表

当事件回调触发的时候,会收到一个事件对象 event,它的详细属性如下表所示:

属性 类型 说明
type String 事件类型
inputStamp Integer 页面打开到触发事件所经过的毫秒数
target Object 触发事件的组件的一些属性值集合
currentTarget Object 当前组件的一些属性值集合
detail Object 额外的信息
touches Array 触摸事件,当前停留在屏幕中的触摸点信息的数组
changedTouches Array 触摸事件,当前变化的触摸点信息的数组

target 和 currentTarget 的区别

target是触发该事件的源头,而currentTarget则是当前事件所绑定的组件。举例如下

<view bindtap="outerHandler">
  <button type="primary">按钮</button>
</view>

点击内部的按钮时,点击事件以冒泡方式向外扩散,也会触发外出view的tap事件处理函数。此时,对于外出的view来说:

  • e.target指向的是触发事件的源头组件,因此,e.target是内部的按钮组件。
  • e.currentTarget 指向的是当前正在触发事件的那个组件,因此,e.currentTarget是当前view组件

bindtap 的语法格式

在小程序中,不存在HTML中的onclick鼠标点击事件,而是通过tap事件来相应用户的触摸行为。

  1. 通过bindtap,可以为组件绑定tap触摸事件,语法如下:
    	<button type="primary" bindtap="btnTapHandler">按钮</button>
    
  2. 在页面的.js文件中定义相应的事件处理函数,事件参数通过形参event(一般简写成e)来接收:
    Page({
    	btnTapHandler (e) {	 // 按钮 tap 事件处理函数
    		console.log(e)  // 事件参数对象
    	}
    })
    

在事件处理函数中为data中的数据赋值

通过调用 this.setData(dataObject) 方法,可以给页面data中的数据重新赋值。示例如下:

Page({
	data: {
		count: 0
	},
	btnTapHandler (e) {
		this.setData({
      		count: this.data.count += 1
    	})
	}
})

事件传参

小程序中的事件传参比较特殊,不能在绑定事件的同时为事件处理函数传递参数。例如,下面的代码将不能正常工作

	<button type="primary" bindtap="btnTapHandler(123)">按钮</button>

因为小程序会把bindtap的属性值,统一当成事件名来处理,相当于要调用一个名称为btnTapHandler(123)的事件处理函数

自定义事件传参
可以为组件提供data-* 自定义属性传参,其中 * 就代表的是参数的名字,示例如下:

	<button type="primary" bindtap="btnTapHandler" data-info="{{ 10 }}">按钮</button>

最终info会被解析为参数的名字,数值10会被解析为参数的值

获取参数
在事件处理函数中,通过 event.target.dataset.参数名 即可获取到具体参数的值,示例代码如下:

btnTapHandler (event) {
	// dataset 是一个对象,包含了所有通过 data-* 传递过来的参数项
    this.setData({
      count: this.data.count + event.target.dataset.info
    })
  },

bindinput 的语法格式

在小程序中,通过input事件响应文本框的输入事件,语法格式如下:

  1. 通过bindinput,可以为文本框绑定输入事件:
    <input type="primary" bindinput="inputHandler"></input>
    
  2. 在页面的.js文件中定义事件处理函数:
    inputHandler (event) {
    	// event.datail.value 是变化后的值,文本框最新的值
     },
    

文本框和data之间的数据同步

动态绑定input框中的value属性值

	<input type="primary" bindinput="inputHandler"></input>
inputHandler (event) {
   this.setData({
     inputMessage: event.detail.value
   })
},
  data: {
    inputMessage: '初始值'
  }

列表渲染

wx:for

通过 wx:for 可以根据知道的数组,循环渲染重复的组件结构,语法示例如下:

data: {
	arr: ['xxx', 'aaa', 'vcvvv']
}

<view wx:for="{{arr}}">
  当前项:{{ item }}  索引{{ index }}
</view>

默认情况下,当前循环项的索引用index表示;当前循环项item表示

手动指定索引和当前项的变量名

  • 使用wx:for-index 可以指定当前循环项的索引的变量名,默认是index
  • 使用wx:for-item 可以指定当前项的变量名,默认是item

示例代码如下:

// data数据
data: {
	arr: ['xxx', 'aaa', 'vcvvv']
}

// wxml
<view wx:for="{{arr}}" wx:for-index="idx" wx:for-item="value">
  {{ value }}  {{ idx }}
</view>

wx:key 的使用

类似于 Vue列表渲染中的:key,小程序在实现列表渲染时。也建议渲染出来的列表项指定唯一的key值,从而提升渲染的效率,示例代码如下:

// data数据
data: {
	arr: [
      { id: 0, name: '张三' },
      { id: 1, name: '李四' },
      { id: 2, name: '王五' },
    ]
}

// wxml
<view wx:for="{{arr}}" wx:key="item.id">
  {{ item.name }}
</view>

全局配置

全局配置文件及常用的配置项

小程序根目录下的 app.json 文件是小程序的全局配置文件。常用的配置项如下:

  1. pages:记录当前小程序所有页面的存放路径
  2. window:全局设置小程序窗口的外观
  3. tabBar:设置小程序底部的tabBar效果
  4. style:是否启用新版的组件样式

了解 window 节点常用的配置项

属性名 类型 默认值 说明
navigationBarTitleText String 字符串 导航栏标题文字内容
navigationBarBackgroundColor HexColor #000000 导航栏背景颜色,如#000000
navigationBarTextStyle String white 导航栏标题颜色,仅支持 black / white
backgroundColor HexColor #ffffff 窗口的背景色
backgroundTextStyle String dark 下拉 loading 的样式,仅支持 dark / light
enablePullDownRefresh Boolean false 是否全局开启下拉刷新
onReachBottomDistance Number 50 页面上拉触底事件触发时距页面底部距离,单位为px

tabBar

什么是tabBar
tabBar 是移动端应用常见的页面效果,用于实现多页面的快速切换。小程序中通常将其分为:

  • 底部tabBar
  • 顶部tabBar

注意:

  • tabBar中只能配置最少2个、最大5个tab页签
  • 当渲染顶部tabBar时,不显示icon,只显示文本

tabBar 的6个组成部分

  1. backgroundColor:tabBar 的背景色
  2. selectedIconPath:选中时的图片路径
  3. borderStyle:tabBar 上边框的颜色
  4. iconPath:未选中时的图片路径
  5. selectedColor:tab 上的文字选中时的颜色
  6. color:tab 上文字的默认(未选中)颜色

tabBar 节点的配置项

属性 类型 必填 默认值 描述
position String bottom tabBar 的位置,仅支持 bottom / top
borderStyle String black tabBar 上边框的颜色,仅支持 black / white
color HexColor tab 上文字的默认(未选择)颜色
selectedColor HexColor tab 上的文字选中时的颜色
backgroundColor HexColor tabBar 的背景色
list Array tab 页签的列表,最少2个,最多5个tab

每个 tab 项的配置选中

属性 类型 必填 描述
pagePath String 页面路径,页面必须在pages中预先定义
text String tab 上显示的文字
iconPath String 未选中时的图片路径;当position为top时,不显示icon
selectedIconPath String 选中时的图标路径;当position为top时,不显示icon

网络数据请求

小程序中网络数据请求的限制

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小程序官方对数据接口的请求做出了如下两个限制

  1. 只能请求HTTPS类型的接口
  2. 必须将接口的域名添加到信任列表中

配置 request 合法域名

需求描述:假设在自己的微信小程序中,希望请求https://www.xxx.com/域名下的接口
配置步骤:登录微信小程序管理后台 → 开发 → 开发设置 → 服务器域名 → 修改 request 合法域名

注意事项:

  1. 域名只支持 https 协议
  2. 域名不能使用 IP 地址或 localhost
  3. 域名必须经过 ICP 备案
  4. 服务器域名一个月内最多可申请5次修改

发起 GET 请求

调用微信小程序提供的 wx.request() 方法,可以发起GET数据请求,示例代码如下:

wx.request({
   // 请求的接口地址,必须基于HTTPS协议
   url: 'url',
   // 请求方式
   method: 'GET',
   // 发送到服务器的数据
   data: {
     name: '张三',
     age: 18
   },
   // 请求成功之后的回调
   success: (res) => {
     console.log(res)
   }
})

在页面刚加载时请求数据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在页面刚加载的时候,自动请求一些初始化的数据。此时需要在页面的onLoad事件中调用获取数据的函数,示例代码如下: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加载
  */
  onLoad: function (options) {
    this.getSwiperList()
    this.getmenuList()
  },
  // 获取轮播图的数据
  getSwiperList () {},
  // 获取菜单的数据
  getmenuList () {}

跳过 request 合法域名校验

如果后端程序员仅仅提供了http协议的接口、暂时没有提供https协议的接口。此时为了不耽误开发的进度,我们可以在微信开发者工具中,临时开启【开发环境不校验请求域名、TLS版本及HTTPS证书】选项,跳过 request 合法域名的校验
注意: 跳过 request 合法域名校验的选项,仅限在开发调试阶段使用

关于 跨域 和 Ajax 的说明

跨域问题只存在于基于浏览器的开发中。由于小程序的宿主环境不是浏览器,而是微信客户端,所以小程序中不存在跨域的问题。
Ajax 技术的核心是依赖于浏览器中的 XMLHttpRequest 这个对象的,由于小程序的宿主环境是微信客户端,所以小程序中不能叫做 ”发起Ajax请求“,而是叫做 ”发起网络数据请求“。

页面导航

小程序中实现页面导航的两种方式

  • 声明式导航

    1. 在页面上声明一个 < navigator > 导航组件
    2. 通过点击< navigator > 组件实现页面跳转
  • 编程式导航

    1. 调用小程序的导航API,实现页面跳转

声明式导航

导航到tabBar页面

在使用< navigator > 组件跳转到指定的 tabBar 页面时,需要指定 url 属性和 open-type属性,其中:

  • url 表示要跳转的页面地址,必须以 / 开头
  • open-type 表示跳转的方式,必须为 swiperTab

示例代码如下:

 <navigator url="/pages/message/message" open-type="switchTab">跳转到消息页</navigator>

导航到非tabBar页面

非tabBar页面指的是没有配置为tabBar的页面
在使用< navigator > 组件跳转到普通的非tabBar 页面时,需要指定 url 属性和 open-type属性,其中:

  • url 表示要跳转的页面地址,必须以 / 开头
  • open-type 表示跳转的方式,必须为 navigate

示例代码如下:

 <navigator url="/pages/message/message" open-type="navigate">跳转到info页面</navigator>

注意:为了简便,在导航到非tabBar页面时,open-type=“navigate” 属性可以省略。

后退导航

如果要后退到上一页面或者多级页面,则需要指定open-type属性和delta属性,其中:

  • open-type 的值必须是 navigateBack,表示要进行后退导航
  • delta 的值必须是数字,表示要后退的层级

示例代码如下:

<navigator open-type="navigateBack" delta="1">后退</navigator></navigator>

注意:为了简便,如果只是后退到上一页面,则可以省略delta属性,因为默认值就是1

编程式导航

导航到tabBar页面

调用 wx.switchTab(Object object) 方法,可以跳转到tabBar页面。其中Object参数对象的属性列表如下:

属性 类型 是否必选 说明
url String 需要跳转的tabBar页面的路径,路径后不能带参数
success function 接口调用成功后的回调函数
fail function 接口调用失败后的回调函数
complete function 接口调用结束的回调函数(调用成功、失败都会执行)

示例代码如下:

<button bindtap="gotoMessage">方法跳转</button>

 gotoMessage () {
   wx.switchTab({
     url: '/pages/message/message',
     success: () => {
       console.log('跳转成功')
     }
   })
 },

导航到非tabBar页面

调用 wx.navigateTo(Object object) 方法,可以跳转到非tabBar页面。其中Object参数对象的属性列表如下:

属性 类型 是否必选 说明
url String 需要跳转的非tabBar页面的路径,路径后可以带参数
success function 接口调用成功后的回调函数
fail function 接口调用失败后的回调函数
complete function 接口调用结束的回调函数(调用成功、失败都会执行)

示例代码如下:

<button bindtap="getToInfo">到info页面</button>

 getToInfo () {
   wx.navigateTo({
     url: '/pages/info/info',
     success: () => {
       console.log('跳转成功')
     }
   })
 },

后退导航

调用 wx.navigateBack(Object object) 方法,可以返回上上衣页面或多级页面。其中Object参数可选的列表如下:

属性 类型 默认值 是否必选 说明
delta number 1 返回的页面数,如果delta大于现有的页面数,则返回首页
success function 接口调用成功后的回调函数
fail function 接口调用失败后的回调函数
complete function 接口调用结束的回调函数(调用成功、失败都会执行)

示例代码如下:

<button bindtap="toBack">后退</button>

toBack () {
  wx.navigateBack()
}

导航传参

声明式导航传参

navigator 组件的 url 属性用来指定将要跳转到的页面的路径。同时,路径的后面还可以携带参数:

  • 参数与路径之间使用 ?分割
  • 参数键与参数值用 = 分割
  • 不同参数用 & 分割
<navigator url="/pages/info/info?name=张三&age=18">跳转到info页面</navigator>

参数在这里:

微信小程序_第1张图片

编程式导航传参

调用 wx.navigateTo(Object object) 方法跳转页面时,也可以携带参数,代码示例如下:

<button bindtap="gotoInfo2">带参数过去</button>

gotoInfo2 () {
  wx.navigateTo({
    url: '/pages/info/info?name=张三&age=18',
  })
}

在 onLoad 中接收导航参数

通过 声明式导航传参或者编程式导航传参所携带的参数,可以之间在 onLoad 事件中之间获取到,示例代码如下: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加载
   */
  onLoad: function (options) {
    console.log(options)	// {name: "张三", age: "18"}
  },

页面事件

下拉刷新事件

启用下拉刷新

启用下拉刷新有两种方式:

  • 全局开启下拉刷新:在app.json的window节点中,将enablePullDownRefresh设置为true
  • 局部开启下拉刷新:在页面的.json配置文件中,将enablePullDownRefresh设置为true

在实际开发中,推荐使用第二种方式,为需要的页面单独开启下拉刷新的效果。

配置下拉刷新窗口的样式

在全局或页面的.json配置文件中,通过backgroundColor 和 backgroundTextStyle 来配置下拉刷新窗口的样式,其中:

  • backgroundColor 用来配置下拉刷新窗口的背景颜色,仅支持16进制的颜色值
  • backgroundTextStyle 用来配置下拉刷新 loading 的样式,仅支持 dark 和 light

监听页面的下拉刷新事件

在页面的.js文件中,通过onPullDownRefresh() 函数即可监听当前页面的下拉刷新事件。

停止下拉刷新的效果

当处理完下拉刷新后,下拉刷新的loading效果会一直显示,不会主动消失,所以需要手动隐藏loading效果。此时,调用 stopPullDownRefresh() 可以停止当前页面的下拉刷新。示例:

/**
   * 页面相关事件处理函数--监听用户下拉动作
   */
  onPullDownRefresh: function () {
    // 当数据重置成功后,调用此函数,关闭下拉刷新的效果
    wx.stopPullDownRefresh()
  },

上拉触底事件

监听页面的上拉触底事件

在页面的.js文件中,通过onReachBottom()函数即可监听当前页面的上拉触底事件。示例代码如下:

 /**
   * 页面上拉触底事件的处理函数
   */
  onReachBottom: function () {

  },

配置上拉触底距离

上拉触底距离指的是触发上拉触底事件时,滚动条距离页面底部的距离,可以在全局或页面.json配置文件中,通过onReachBottomDistance 属性来配置上拉触底的距离。小程序默认的触底距离是50px,在实际开发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这个默认值。

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的分类

在小程序中,生命周期分为两类,分别是:

  • 应用生命周期:特指小程序从启动 → 运行 → 销毁过程
  • 页面生命周期:特质小程序中,每个页面的加载 → 渲染 → 销毁的过程

其中,页面的生命周期范围较小,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范围较大

什么是生命周期函数

生命周期函数:是由小程序框架提供的内置函数,会伴随着生命周期,自动按次序执行。

生命周期函数的作用:允许程序员在特定的时间点,执行某些特定的操作。例如,页面刚加载的时候,可以在onLoad生命周期中初始化页面的数据。

注意:生命周期强调的是时间段,生命周期函数强调的是时间点。

应用的生命周期函数

小程序的应用生命周期函数需要在app.js中进行声明,示例代码如下:

App({
  // 小程序初始化完成时,执行此函数,全局只触发一次,可以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
  onLaunch () {},
  // 小程序启动,或从后台进入前台时触发
  onShow () {},
  // 小程序从前台进入后台时触发
  onHide () {}
})

页面的生命周期

小程序的页面生命周期函数需要在页面的.js文件中进行声明,示例代码如下:

Page({
  onLoad (options) { },  // 监听页面加载,一个页面只调用一次
  onShow () {},          // 监听页面显示
  onReady () {},         // 监听页面初次渲染完成,一个页面只调用一次
  onHide () {},          // 监听页面隐藏
  onUnload () {},          // 监听页面卸载,一个页面只调用一次
})

WXS脚本

什么是 WXS

WXS (WeiXin Script)是小程序独有的一套脚本语言,结合WXML,可以构建出页面的UI结构。

wxs的应用场景

wxml中无法调用在页面的.js中定义的函数,但是,wxml中可以调用wxs中定义的函数。因此,小程序中wxs的典型应用场景就是“过滤器”。

wxs和JavaScript的关系

虽然wxs的语法类似于JavaScript,但是wxs和JavaScript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

  • wxs有自己的数据类型
    1. number 数值类型、string字符串类型、boolean布尔类型、object对象类型
    2. function函数类型、array数组类型、date日期类型、regexp正则
  • wxs不支持类似于ES6及以上的语法形式
    1. 不支持:let、const、解构辅助、展开运算符、箭头函数、对象属性简写等等。。
    2. 支持:var 定义变量、普通function函数类似于ES5的语法
  • wxs遵循CommonJS规范
    1. module 对象
    2. request() 函数
    3. module.exports 对象

基础语法

内嵌wxs脚本

wxs代码可以编写wxml文件中的< wxs > 标签内,就像JavaScript代码可以编写在html中的< script >标签内一样。

wxml文件中的每个 < wxs > 标签,必选提供module属性,用来指定当前wxs的模块名称,方便在wxml中访问模块中的成员:

<text>{{ m1.toUpper('pages/contact/contact.wxml') }}</text>

<wxs module="m1">
  // 将文本转换为大写
  module.exports.toUpper = function (str) {
    return str.toUpperCase()
  }
</wxs>

定义外联的wxs脚本

wxs代码还可以编写在以.wxs为后缀名的文件内,就像JavaScript代码可以编写在.js为后缀名的文件中一样。示例代码如下:

// tools.wxs 文件
function toLower(str) {
  return str.toLowerCase(str)
}
module.exports = {
  // 不支持简写,必选要写全
  toLower: toLower
}

使用外联的wxs脚本

在wxml中引入外联的wxs脚本时,必须为 < wxs > 标签添加 modulesrc 属性,其中module用来指定模块的名称,src用来指定要引入的脚本的路径,且必须是相对路径。

示例代码如下:

<text>{{ m2.toLower('pages/contact/contact.wxml') }}</text>

<!-- 引用外联的 tools.wxs 脚本,并命名为m2 -->
<wxs src="../../utils/tools.wxs" module="m2"></wxs>

WXS的特点

与JavaScript不同

为了降低wxs(WeiXin Script)的学习成本,wxs语言在设计时借鉴了大量的JavaScript的语法。但是本质上,wxs和JavaScript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

不能作为组件的事件回调

wxs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过滤器“,经常配合 Mustache 语法进行使用,例如:

<text>{{ m2.toLower('pages/contact/contact.wxml') }}</text>

但是,在wxs中定义的函数不能作为组件的事件回调函数。例如,下面的用法就是错误的:

<button bindtap="m2.toLower">按钮</button>

隔离性

隔离性指的是wxs的运行环境和其他JavaScript代码是隔离的。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1. wxs不能调用js中定义的函数
  2. wxs不能调用小程序提供的API

性能好

  • IOS设备上,小程序内的WXS会比JavaScript代码块2 ~ 20倍
  • android设备上,二者的运行效率无差异

自定义组件

组件的创建与引用

创建组件

  1. 在项目的根目录中,鼠标右键手动创建components → test文件夹
  2. 在新建的components → test文件上,鼠标右键,点击 新建 Component
  3. 键入组件的名称后回车,会自动生成组件对应的4个文件,后缀名分别为 .js,.json,.wxss,.wxml

注意:为了保证目录的结构清晰,建议把不同的组件,存放到单独目录中

引用组件

组件的引用方式为“局部引用” 和 “全局引用”,顾名思义:

  • 局部引用:组件只能在当前被引用的页面内使用
  • 全局引用:组件可以在每个小程序页面中使用

局部引用组件

页面的 .json 配置文件中引用组件的方式,叫做“局部引用”。示例代码如下:

// 在页面的 .json 文件中,引入组件
{
  "usingComponents": {
    "my-test1": "/components/test1/test1"
  }
}

// 在页面的 .wxml 文件中,使用组件
<my-test1></my-test1>

全局引用组件

app.json 全局配置文件中引用组件的方式,叫做“全局引用”。示例代码如下:

// app.json 文件中,引入组件
{
  "usingComponents": {
    "my-test1": "/components/test1/test1"
  }
}

// 在页面的 .wxml 文件中,使用组件
<my-test1></my-test1>

组件和页面的区别

从表面上来看,组件和页面都是由 .js,.json,.wxml,.wxss这四个文件组成的,但是,组件和页面的 .js 与 .json 文件有明显的不同

  • 组件的 .json 文件中需要声明 “component”: true属性,就是这个是组件
  • 组件的 .js 文件中调用的是 ***Component()***函数
  • 组件的事件处理函数需要定义到 methods节点中,跟Vue的methods差不多

自定义组件的样式

组件样式隔离

默认情况下,自定义组件的样式只对当前组件生效,不会影响组件之外的UI结构

注意:app.wxss中的全局样式对组件无效,只有 class 选择器会有样式隔离效果,id选择器、属性选择器、标签选择器不受样式隔离影响,建议在组件和引用组件页面中使用 class 选择器,不要使用id、属性、标签选择器。

修改组件的样式隔离选项

默认情况下,自定义的样式隔离特性能够防止组件内外样式互相干扰问题。但有时,我们希望在外界能够控制组件内部的样式,此时,可以通过 stylelsolation修改组件的样式隔离选项,用法如下:

// 在组件的 .js 文件中新增如下配置
Component({
  options: {
    styleIsolation: 'isolated'
  },
})

// 或者在组件的 .json 文件中新增如下配置
{
  "styleIsolation": "isolated"
}

stylelsolation 的可选值

可选值 默认值 描述
isolated 表示启用样式隔离,在自定义组件内外,使用 class 指定的样式不会互相影响
apply-shared 表示页面wxss样式将影响到自定义组件,但自定义组件wxss中指定的样式不会影响页面
shared 表示页面wxss样式将影响到自定义组件,自定义组件wxss中指定的样式也会影响页面和其他设置了apply-shared 或 shared 的自定义组件

properties 属性

在小程序中,properties 是组件的对外属性,用来接收外界传递到组件中的数据,示例代码如下:

Component({
  // 属性定义,用来接收父组件传递过来的消息
  properties: {
    // 完整写法
    max: {
      type: Number,
      value: 10 // 默认值,vue中使用的是 default 这里使用的是 value
    },
    min: Number // 简化写法,没有默认值
  },
})

// 在 wxml 中使用
<my-test1 max="10"></my-test1>

和vue中的组件传递差不多,不过这里的properties是可读可写的

data 和 properties 的区别

在小程序的组件中,properties 属性和 data 数据的用法相同,他们都是可读可写的,只不过 data 更倾向于存储组件的私有数据,properties 更倾向于存储外界传递到组件中的数据,修改properties 里的值和修改data的值的时候一样都是用setData

Component({
  data: {
    text: 'demo'
  },
  properties: {
    val: {
      type: String,
      value: 'aaa'
    }
  },
  methods: {
    demo () {
      console.log(this.data) // 输出结果 { text: 'demo', val: 'aaa' }
      console.log(this.properties)  // 输出结果 { text: 'demo', val: 'aaa' }
      console.log(this.data === this.properties)  // true
    }
  }
})

数据监听器

什么是数据监听器

数据监听器用于监听和响应任何属性和数据字段的变化,从而执行特定的操作。它的功能类似于vue中的 watch 侦听器。在小程序中,数据监听器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Component({
  observers: {
    '字段A,字段B': function (字段A的新值,字段B的新值) {
      
    }
  }
})

纯数据字段

使用规则

在Component 构造器的options节点中,指定 pureDataPattern 为一个正则表达式,字段名符合这个正则表达式的字段将成为纯数据字段,代码如下:

Component({
  options: {
    // 指定所有以下划线开头的数据字段为纯数据字段
    pureDataPattern: /^_/
  },
  data: {
    t1: 'xxx',  // 普通字段
    _t2: true   // 纯数据字段
  }
})

组件的生命周期

组件全部的生命周期函数

小程序组件可用的全部生命周期如下表所示:

生命周期函数 参数 描述说明
created 在组件实例刚刚被创建时执行
attached 在组件实例进入页面节点树时执行
ready 在组件在视图层布局完成后执行
moved 在组件实例被移动到节点树另一个位置时执行
detached 在组件实例被页面节点树移除时执行
error Object Error 每当组件方法抛出错误时执行

组件主要的生命周期函数

在小程序中,最重要的生命周期函数有3个,分别是created、attached、detached。他们各自的特点如下:

  1. 组件实例刚被创建好的时候,created 生命周期函数会被触发
    • 此时还不能调用 setData
    • 通常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只应该用于给组件的this添加一些自定义的属性字段
  2. 在组件完全初始化完成、进入页面节点树后,attached 生命周期函数会被触发
    • 此时,this.data 以被初始化完毕
    • 这个生命周期很有用,绝大多初始化的工作可以在这个时机进行(例如发送请求获取初始化数据)
  3. 在组件离开页面节点树后,datached 生命周期函数会被触发
    • 退出一个页面时,会触发页面内每个自定义组件的 datached 生命周期函数
    • 此时适合做一些清理性质的工作(例如接触当前页面的事件监听)

lifetimes 节点

在小程序组件中,生命周期函数可以直接定义在 Component 构造器的第一级参数中,可以在lifetimes 字段内进行声明(这是推荐的方式,其优先级最高)。示例代码如下:

Component({
  // 推荐用法
  
  lifetimes: {
    attached() {},    //  在组件实例进入页面节点树时执行
    detached() {},    //  在组件实例被页面节点树移除时执行
  },
  // 以下是旧的定义方式
  attached () {},   //  在组件实例进入页面节点树时执行
  detached () {}    //  在组件实例被页面节点树移除时执行
})

组件所在页面的生命周期

什么是组件所在页面的生命周期

有时,自定义组件的行为依赖于页面状态的变化,此时就需要用到组件所在页面的生命周期。
在自定义组件中,组件所在页面的生命周期函数有如下3个,分别是:

生命周期函数 参数 描述说明
show 组件所在的页面被展示时执行
hide 组件所在的页面被隐藏时执行
resize Object size 组件所在的页面尺寸变化时执行

pageLifetimes 节点

组件所在页面的生命周期函数,需要定义在 pageLifetimes 节点中,示例代码如下:

Component({
  pageLifetimes: {
    show: function () {},    // 页面被展示
    hide: function () {},    // 页面被隐藏
    resize: function () {}    // 页面尺寸变化
  }
})

插槽

什么是插槽

在自定义组件的 wxml 结构中,可以提供一个 < slot > 节点(插槽),用于承载组件使用提供者的 wxml 结果。类似于Vue中的插槽。

单个插槽

在小程序中,默认每个自定义组件中只允许使用一个 < slot > 进行占位,这种个数上的限制叫做单个插槽。示例代码如下:

<!-- 这是封装好的组件 -->
<view class="my-components">
  <view>我是组件内的内部节点</view>
  <!-- 对于不确定的内容可以使用插槽 具体的内容由插槽的使用者提供-->
  <slot></slot>
</view>

<!-- 组件的使用者 -->
<my-components>
  <view>这是插入到组件slot中的内容</view>
</my-components>

启用多个插槽

在小程序的自定义组件中,需要使用多插槽时,可以在组件的 .js 文件中,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启用。示例代码如下:

<!-- 这是封装好的组件 -->
Component({
  options: {
    multipleSlots: true // 在组件定义时的选项中启动多 slot 支持
  }
})

定义多个插槽

可以在组件的 .wxml 中使用多个< slot > 标签,以不同的name来区分不同的插槽。示例代码如下:

<!-- 组件模板 -->
<view class="my-commonents">
  <!-- name为s1的插槽 -->
  <slot name="s1"></slot>
   <!-- name为s2的插槽 -->
  <slot name="s2"></slot>
   <!-- name为s3的插槽 -->
  <slot name="s3"></slot>
</view>

使用多个插槽

在使用带有多个插槽的自定义组件时,需要用 slot属性来将节点插入到不同的 < slot > 中。示例代码如下:


<!-- 引用组件的页面模板 -->
<my-test>
  <view slot="s1">使用了s1</view>
  <view slot="s2">使用了s2</view>
</my-test>

父子组件之间的通信

父子组件之间通信的3中方式

  1. 属性绑定:用于父组件向子组件的指定属性设置数据,仅能设置JSON兼容的数据
  2. 事件绑定:用于子组件像父组件传递数据,可以传递任意数据
  3. 获取组件实例:父组件还可以通过 this.selectComponent() 获取子组件实例对象,这样就可以之间访问子组件的任意数据和方法

属性绑定

属性绑定用于实现父向子传值,而且只能传递普通类型的数据,无法将方法传递给子组件。父组件的实例代码如下:

// 父组件的 data 节点
data: {
  count: 0
}

// 父组件的 wxml 结构
<my-test count="{{ count }}"></my-test>

子组件在 properties 节点中声明对应的属性并使用。示例代码如下

// 子组件的 properties 节点
properties: {
  count: Number
}

// 子组件的 wxml 结构
<view> {{ count }} </view>

事件绑定

事件绑定用于实现子向父传值,可以传递任何类型的数据。使用步骤如下:

  1. 在父组件的 js 中,定义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即将通过自定义事件的形式,传递给子组件
  2. 在父组件的 wxml 中,通过自定义事件的形式,将步骤1中定义的函数引用,传递给子组件
  3. 在子组件的 js 中,通过调用 this.triggerEvent(‘自定义事件名称’, {/ 参数对象/})**,将数据发送到父组件
  4. 在父组件的 js 中,通过 e.detail 获取到子组件传递过来的数据
// 父组件先定义好方法
// 这是父组件的js
demo (e) { console.log(e.detaill) }
// 这是父组件的 wxml
<my-test1 bind:demo="aa"></my-test1>

// 这是子组件的 wxml
<button bindtap="btn">触发父组件的东西</button>
// 这是子组件的 js
methods: {
  btn () {
    this.triggerEvent('demo', {
      name: 'xxx',
      age: 18
    })
  }
}

获取组件实例

可在父组件里调用 this.selectComponent(“id或class选择器”),获取子组件的实例对象,从而之间访问组件的任意数据和方法。调用时需要传入一个选择器,例如 this.selectComponent(‘.my-test’)

// wxml 结构
<my-test1 bind:demo="aa" class="my-child"></my-test1>
<button bindtap="getChild">获取子组件实例</button>

// js 结构
getChild () {
  const child = this.selectComponent('.my-child')
  // 调用子组件里的setData方法
  child.setData({ add: '11' })
  // 调用子组件里的btn方法
  child.btn()
}

behaviors

什么是 behaviors

behaviors是小程序中,用于实现组件间代码共享的特性,类似于 Vue.js 中的“mixins”

behaviors 的工作方式

每个 behaviors 可以包含一组属性、数据、生命周期函数和方法。组件引用它时,它的属性、数据和方法会被合并到组件中。

创建 behaviors

调用 Behavior(Object object) 方法即可创建一个共享的behavior实例对象,供所有的组件使用:

// 调用 Behavior() 方法,创建实例对象
// 并使用 module.exports 将behavior实例对象共享出去
module.exports = Behavior({
  // 属性节点
  properties: {},
  // 私有数据节点
  data: { name: '张三' },
  // 事件处理函数和自定义方法节点
  methods: {},
  // 其他节点
})

导入并使用 behaviors

在组件中,使用 require() 方法导入需要的 behavior,挂在后即可访问 behavior 中的数据或方法,实例代码如下:

// 使用 require() 导入需要的自定义 behavior 模块
const myBehavior = require('../../behavior/my-behavior')

Component({
  // 将导入的 behavior 实例对象,挂载到 behaviors 数组节点中,即可生效
  behaviors: [myBehavior]
})

使用npm包

小程序对npm的支持与限制

目前,小程序中已经支持使用 npm 安装第三方包,从而 提高小程序的开发效率。但是,在小程序中使用 npm 包有如下3个限制:

  1. 不支持依赖于 Node.js 内置库的包
  2. 不支持依赖于 浏览器内置对象的包
  3. 不支持依赖于 C++插件的包

使用npm

使用npm,跳转到微信开发文档

API Promise化

实现 API Promise 化

在小程序中,实现 API Promise 化主要依赖于 miniprogram-api-promise 这个第三方的 npm 包。它的安装和使用步骤如下:

安装
npm install --save miniprogram-api-promise

使用

// 在小程序入口文件中(app.js),只需调用一次 promisifAll() 方法即可实现异步 API 的promise化

import { promisifAll } from 'miniprogram-api-promise'

const wxp = wx.p = {}
promisifAll(wx, wxp)

调用 Promise 化之后的异步API

async getInfo () {
  const { data } = await wx.p.request({
	method: 'GET',
	url: 'https://wwww.xxxxxx',
	data: { name: 'a', age: 18 }
  })
  console.log(data)
}

全局数据共享

小程序中的全局数据共享方案

在小程序中,可使用 mobx-miniprogram 配合 mobx-miniprogram-bindings 实现全局数据共享。

  • mobx-miniprogram 用来创建 Store 实例对象
  • mobx-miniprogram-bindings 用来把 Store 中的共享数据或方法,绑定到组件或页面中使用。

Mobx安装完后要删除 miniprogram_npm目录重新构建npm

使用 mobx

在目录中创建一个store目录,在里面创建个index.js文件,

// 这个文件中,专门来创建 Store 的实例对象
import { obServable, action } from 'mobx-miniprogram'

export const store = obServable({
	num1: 1,
	num2: 2,
	// 计算属性
	get sum() {
		return this.num1 + this.num2
	},
	// action 方法,用来修改store 中的数据
	updateNum1: action(function (step) {
		this.num1 + step
	})
})

在页面中使用、更新 store

import { createStoreBindings } from "mobx-miniprogram-bindings"
import store from "../../store/index"


Page({
  onLoad() {
    this.storeBindings = createStoreBindings(this, {
      store,
      fields: ['num1', 'num2', 'sum'],
      actions: ['updateNum1']
    })
  },
  xxx() {
	// 调用	updateNum1
	this.updateNum1(1)
  },
  // 页面卸载时,销毁当前页面的 store 绑定
  onUnload() {
    this.storeBindings.destroyStoreBindings();
  }
})

在组件中使用、更新 store

import { storeBindingsBehavior } from "mobx-miniprogram-bindings"
import { store } from "../../store/index"

Component({
   // 通过 storeBindingsBehavior 来实现自动绑定
  behaviors: [storeBindingsBehavior],
  storeBindings: {
    store,
    fields: ['count'],
    actions: ['increase']
  }methods: {
    // count 递增
    increaseHandle() {
      this.increase(1)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信小程序,前端,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