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吴恩达课程笔记(四)——优化算法

笔记为自我总结整理的学习笔记,若有错误欢迎指出哟~

【吴恩达课程笔记专栏】
【深度学习】吴恩达课程笔记(一)——深度学习概论、神经网络基础
【深度学习】吴恩达课程笔记(二)——浅层神经网络、深层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吴恩达课程笔记(三)——参数VS超参数、深度学习的实践层面

吴恩达课程笔记——优化算法

  • 八、优化算法
    • 1.优化算法介绍
    • 2.批量梯度下降(Batch Gradient Descent)
      • 目的
      • 步骤
      • 优点
      • 缺点
    • 3.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
      • 目的
      • 步骤
      • 优点
      • 缺点
    • 4.小批量梯度下降(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
      • 目的
      • 步骤
      • 优点
      • 缺点
      • 理解
      • 如何选择mini-batch size
    • 5.指数加权平均数(Exponentially Weighted Averages)
      • 目的
      • 步骤
      • 优点
      • 缺点
      • 具体加权过程举例
      • 指数加权平均的偏差修正
    • 6.动量梯度下降法 (Gradient descent of Momentum)
      • 目的
      • 基本原理
    • 7.RMSprop
      • 目的
      • 优点
      • 基本原理
    • 8.Adam 优化算法(Ada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 简介
      • 工作方式
      • 优点
      • 算法
    • 9.学习率衰减(Learning rate decay)
      • 做法
      • 几种公式
    • 10.局部最优问题

八、优化算法

1.优化算法介绍

当涉及深度学习优化算法时,我们通常会面临一个目标:最小化一个损失函数。这个损失函数衡量了模型预测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为了找到最佳的模型参数,我们需要使用优化算法来调整这些参数,以便最小化损失函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深度学习优化算法:

  1. 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通过计算成本函数相对于参数的梯度,并沿着梯度的反方向更新参数,以最小化成本函数。
  2. 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与梯度下降类似,但是每次迭代中只使用一个样本来计算梯度,这在大型数据集上更有效。
  3. 小批量梯度下降(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结合了批量梯度下降和随机梯度下降的优点,每次迭代使用一小批样本来计算梯度。
  4. 指数加权平均数( Exponentially weighted averages):常用于计算梯度的指数加权平均或者计算参数的指数加权平均。
  5. 动量梯度下降法 (Gradient descent of Momentum) :梯度下降算法的一种改进版本,它结合了梯度下降和动量的概念。
  6. RMSProp:通过考虑梯度的平方的指数衰减平均值来调整学习率,以应对Adagrad的学习率急剧下降问题。
  7. Adam 优化算法(Ada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在训练神经网络时有效地调整参数,并能够适应不同参数的变化情况,结合了动量梯度下降法和RMSProp算法。
  8. 学习率衰减(Learning rate decay) :在训练神经网络时逐渐降低学习率的过程。

这些算法都有各自的优劣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深度学习任务。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集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优化算法。

2.批量梯度下降(Batch Gradient Descent)

目的

批量梯度下降是为了优化模型参数,使得损失函数达到最小值,从而实现训练数据的拟合和模型的泛化能力。

步骤

  1. 初始化参数:随机初始化模型参数或采用预训练的参数作为初始值。

  2. 对于整个训练样本集合进行如下操作

    • 计算梯度:计算损失函数关于所有训练样本的参数的梯度,即
      ∇ J ( θ ) = 1 m ∑ i = 1 m ∇ J ( θ ; x ( i ) , y ( i ) ) \nabla J(\theta) = \frac{1}{m} \sum_{i=1}^{m} \nabla J(\theta; x^{(i)}, y^{(i)}) J(θ)=m1i=1mJ(θ;x(i),y(i))

    • 更新参数:利用所有训练样本的梯度信息,按照梯度下降的更新规则来更新模型参数:
      θ = θ − η ⋅ ∇ J ( θ ) \theta = \theta - \eta \cdot \nabla J(\theta) θ=θηJ(θ)
      其中, ( η ) 是学习率, ( m ) 是训练样本的数量。

优点

  • 可以保证收敛性,即在合理的学习率下,批量梯度下降一定可以找到全局最优解或局部最优解。

缺点

  • 当训练样本很大时,计算所有训练样本的梯度会非常耗时,尤其在内存有限的情况下。
  • 对于大规模数据集,批量梯度下降的计算效率较低。

3.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

目的

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是梯度下降法的一种变种

通过每次迭代仅利用单个训练样本的梯度信息,来更新模型参数,从而减少计算开销,并加快收敛速度。

步骤

  1. 初始化参数:随机初始化模型参数或采用预训练的参数作为初始值。

  2. 对于每个训练样本 (x(i), y(i)) 进行如下操作

    • 计算梯度:计算损失函数关于当前样本的参数的梯度,即

      ∇ J ( θ ; x ( i ) , y ( i ) ) \nabla J(\theta; x^{(i)}, y^{(i)}) J(θ;x(i),y(i))

    • 更新参数:利用当前样本的梯度信息,按照梯度下降的更新规则来更新模型参数:

      θ = θ − η ⋅ ∇ J ( θ ; x ( i ) , y ( i ) ) \theta = \theta - \eta \cdot \nabla J(\theta; x^{(i)}, y^{(i)}) θ=θηJ(θ;x(i),y(i))

      其中,( η )是学习率。

优点

  • 减少计算开销:由于每次仅利用单个样本来更新参数,相比批量梯度下降,SGD在计算上更为高效。
  • 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特别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因为每次迭代只需要处理一个样本。

缺点

  • 不稳定性:由于每次迭代仅利用单个样本,使得更新方向带有较大的随机性,可能导致收敛过程不稳定。
  • 学习率调整困难:学习率的选择对于SGD的影响较大,需要谨慎调整。

4.小批量梯度下降(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

目的

小批量梯度下降是为了优化模型参数,使得损失函数达到最小值,从而实现训练数据的拟合和模型的泛化能力。

步骤

  1. 初始化参数:随机初始化模型参数或采用预训练的参数作为初始值。

  2. 对于每个小批量样本(x(i), y(i)) 进行如下操作

    • 计算梯度:计算损失函数关于当前小批量样本的参数的梯度,即
      1 m ∑ i = 1 m ∇ J ( θ ; x ( i ) , y ( i ) ) \frac{1}{m} \sum_{i=1}^{m} \nabla J(\theta; x^{(i)}, y^{(i)}) m1i=1mJ(θ;x(i),y(i))

    • 更新参数:利用当前小批量样本的梯度信息,按照梯度下降的更新规则来更新模型参数:
      θ = θ − η ⋅ 1 m ∑ i = 1 m ∇ J ( θ ; x ( i ) , y ( i ) ) \theta = \theta - \eta \cdot \frac{1}{m} \sum_{i=1}^{m} \nabla J(\theta; x^{(i)}, y^{(i)}) θ=θηm1i=1mJ(θ;x(i),y(i))
      其中, ( η ) 是学习率, ( m ) 是小批量样本的大小。

优点

  • 小批量梯度下降结合了梯度下降和随机梯度下降的优点,可以更快地收敛到局部最优解。
  • 可以充分利用矩阵运算的并行性,提高计算效率。

缺点

  • 需要调节的超参数更多,如学习率 ( η ) 和小批量样本的大小 ( m )。
  • 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批处理,增加了实现的复杂性。

理解

定义梯度下降时使用一次全部样本集合为一代

  1. batch梯度下降的 J 会不断下降;mini-batch梯度下降的 J 不一定会不断下降,但是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深度学习】吴恩达课程笔记(四)——优化算法_第1张图片

  1. 两者都需要多次遍历全部数据集才会有效果。在mini-batch中,如果只经历一代,那么梯度下降的效果虽然比batch一代好,但总体效果仍是微小的。

  2. 使用mini-batch时,每重新开始遍历一次数据集,应当把数据集中的数据重新打乱分配到mini-batch中,体现出随机性

如何选择mini-batch size

  1. 小训练集:使用batch gradient decent(m less than 2000)
  2. 通常的minibatch size:64、128、256、512、1024

5.指数加权平均数(Exponentially Weighted Averages)

目的

指数加权平均数用于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以便观察数据的长期趋势。

步骤

假设给定一个序列 ( x1, x2, …, xt ),其指数加权平均数 ( vt ) 的计算方式为:

v t = β v t − 1 + ( 1 − β ) x t v_t = \beta v_{t-1} + (1-\beta) x_t vt=βvt1+(1β)xt
( 0 < < 1 ) 被称为平滑因子,较大的平滑因子意味着新观测值对平均数的影响更大,从而使得平均数更快地适应最新的观测值;而较小的平滑因子则意味着平均数更加稳定、更不容易受到新观测值的影响。

( v0 ) 可以被初始化为 0 或者 x1 ,为了在开始时确定初始的指数加权平均数值

优点

  • 对不同时刻的数据赋予不同的权重,更加灵活地适应数据变化。
  • 计算高效,每次更新只需要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运算。

缺点

  •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可能对异常值(outliers)过于敏感,从而影响平均值的准确性。

具体加权过程举例

【深度学习】吴恩达课程笔记(四)——优化算法_第2张图片
假设英国去年第t天的气温是θt
【深度学习】吴恩达课程笔记(四)——优化算法_第3张图片
要用一条曲线拟合温度变化,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v 0 = 0 v t = β v t − 1 + ( 1 − β ) θ t v_0=0 \\ v_t=\beta v_{t-1}+(1-\beta)\theta_t v0=0vt=βvt1+(1β)θt

其中 vt 是第t天附近的 1/(1-) 天的平均天气。

为什么这么规定?

( 1 − ε ) 1 / ε 约等于 1 e (数学中一个挺重要的数) 这说明 1 1 − β 天之外的数所占的权重总共不到 1 e ,不那么值得关注了 (1-ε)^{1/ε}约等于\frac{1}{e}(数学中一个挺重要的数)\\ 这说明\frac{1}{1-\beta}天之外的数所占的权重总共不到\frac{1}{e},不那么值得关注了 1ε1/ε约等于e1(数学中一个挺重要的数)这说明1β1天之外的数所占的权重总共不到e1,不那么值得关注了

β = 0.9 ( 1 − 0.1 ) 1 0.1 = 0. 9 10 β = 0.98 ( 1 − 0.02 ) 1 0.02 = 0.9 8 50 \beta = 0.9\\ (1-0.1)^{\frac{1}{0.1}} = 0.9^{10} \\ \beta = 0.98 \\ (1-0.02)^{\frac{1}{0.02}} = 0.98^{50} β=0.9(10.1)0.11=0.910β=0.98(10.02)0.021=0.9850

可以看出 越大,平均的天数越大,拟合得越粗略。
【深度学习】吴恩达课程笔记(四)——优化算法_第4张图片
红色:=0.9;绿色:=0.98

指数加权平均的偏差修正

【深度学习】吴恩达课程笔记(四)——优化算法_第5张图片
由于v0=0,v1= v0 + (1-) θ1 = (1-)θ1,前几个vi的值会非常的小,如图中紫线。当迭代到一定数量之后,拟合才变得正常(紫线逼近绿线)。

偏差修正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初始时刻的平均值对整体平均值的影响。偏差修正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实现:
v t ^ = v t 1 − α t v t ^ 表示经过偏差修正后的平均值 v t 表示未经修正的平均值 β 为平滑因子 t 表示时间步 \hat{v_t} = \frac{v_t}{1 - \alpha^t} \\ \hat{v_t} 表示经过偏差修正后的平均值\\ v_t 表示未经修正的平均值\\ \beta 为平滑因子\\ t 表示时间步\\ vt^=1αtvtvt^表示经过偏差修正后的平均值vt表示未经修正的平均值β为平滑因子t表示时间步
通过偏差修正,可以有效地减小最初几个数据点对平均值的影响,得到更加准确和稳定的指数加权平均值。

6.动量梯度下降法 (Gradient descent of Momentum)

目的

加速梯度下降过程

基本原理

传统的梯度下降法在更新参数时只考虑当前的梯度值,而动量梯度下降法引入了一个额外的动量项,用于模拟物理中的动量效应。

在每次参数更新时,动量梯度下降法会根据当前梯度和上一次的动量来计算一个更新量,并将该更新量应用于参数。更新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当前梯度的方向,另一部分是上一次动量的方向。
【深度学习】吴恩达课程笔记(四)——优化算法_第6张图片
蓝线是一般梯度下降的成本函数值迭代情况,红线是动量梯度下降法中成本函数迭代境况。

我们使用指数加权平均来计算新的dW和db。在竖直方向上,由于平均值接近0,所以动量梯度下降的竖直方向迭代值接近0 。在水平方向上,动量梯度下降的迭代值则为正常水平。
d w = β ⋅ d w t − 1 + ( 1 − β ) ⋅ ∂ J ∂ w d b = β ⋅ d b t − 1 + ( 1 − β ) ⋅ ∂ J ∂ b w = w − α ⋅ d w b = b − α ⋅ d b dw = \beta \cdot dw_{t-1} + (1 - \beta) \cdot \frac{\partial J}{\partial w}\\ db = \beta \cdot db_{t-1} + (1 - \beta) \cdot \frac{\partial J}{\partial b}\\ w = w - \alpha \cdot dw\\ b = b - \alpha \cdot db\\ dw=βdwt1+(1β)wJdb=βdbt1+(1β)bJw=wαdwb=bαdb

β 是动量系数 , 通常取 0.9 α 是学习率 J 是损失函数 d w t − 1 和 d b t − 1 表示上一次的权重和偏置更新量 ∂ J ∂ w 和 ∂ J ∂ b 分别是损失函数对权重和偏置的偏导数 w 和 b 分别表示更新后的权重和偏置 \beta 是动量系数,通常取0.9\\ \alpha 是学习率\\ J 是损失函数\\ dw_{t-1} 和 db_{t-1} 表示上一次的权重和偏置更新量\\ \frac{\partial J}{\partial w} 和 \frac{\partial J}{\partial b} 分别是损失函数对权重和偏置的偏导数\\ w 和 b 分别表示更新后的权重和偏置 β是动量系数,通常取0.9α是学习率J是损失函数dwt1dbt1表示上一次的权重和偏置更新量wJbJ分别是损失函数对权重和偏置的偏导数wb分别表示更新后的权重和偏置

7.RMSprop

目的

解决传统梯度下降法中学习率衰减过快的问题。RMSprop通过对梯度的平方进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来调整学习率,从而加速模型的训练。

优点

使用它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大学习率

基本原理

【深度学习】吴恩达课程笔记(四)——优化算法_第7张图片
如图,我们不想要绿线,而想要蓝线。

我们需要计算一个额外变量S,S等于目前数据附近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dX的方差。

我们在更新数据(W、b)的时候,把原来要减掉的dX除以这个方差,那么方差大的方向变化量就减少,方差小的方向变化量就仍处于正常水平甚至增大。

8.Adam 优化算法(Ada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简介

adam是训练神经网络中最有效的优化算法之一。它结合了momentum和RMSprop。

工作方式

  1. 计算上一个梯度的指数加权平均,存储在v中。
  2. 计算上一个梯度指数加权平均的平方,存储在s中。
  3. 使用adam的规则更新参数。

优点

  1. 通常比较节省内存(尽管还是比GD和momentum多)
  2. 即使在低学习率条件下也能运行得很好

算法

{ v d W [ l ] = β 1 v d W [ l ] + ( 1 − β 1 ) ∂ J ∂ W [ l ] v d W [ l ] c o r r e c t e d = v d W [ l ] 1 − ( β 1 ) t s d W [ l ] = β 2 s d W [ l ] + ( 1 − β 2 ) ( ∂ J ∂ W [ l ] ) 2 s d W [ l ] c o r r e c t e d = s d W [ l ] 1 − ( β 1 ) t W [ l ] = W [ l ] − α v d W [ l ] c o r r e c t e d s d W [ l ] c o r r e c t e d + ε l = 1 , . . . , L \begin{cases} v_{dW^{[l]}} = \beta_1 v_{dW^{[l]}} + (1 - \beta_1) \frac{\partial \mathcal{J} }{ \partial W^{[l]} } \\ v^{corrected}_{dW^{[l]}} = \frac{v_{dW^{[l]}}}{1 - (\beta_1)^t} \\ s_{dW^{[l]}} = \beta_2 s_{dW^{[l]}} + (1 - \beta_2) (\frac{\partial \mathcal{J} }{\partial W^{[l]} })^2 \\ s^{corrected}_{dW^{[l]}} = \frac{s_{dW^{[l]}}}{1 - (\beta_1)^t} \\ W^{[l]} = W^{[l]} - \alpha \frac{v^{corrected}_{dW^{[l]}}}{\sqrt{s^{corrected}_{dW^{[l]}}} + \varepsilon} \end{cases} \\ l = 1, ..., L vdW[l]=β1vdW[l]+(1β1)W[l]JvdW[l]corrected=1(β1)tvdW[l]sdW[l]=β2sdW[l]+(1β2)(W[l]J)2sdW[l]corrected=1(β1)tsdW[l]W[l]=W[l]αsdW[l]corrected +εvdW[l]correctedl=1,...,L
其中:

  • t是adam进行到的步数
  • L是神经网络的层数
  • 1(建议使用0.9)和 2(建议使用0.999)是控制两个指数加权平均的
  • α 是学习率
  • ε 是一个用来放置分母为0的值很小的数

9.学习率衰减(Learning rate decay)

做法

在不同的代(epoch)上使用递减的学习率

几种公式

α = 1 1 + d e c a y r a t e ∗ e p o c h n u m ∗ α 0 α = a e p o c h n u m ∗ α 0 α = k e p o c h n u m ∗ α 0 手动调整 α 的值 \alpha=\frac{1}{1+decayrate*epochnum}*\alpha_0 \\ \alpha=a^{epochnum}*\alpha_0 \\ \alpha=\frac{k}{\sqrt{epochnum}}*\alpha_0 \\ 手动调整\alpha的值 α=1+decayrateepochnum1α0α=aepochnumα0α=epochnum kα0手动调整α的值

10.局部最优问题

  1. 在神经网络规模较大、参数较多的时候,实际上很难达到局部最优点,更有可能达到的是鞍点。因此梯度下降被困在局部最优点不是很大的问题。
  2. 鞍点会减缓学习速度,而momentum、RMSprop、Adam正式可以解决这种问题

【深度学习】吴恩达课程笔记(四)——优化算法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笔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