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开始~在进取中探索未知 ~62&63&64

    作者在本节继续讲述自己探访美国铁锈州地带小镇的故事,为了呼吁更多企业和人关注和帮助这些地方,霍华德和星巴克还专门拍摄了一步纪录片~杰出人士,影响力在美国还不小,本节就介绍了一位叫布兰登的煤矿区居民返回家乡创业帮助当地人的故事。不论是作为企业家还是作为个人,布兰登的成就都令我刮目相看。他本可以对心爱的西弗吉尼亚州的经济低迷视若不见,搬到繁华之地生活。但他不愿做一个旁观者。他把同情心和资本相结合,帮助故乡的同胞改变命运。创办煤田开发公司并非只是提供工作岗位,还培养了人们的韧劲和自力更生能力。

  布兰登的家族已在西弗吉尼亚州生活了六代人。他在一个名叫奥纳的小镇长大,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布兰登大学本科学的是历史和政治学,还有公众事务专业的硕士学位。他参加基于信仰的外展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以及美国各地。他本可以在别处安家,但他选择回到故乡。(这种感恩青年没没想到美国也有哈)

布兰登身材瘦削,穿着牛仔裤,前胸口袋里插着一支笔。他穿过曾是工人工作的场地迎接我们。他的容貌带点孩子气,很难看出已是31岁的人。我们俩握了握手,他便开始带我们四处看看,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兴奋不已。

他解释道,煤田开发公司是由五个社会企业组成的非营利公司。每家企业都为西弗吉尼亚州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蔬菜大棚、客户定制的木质家具。他们的目的是让每家企业都能达到自给自足并实现盈利。目前,煤田开发公司依靠政府补贴、政府投资、个人捐赠来维持经营。挣的钱都会再投到生产中去。对一家新兴企业来说,他们的涉及面太广了些,但布兰登的策略就是多样化。一直以来,阿巴拉契亚山区过度依赖单一产业,他想证明别的产业也能兴盛。(这样的年轻人一眼就看透了本质呀)

除了培植新产业之外,布兰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每家企业存在的目的,都是为西弗吉尼亚人提供工作岗位和技能培训。

很多企业家都有各自的“种子故事”,即他们的技能与兴趣碰撞生成创业点子。我的“灵光一现”是近30岁时发现了米兰的意式咖啡吧。布兰登跟我们说了他的“种子故事”:几年前,炎热的7月里的一天,他参加一个社区服务项目,为一个老妇人修缮房屋。他站在院子里,大汗淋漓,这时他抬起头来,看见远处热气腾腾的公路上走来两个男人,他们肩上搭着工具带,向他走来。“就像电影里的场景似的。”他这样说道。两位陌生人走到布兰登身前,问他要不要雇人干活儿。布兰登解释说,他和团队都是志愿者,没有付薪的工作。那两个人就走了。这次礼貌的问答只有短短一分钟,但令布兰登久久无法忘怀。在他看来,这件事反映了西弗吉尼亚州的困境。(失业到连干装修的工作都没有了,确实惨)

“这里有聪明、精力充沛、多才多艺的人,他们想要工作,愿意学习,想做事。”布兰登说道,“可是,因为经济太不景气,社区萧条,人们的能力没有用武之地。”

用武之地。我喜欢这个词。它描述的,是那些拥入招聘大会的“机会青年”,以及我在军事基地见到的那些退役军人。我想,美国仍是一个未得到开发的用武之地。

这时我们绕过屋角,进入一间有空调的房间。房间里摆着一个未完成的木架。每一层架子上,白色的补光灯下,都摆着塑料浅托盘,托盘里面是一株株绿苗。“这都是菜苗。”布兰登解释道。煤田开发公司的一家企业—新植阿巴拉契亚—向当地餐馆提供营养丰富的绿色蔬菜。(矿业转型农业)

我们走出大楼,在外面茂密的草地上闲逛。布兰登指着一个标有“练习”的屋顶,那里,煤田开发公司的另一家企业—新能源阿巴拉契亚—的员工正在学习如何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布兰登说,煤田开发公司是西弗吉尼亚州南方地区首家获得太阳能电池板安装许可的公司。我们走进大棚里,长条状的槽里种着甘蓝、莴苣、菠菜、胡萝卜、番茄、青椒。西弗吉尼亚州缺少便宜的健康食物。这些蔬菜都会卖给农产品市场和食品经销商。在别的地方,新植阿巴拉契亚公司正把露天煤田改造为可持续种植的农场,并教以前的矿工种植、销售农产品。(这个点子不错呀,美国蔬菜比肉贵)

“你好!”我看见一位身穿牛仔裤、戴着太阳镜在大棚里工作的人,就朝他挥了挥手。他向我报以微笑。煤田开发公司的员工都被称作“组员”。如果煤矿没有关停的话,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会去当矿工。在煤田开发公司,他们学会各种技能,还接受教育。每位员工选择一个为期两年半的项目,每周包括33小时有偿劳动,6小时的课堂学习(以取得高中同等学力、大学副学位或专业资质),3小时的生活技能培训(如金融知识、身心健康知识等)。煤田开发公司还免费对外开放,只要有兴趣学习新的技能,都可以来参加培训。(培训是就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学习新的技能,适应新产业)

我们回到厂房里,经过地上一个大洞。这是另一家企业—新建阿巴拉契亚—的所在。他们的业务是贩卖待拆建筑物的废弃物。在地下室,他们计划修一个剧院、一个艺术家展室。

随后我们走进木工作坊。锯末满地,锯木架上是橡木和樱桃木的木板。六七个年轻人,有的戴着护目镜,全都穿着牛仔裤和结实的工作靴,正在用带锯和机床工作。在这里,员工学习制作餐桌、书架、书桌等各种各样的家具。

我们回到厂房空荡荡的主厅。布兰登邀请了管理层和员工代表与我们会谈。六条红色衬垫的长凳被排成方形。这些原在教堂里使用的靠背长凳与厂房的碎石碎砖格格不入。布兰登在跳蚤市场以每条凳子100美元的价格将它们买下。一边是教堂的长凳,一边是一个废弃另作他用、意在改善百姓生活的厂房,二者竟然有种莫名的契合感。

“这个州对太阳能有没有偏见?”大家纷纷摇头。一个年轻人解释道,太阳能与煤炭并不敌对。眼下经济形势如此低迷,人们在乎的是能不能找到工作。(原来美国传统州还对太阳能有偏见呀)

“这里有没有过对员工特别好的煤炭公司?”有几个,他们答道。但多年时间里,煤炭公司似乎拥有所有的东西:员工们住的房子是他们的,买东西的商店是他们的,一个个家庭的生计也是他们的。他们把控着这里数代人的繁荣昌盛。煤炭公司离开后,一切都分崩离析。本地的发展不得不从零开始。尽管政客们信誓旦旦,但在座的人似乎都已认为西弗吉尼亚州的煤炭产业不会复苏,他们纷纷另谋出路。布兰登利用自己的商业头脑帮助他们,使他们思考新的未来,这就是布兰登“共用毯子”的方式。

“我们正在书写新的西弗吉尼亚故事。”布兰登说道。不是把西弗吉尼亚州改造成另一副模样,而是发掘其创业潜力,使人们的才能有用武之地。

“我们正在书写新的西弗吉尼亚故事。”布兰登说道。不是把西弗吉尼亚州改造成另一副模样,而是发掘其创业潜力,使人们的才能有用武之地。(挺实在的)

外面驶过一列货运火车,其声势震耳欲聋,我忍不住想看看,生怕它会破墙而入。

“要是煤矿又开了呢?你们会欢迎吗?”很多员工点头表示肯定。起初我无法相信。据我听到的那些故事,大多数煤炭公司对给他们挣钱的员工没有或少有尊重。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我们星巴克的理念南辕北辙。在阿巴拉契亚山区,煤炭公司视人命如草芥,缺乏责任心,缺乏同情心,很不道德。可即便如此,这些年轻人还说愿意去挖煤。(传统行业在这些人心中根深蒂固呀,思维难以改变就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布兰登的一位同事注意到了我的困惑。他解释道:“如果一件事几乎是你生命的全部,除了它你一无所知,那么,哪怕它把你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你也很难跟它分离。”

他们甘于现状的心态与我活跃的创新精神大不相同。年轻时,我乐于横跨美国,开始新的生活。可这些与我同坐在废弃制衣厂里的人不愿离开故乡。他们和煤矿、和阿巴拉契亚山区紧密相连。离开这里,纽带就断了,也找不到自我了。即便是搬到繁华之地,也不是很多矿工的意愿。在父辈、祖父辈谋生的地方生活、死去,踏着前人的足迹,传承他们的传统和文化,对一些人来说就是人生的尊严。在他们眼中,被迫离开家乡,像候鸟一样断了根,不仅仅是危险、令人望而生畏,还是走下坡路。(思维不改变就有可能被淘汰)

对很多美国人而言,地理和产业与身份复杂交织在一起。我认为,这种扎根精神,和探索精神一样,都是美国精神的本质。国家的体系—商界和政界—要为人民提供可行的选择,以满足这两种需求:或者安居乐业,逐渐发展、适应;或者探索变化、未知的外界。(有人说美国是少数精英带领一堆平凡的人,这个还有一点道理呀,探索和创新精神永远是少数)

布兰登·丹尼森改革的精神并非个例。2017年秋,《杰出人士》第二季上映,布兰登只是我们记录的11位令人鼓舞的故事主人公之一。通过我们的宣传,有更多私人捐款投向煤田开发公司。布兰登接到很多电话,说想要在美国其他农村地区效仿他的社会企业模式。(这个纪录片很有积极意义,影响力就是改变的开始)星巴克和舒尔茨家族基金会都向煤田开发公司捐了款。

布兰登说的一句话令我久久难忘:“阿巴拉契亚山区的故事就是美国故事的核心。”我想,这句话可以用在美国的各个角落。(看来美国产业转型也是艰难且痛苦的,特别是下面的工人老百姓)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头开始~在进取中探索未知 ~6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