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子飘香思故乡

五芳斋的粽子(网络图片)

又是一年端午节,单位工会的福利还是不错,每位员工发一盒粽子。端午节,在如今人们的记忆中,就只剩下吃粽子。所以也有人戏谑称之为“粽子节”。

对于包粽子的材料,南北各地差异还是挺大的。上海当地喜欢用芦苇叶,而浙江一带喜欢用箬叶。有名的五芳斋粽子,就是箬叶粽。芦苇叶相比箬叶细小很多,做一个粽子往往需要三四片叶子拼接才行,而箬叶简单多了,单张叶子也可以,两张对接也可以。由于叶子大小不一样,做出来的粽子大小形状也相差很大。

做粽子前,无论是利用箬叶、还是用芦苇叶子。在做粽子前一般都要在开水里煮一下,杀菌为主要目的。芦苇叶子做的粽子一般做成三角形,小巧玲珑,故而也称之为三角粽。绑粽子的线就用农村常见的稻草,煮好的粽子有稻草特有的香味。粽子的主要原料基本都是糯米加粳米,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料。如,赤豆,大肉、蛋黄以及马兰头干等。为了区分不同馅料的粽子,人们就在粽叶和扎粽子的稻草绳上做文章。把扎线全部剪出的标记为赤豆粽;留下长线的为鲜肉粽;把线全部剪出,剩下长条芦苇细叶的为蛋黄粽等等。其他点心做法相对比较简单,而粽子可没那么简单。做得不好容易“露馅”,起锅时粽子只剩下外面的箬叶或芦苇叶,粳米糯米等被煮成了稀粥。

所以小孩在学习做粽子前,大人一般也不让他们自个儿上手,小孩子也喜欢学着大人的模样,摘取芦苇叶在里面包上泥巴,俗称“烂泥粽”。在没事干的时候,小孩子单纯玩泥巴是无聊的,可做“烂泥粽”却总是那样的兴致盎然,热此不疲。

小时候,每逢端午时节,祖母总喜欢包上几个粽子,给全家人打打牙祭。当年的粽子里面肉的成分比较少,可舍不得放什么大肉,难得有几个就不错了。一般都是白米粽,赤豆粽,马兰头粽居多,虽然没有什么肉味,当年的我也吃得津津有味,至今想来还是念念不忘。可祖母如今年纪大了,也不可能张罗着包粽子。

家里人喜欢吃粽子,那只能自力更生。去野地河滩摘取芦苇叶是不可能,只能去集市买来冻干的箬叶,放在开水里煮。隔夜根据粳米糯米的比例放在盆里,加入酱油泡好。同时把家人喜欢吃的大肉切块,用酱料拌好。没有稻草绳怎么办?只能到集市上买来细绳,根据所需要的长度用剪刀剪断。到了要包的时候,妻和儿子就看的份,动手的还是我。可怎么用箬叶包粽子呢?我自己也是第一次做。现在网络发达,网上查询怎么包粽子的视频比比皆是。看了几遍基本已经学会,但真正包起来可没那么简单。要么就是包得不够严实,要么绳子扎得不够紧,从粽子的尖角中漏出米粒来。经过多次实践,慢慢地掌握了技巧,包的粽子也开始有模有样。

农村煮粽子都是在土灶上煮,往往晚上开煮,煮开后小火继续煮。完了还得闷在锅里,到了第二天才可以拿出来吃。家里没有这样的条件怎么办?用高压锅啊,便捷得很,虽然每次只能煮上十几个,但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说已经足够。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觉就是好,味道鲜美安全。经过几年的尝试,连续几年每到这个时候总要包上几十个。给丈母娘、老妈家里送去几个,大家一起来品尝一下自家包的粽子。时间一长,每到这个时候,丈母娘还打电话询问,粽子什么时候可以送来啊?竟然成了习惯。

又是一个年端午节,今年还包不包呢?

2019.6.6 午间匆匆

你可能感兴趣的:(端午粽子飘香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