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大猩猩-群精华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领读燕归来,很高兴又到了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时间了。

今天我们共读的书叫《看不见的大猩猩》书名就很有趣吧

本书的两个作者

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联合学院。

丹尼尔·西蒙斯,获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伊利诺伊大学。

二人均是著名的心理学专家,因“大猩猩实验”荣获2004年“搞笑诺贝尔奖”。

今天第一次知道竟然有“搞笑诺贝尔”奖

本书内容主要分析了,人脑的六大错觉;以及避免或弱化错觉的三个建议和两个忠告

心理学史上知名的实验之一“看不见的大猩猩”告诉我们:自己所见和所感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即使明显的信息也会被我们漏掉。

在当今这个信息和新事物大量塞满我们生活的时代,生活中的“大猩猩”无处不在。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判断力。那么,如何降低错觉对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呢?

今天的文章针对这一问题给出答案,面对生活中的六大错觉,我们要对其进行科学的了解,通过提高认知或某些技术手段进行克服。同时,我们要努力寻找错觉,小心直觉,这样我们就能很大程度上降低错觉带来的影响。

先来看看

一、人脑的六大错觉

下面先让我们通过介绍本书两位作者的一个有趣的实验,来开始一段和错觉的“亲密接触”。本书的两位作者,因为这次天马行空般幽默感的实验,而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而这一实验,也是我们介绍给您的第一类错觉,注意错觉。

1. 注意错觉——“看见”不等于“看到”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哈佛大学招募了一批志愿者,请他们观看一个不到一分钟的短片,片中穿着黑色和白色队服的两队篮球运动员在做传球练习,志愿者的任务是计算并报告白衣队球员传球的总次数。

在这个短片播放过程中,除了运动员之外,两位心理学家还偷偷安排了一个工作人员扮作大猩猩,走过人群并稍作停顿,并且还要对着镜头敲打自己的胸膛,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9秒钟的时间。

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心理学家问志愿者都有谁看到了大猩猩,出人意料的是,居然有大约一半的志愿者表示根本就没有看到“大猩猩”!直到工作人员重新播放视频,并且告诉他们这一次不需要做计数任务时,他们才惊讶地发现自己错过了如此明显的信息!

更具说服力的是,这个实验在不同国家、不同人群中重复做了很多次,结果都是有大约一半的人没能看到大猩猩。为什么人们会忽略视野范围内如此明显的事物呢?

这就是所谓的“无意视盲”,属于“注意错觉”的一种:当人们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会忽略那些他们不需要看到的东西,无论这些东西有多么的明显。“看见”不等于“看到”,人们真正体验到的世界远远少于人们所感知到的世界。

许多人都觉得自己可以一心多用,然而生理学研究早就证明了,人的大脑根本上就是一个单任务处理器!

人类进化的自然选择留给我们这样的大脑,要求我们在一个时间单位里必须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做完这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单个任务的处理效率提升了,整体效率也会提升。

2. 记忆错觉——“记得”不等于“记得准”

心理学家组织了一个实验,请参与者观看前后两个类似的短片,然后要他们找不同,心理学家在短片中一共安排了8处前后不一致的错误,比如场景中物体的位置、人物的服饰、花草的颜色等等。结果,平均每个参与者只能找出两处错误。

心理学家据此对影视剧“穿帮”的现象做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如果电影不太吸引人,那么出现的错误就会格外显眼,观众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找错误上去,所以,如果影片的“穿帮”镜头在放映中没有被大多数观众发现,说明这部电影拍得不错,剧情吸引人,让人无法分心挑错。

实际上,人们的记忆信息并不是现实的复制品,每次回忆都是一个信息重新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还会受到个体主观意识的影响,所以,记忆真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靠。

记忆错觉的存在带有普遍性,许多名人也会因为记忆错觉闹笑话。

对于一般人来说,重新整合的大脑运作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省认知资源,这也是人类基因遗传的自然选择

3. 自信错觉——“自信”不代表“能力强”

第三类错觉是“自信错觉”。如果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自信和能力有关吗?或者换个问法,你认为一个高能力的人和一个低能力低的人,谁会更自信呢?大概一般人的想法都是高能力的人应该更自信吧?但是本书通过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答案恰恰相反。往往能力较低的人反而更加自信,也就是说,他们更容易受到“自信错觉”的影响。

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并不真实的自信心,在与别人比较的时候,这种盲目的自信就更加明显。

4. 知识错觉——“知道”不代表“明白”

我们每个人都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知道”和“明白”混淆起来。我们误以为自己明白,实际上我们的“已经懂得”往往仅仅是“有能力懂得”。这反映的就是我们要说的第四类错觉——“知识错觉”。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就曾经提出,单纯的反复练习是无法提升技能的,必须要有正确的反馈。只有通过测验才能找出自己哪方面还存在欠缺,这就是教师为什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测验的原因,这些反馈和测验就是一种消解“知识错觉”的手段。

在著名间谍小说大师约翰·勒卡雷的小说《冷战谍魂》中,冷战时期的苏联克格勃企图利用1亿美元搅乱纽约金融市场,为此他们用数年时间处心积虑地安排了精密的计划,但这个计划没等实施就胎死腹中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金融市场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最初的“巨款”1亿美元已经根本无法在市场上掀起什么波澜了。

“完美计划”得到了不完美的结果,这绝不仅仅是小说中的事情。

不过我们应该知道,知识错觉并不是“无能”的代名词。有的时候,正是因为知识错觉的存在,人们才可能更加无畏地面对困难,怀着这种尽管不够完美却依然乐观的心态,人类才创造了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智慧结晶。

5. 因果错觉——“相关”并不是“因果”

因果错觉主要来源于三种认知偏差:

一是人们倾向于把任何事物都归类在经验中已有的模式之内;

二是人们倾向于从巧合发生的事情中寻找因果关系;

三是人们总是把先后发生的事件认作因果关系。

必须分清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的区别,才能有效避免“因果错觉”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可以方便我们直观地理解“相关和因果”的区别。

冰激凌销量和城市犯罪率之间是八杆子也打不着关系的。但是还真有人发现,某城市冰激凌销量增加,犯罪率也随之增加,并且还用数据和图表证明了这一结论。

说冰激凌导致了犯罪,显然是一个荒唐的结论,其实,这与季节和气候有关,当炎热的夏天来临,冰激凌的销量自然增加,而同时,人们喜欢打开门窗通风,女性则倾向于穿着比较暴露性感的衣物,这些都可能诱发犯罪率的升高。

这时候如果把冰激凌的销量和犯罪率数据做相关统计,就有可能得出正相关的结论。所以,相关不等于因果,误解了相关和因果的关系,就会被各种谣言所迷惑。

6. 潜能错觉——“潜力”并不是“无限的”

我们乐于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然而,实际上我们所说的潜能无限,也只是在修辞意义上的“无限”。如果人的潜能真是无限的,那么我们的世界理应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你如果真的相信“潜能无限”,那么你就陷入了“潜能错觉”。

如今,各种各样的潜能训练,全脑开发仍然大行其道,这种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所谓“科学”,实际上只不过是“潜能错觉”的自欺欺人罢了。

二、避免或弱化错觉影响的方法,三个建议

建议一:运用科学的方法了解日常错觉。虽然这不足以使你彻底摆脱错觉的影响,但认识到人类认知存在局限已经可以提供很大帮助;

建议二: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当然,您不能使用听莫扎特音乐的办法,最好还是采取被科学证明确实有效的方式,比如读书或者加入今今乐道读书会,坚持每天听书,利用碎片时间系统学习;

建议三: 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帮助自己克服错觉。人的各种错觉是普遍存在的,很难被完全消除,所以重要的工作是了解错觉的存在,并心生警惕,书中给出的两个忠告是:

忠告一:要时刻小心直觉。直觉是人类早期应对自然挑战的有效方式,然而,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直觉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依靠严谨的逻辑判断,三思而后行才是最为妥当的办法;

忠告二:努力寻找“看不见的大猩猩”。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部分往往有着非凡的意义,为此,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还有什么是被我们忽略的,我们的结论是否源于我们的错觉,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记住的,就是全部真相吗

总结

以上,我们介绍了人类认知的“6大错觉”,分别是:注意错觉、记忆错觉、自信错觉、知识错觉、因果错觉和潜能错觉。通过书中的介绍,我们知道这些错觉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会有,错觉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有一些是负面的,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此我们就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时刻小心直觉,遵从科学的建议,还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认知能力,以及引入一些技术手段来帮助我们克服错觉的影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承认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承认我们所有人都并不完美。因为正因为我们并不完美,我们才有了追求完美的心,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精彩。

来看看《看不见的大猩猩》的金句: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部分往往有着非凡的意义。

今天的读书就到这结束,希望我们能更好的了解自己,与自己友善相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不见的大猩猩-群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