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如今正在经历着急剧性的改变,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凸显。
【编者按】本文选自 The Robotic Report,作者:Frank Tobe,由机器之心编译,参与:盛威、杜夏德
机器人行业如今正在经历着急剧性的改变,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凸显。The Robotic Report 网站分析总结了如今机器人行业正在经历的 5 大趋势,其中中国成为机器人投资的狂热爱好者;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也成为了机器人产业转型最为火热的地方。
过去的工业机器人又聋又哑,灵活性差,但是它们精确性好,效率也高。放弃了传感器,视觉系统等零部件后,可视化机器人正变的越来越普遍,功能也多了起来,这个行业正在经历急剧性的改变。
通过对最近创业公司、机器人新应用以及技术发展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改变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已初见端倪,他们正不断的投资以及收购机器人公司。
在过去的 50 多年里,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轻松地干着又脏又枯燥又危险的活,但是今天的顾客想要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想要有更快的机器人,同时成本在下降,公司高管们也希望自动化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在这个条件下,很多新的领域都出现并雇佣了移动和可视化机器人,尤其是中小企业和物流业,政府,农业,调查,建设和医疗也是如此。
对机器人报告网站全球数据库中752家机器人创业公司的分析显示,25%的机器人创业公司聚焦在传统工业机器人上,剩下的75%从事新领域的机器人业务,比如,电影拍摄、营销、配送,监控、安防、测量、军事、科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中的空中,陆地和水下无人设备(25%);农业机器人(6%);不同应用中的平台机器人(7%);内科,外科手术和康复机器人(7%);家用清洁、安保,以及远程感知和娱乐的消费产品(9%);教育和兴趣爱好市场(5%);等等。支撑产业如,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和设计,零部件制造,3D打印,视觉系统和集成补余。超过一半的创业公司都是以软件起家的,这也暗示了一个新标准:硬件组件不超过产品总成本的三分之一。
过去几年中,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收入已经占了整个行业的销售额的 75%(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报道)。在未来的几年里,据包括 IFR 等机构的预测,工业机器人领域将会出现两位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无论如何,在研究工业机器人的五个最大用户国的数据中,除了中国外,其他四国的年复合增长率预测将达到 6% 到 9%,而中国则有望超过 25%。在欧洲和北美,有 80% 的创业公司里的服务型机器人也有望超过两位数的增长。服务型机器人的爆发式增长,加上工业机器人的稳定增长,预示着,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内,整个行业都将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的确,我们已经看到了相关的增长报告,报告中也描述了增长将如何改革我们的工作。例如,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研究员们估计,未来的 15 到 20 年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取代美国 40% 的人工,它可能是一个计算机程序代替我们今天做的很多工作,也可能是机器或者机器人复制我们工作的过程。
基于事实而不是推测,我预测了推动机器人行业前进的五大趋势:
趋势1:中国的野心
在政策刺激和自我驱动下,中国经济已经持续通过了工业化、城镇化和消费驱动增长的所有经济阶段。在机器人领域,驱动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出口汽车的质量水平要求达到能够被证明实现机器人自动化;政府 5 年多种激励计划培育本土机器人产业;不断增长的薪资改变了工作中人工与机器人雇佣结构;技术工人的数量。
如此看来,中国正在吞并买卖双方市场。不管怎样,对中国公司来说,占领国内的机器人市场需要他们支撑起当下缺失的部分,这很难,需要提高整体质量和精确度。如臂端工具,减速器和谐波传动这类零部件将需要实现本土制造,不再进口。很多退休的日本工程师都被中国企业雇来做「 咨询」。中国风投公司正并购国际公司,同时投资国内致力于尝试完善零部件的公司和国际公司,并重新定位自己在国内的销售和制造方向。随着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过去那些明目张胆的偷窃,复制,反向工程将会越来越少。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提供贷款和其他激励公司和地级政府的措施,让当地政府提供房产和税收优惠。另外由多个部委起草的一个 2016 年至 2020 年产业计划,目标是让国内工人机器人年产量达到 100,000 台,实现 300 亿元人民币(54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同时,根据 CRIA(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 的消息,已经建成和在建的新机器人产业园超过了 40 个,此外国内各地政府共出台了 80 多项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
然而,滥用建设资金和进度报告作假的报道也不少。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 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做的很好,但增长速度已经减弱了,规划也减掉了一半。然而相关产业的种种本土化正在进行,并逐渐得到牵引的力量。一家中国风投公司正在投标德国Kuka机器人公司一半股权,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外还有富士康部署的 45,000 台 Foxbot(富士康室内品牌机器人)。
趋势2:协作机器人
关于协作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的说法已经出现很多。最新的一篇文章描述多家汽车公司采用与人类和共同协作的机器人替代了旧式工业机器人,获得所需要的灵活性。 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公司网站和Rethink Robotics 公司网站上的内容都包含了大量各种应用领域的案例视频。页面底部打上:这是一个由优傲开启的充满活力正在增长的的机器人领域,同时也充满了来 Kuka,ABB 和其他国际机器人公司的竞争。
这些协作机器人的主要优势是它们灵活、安全和能快速应用,还有便于训练。每一个优势带来的改善将会给定价持续增压,比如新的低成本 Franka 机器人和即将上市更换品牌的 Roberta 机器人。此外,六月在慕尼黑举行的国际机器人、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博览会(AUTOMATICA )上,每个机器人制造商都在极尽想象吹捧自己的安全协作机器人,事实上,他们还没真的拥有这样的机器人。
购买协作机器人投入生产可能不利于利润增长,但确是很好的业务,尤其是对于那些想要使用机器人的企业来说。
趋势3:机器人即服务(Robotics as a Service, RaaS)
在最近的针对农业这个对成本非常敏感的产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公司都偏向于向农民提供机器人使用服务,而不是向他们售卖机器人。稀释、播种、灌溉、航空成像和分析就是这些农业机器人服务的典型案例。
提供服务而不是销售产品的观念一直以来都是向市场推广未经测试过的产品的一个好方法,而相关创业公司也从中发现了规模经济的好处。分析利用无人机航拍的数据并规划出可以付诸实施的计划,这已经跨越了产业的边界,不仅仅是大型企业需要这项技术,还有石油和天然气公司、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也希望利用这项技术来监控人类难以进入的区域。安全公司也将「机器人即服务」这一理念应用在了安保等领域。
就像软件在虚拟世界提供服务一样,机器人在真实世界也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而且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很模糊了。因此,很多公司和服务提供商都向客户提供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并开放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来让自己的机器人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完成工作并让客户更方便使用。苹果最近宣布将会开放 Siri 的 API 接口,亚马逊也已经开放了其语音认知系统 Alexa 和 Echo。这帮助了很多创业公司使用定制化的内置了 Alexa 的智能语音机器人提供 RaaS 服务。
趋势4:物流和物料搬运
性能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的视觉系统,特别是低成本的 3D 视觉系统、导航系统和运动系统让很多创业公司能够为工厂、仓库和分发中心提供高效的物料搬运服务。在金融危机期间,物流行业的资本支出没有大幅增加,因为已有的系统似乎能够处理所有的载负。但是我们知道,消费者只想更快地拿到自己的货物,但物流仓库不会持续对新技术、新方法投入太多资金。进一步来说,这些新技术需要和物流行业现有的设施和系统兼容;很少有公司会为了新技术而重新建一个仓库,或者改变自己的方法和系统。
像亚马逊和 Kiva 这样的行业暴发户,或者是像 MiR、Clearpath 和 Fetch 这样的创业公司正在帮助 Swisslog、Grenzebach、FMC 等大型物流公司完成新技术改造,以便他们能更快地搬运货物并进行运输。
趋势5:机器人投资
Robot Report 网站曾经报道,在 2015 年,有 55 家机器人创业公司获得了总计 13.2 亿美元的投资;有 32 家公司被收购,收购金额总计 22.7 亿美元;另外有一家公司上市。到六月中旬,2016年一共有 56 家机器人创业公司获得了 4.27 亿美元投资;有 20 家被收购,收购金额总计 45.3 亿美元。如果算上 Uber 从沙特主权基金那里获得的 35 亿美元投资和 Kuka 获得的 25 亿美元投资的话,这个金额会更高。
中国投资者似乎对投资西方机器人技术公司特别有兴趣:美的收购了 Kuka 49% 的股份;中国化工收购了 KraussMaffei;万丰科技并购了工业机器人厂商 Paslin 公司;汉德资本收购了意大利机器人公司 Gimatic。中国无疑是一个机器人收购的狂热爱好者。
中国同时也在刺激着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增长。例如,2003 年由清华大学成立的国有投资公司清华控股在天津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宣布了两项计划。其中一个计划聚焦于资助创业公司和其他商业化科研机构。2021 年前,这个基金将会在中国设立 1000 个商业孵化,另外在美国、英国和德国设立 50 个。其资金规模将会超过 30 亿美元。
「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培养 500 家估值超过 1500 万美元创业公司。中国在核心技术方面仍处于落后地位,所以需要一些公司成为拓荒者,用创新将产业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