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注】此诗是天宝十五载正月初旬作。是时方讨禄山,故云“恶闻战鼓悲。”若京归已陷,身在城中,不应玚诗中无一语及之,岂能快意于酒,复简薛华乎。薛华同在座中,此乃醉后记叙席上情事而简之。杜臆:古人重名讳,端、复、薛华、李白,诗中直称其名,此今人所无者。【朱注】旧唐书:杨绾谥文正,比部郎中苏端持两端。卞圜曰:端,时白衣。唐科名记:端,来春始及第。独孤及燕集诗序:右金吾仓曹薛华,会某某于署之公堂。薛复,未详。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爱客满堂尽豪杰,开筵上日思芳草。
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
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
座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
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照愁绝倒。诸生颇尽新知乐,万事终伤不自保。
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如澠之酒常快意,亦知穷愁安在哉。
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一)
文章有神交有道[一],端复得之名誉早[二]。
爱客满堂尽豪杰[三],开筵上日思芳草[四]。
安得健步移远梅[五],乱插繁花向晴昊。
九曲奔流笔记:
芳草: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这里可能指下文的简薛华。
第一部分叙苏端、薛复设宴。二联以景对事,对仗张力大。三联流水对,比拟。
原书释义:
首叙端复筵宴。上三该主宾,下三点时景。有神有道,言两人契合非偶。
[一]孔融荐祢衡表:“思若有神。”
[二]孔丛子:孔子高,天下之高士也,取友以行,交游以道。蜀志:许靖,夙有名誉。
[三]曹植诗:“公子敬爱客。”前汉书:陈孟公,每大饮,宾客满堂。
[四]晋书:车胤,善于赏会,谢安游集之日,辄开筵待之。书:“正月上日。”注:“上日,朔日也。”楚辞:“何所独无芳草兮。”
[五]乐府巾舞歌“健兵哺,谁当吾。”
(二)
千里犹残旧冰雪[一],百壶且试开怀抱[二]。
垂老恶闻战鼓悲[三],急觞为缓忧心捣[四]。
少年努力纵谈笑[五],看我形容已枯槁[六]。
九曲奔流笔记:
第二部分记当筵所见所感。前两句叙事对写景,且出句“残雪”分拆,残字名作动。后四句从垂老、少年两个角度来写,老人借酒浇愁,少年当筵谈笑。
原书释义:
次则当筵有感。春带余寒,固当借酒舒怀。生逢世乱,又当藉酒宽忧。少易成老,不如纵酒欢笑。作三层写意。
[一]残,余也。王粲诗:“冰雪截肌肤。”
[二]诗:“清酒百壶。”九章:“怀质抱情,独无匹兮。”此怀抱二字所本。古诗:“临风送怀抱。”
[三]蔡邕房桢碑:“享年垂老。”庾信诗:“雷辕惊战鼓。”
[四]谢灵运诗:“急觞荡幽默。”诗:“我心忧伤,叔焉如捣。”
[五]古乐府:“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书:赵李诸侍中,皆谈笑大噱。
[六]屈原传:“形容枯槁。”
(三)
座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一]。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二]。
何刘沈谢力未工[三],才兼鲍照愁绝倒[四]。
九曲奔流笔记:
第三部分赞简薛华醉歌。一二句概述,三四句赞其歌辞句式与李白相近,五六句赞其才情似鲍照。
原书释义:
此乃臻简薛华。计东曰:长句,谓七言歌行,太白所最擅场者。太白长句,其源出于鲍照,故言何刘沈谢,但能五言,于七言则力有未工,必若鲍照七言乐府,如行路难之类,方为绝妙耳。公尝以“俊逸鲍参军”称太白诗,正称其长句也。
[一]抱朴子:“风格端严。”颜氏家训:“体度风格,去今实远。”
[二]山东李白,有辩在后。
[三]梁晋:何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世祖著编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朓、何逊。”何氏语林: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休文、陈郡谢玄晖、琅邪王元长,以气类相推毂。
[四]宋书:鲍照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愁绝倒,诗有愁为不及也。世说:“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四)
诸生颇尽新知乐[一],万事终伤不自保[二]。
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三]。
如澠之酒常快意[四],亦知穷愁安在哉。
忽忆雨时秋井塌[五],古人白骨生青苔[六],如何不饮令心哀。
九曲奔流笔记:
第四部分写醉歌之意。前两句承“薛华醉歌愁绝倒”。三四五六句即借酒浇愁,故作豁达,七八九句承“穷愁安在哉”,举杯销愁愁更愁。
原书释义:
末结醉歌之意。新知乐,谓主宾相得。不自保,谓乱离可忧。气酣四句,承新知乐,忽忆三句,承不自保。此处忧乐,与前悲笑相应。远注:白骨青苔,人生不免,亦可以自遣矣。此章前三段,各六句,末段九句收。
[一]汉书·翟方进传:努力为诸生学问。东观汉记:相者谓班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楚辞:“乐莫乐于新相知。”
[二]书:“万事隳哉。”阮籍诗:“一身不自保。”
[三]见风吹水动,便想添杯作酒,总是欲多饮以宽怀耳。梁武帝诗:“碧玉捧金杯。”
[四]左传:“有酒如渑。”前汉书·栾布传:“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
[五]张綖云:井是贵者之墓,犹今言金井也,楚人皆谓楚王坟为井上。塌,倾颓也。
[六]鲍照挽歌:“枯髅依青苔。”
杜诗格局整严,脉络流贯,不特律体为然,即歌行布置,各有条理。如此篇首提端复,是主,再提薛华,是宾,又拈少年诸生,则兼及一时座客。其云悲笑忧乐,腰尾又互相照应,熟此可悟作法矣。
杨慎曰:此诗本是东山李白,俗本改作山东。乐史序李白集云:白客游天下,以声妓自随,效谢安石风流,自号东山,时人遂以东山李白称之。子美诗句,正因其自号而称之耳。流俗不知而妄改,近世作一统志,遂以李白入山东人物,而反引杜诗为证,几于郢书燕说矣。
钱谦益曰:按旧书: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钱易南部新书亦同。元微之作杜工部墓志亦云:山东人李白。盖白隐于徂徕,时人皆以山东人称之,故杜诗亦曰山东李白。曾巩以旧史为误,非也。近时杨慎,据李阳冰、魏颢序,欲以为东山李白。阳冰云:歌咏之际,屡称东山,颢云:迹类谢康乐,世号为李东山,此亦偶然题目,岂可援据为称谓乎?杨好奇曲说,不足取也。
李东阳麓堂诗话:唐士大夫,举世为诗,而传者可数,其不能者弗论,虽能者亦未必尽传。高适、严武、韦迢、郭受之诗,附诸杜集皆有可观。子美所称与,殆非溢美。惟高诗在选者,略见于世,余则未之见也。至苏薛乃谓其文章有神,薛华与李白并称,而无一字可传,岂非有幸不幸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