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刘慈欣科幻小说:头如蜂窝的大刘,坐在井底抽烟

题目:《评刘慈欣科幻小说:头如蜂窝的大刘,坐在井底抽烟》

作者:曲润琏

时间:20180908

总算把网上能找到的大刘作品,全看完啦。

除了读过的30篇左右,剩下的作品名称,及写作(或发表)时间:

1球状闪电 2001年

2魔鬼积木2002年

3镜子 2004年

4赡养上帝 2005年

5赡养人类 2005年

6白垩纪往事(中篇版)2004年

7山 2006年(+海水高山 2014年)

8月夜2009年

9人生 2010年

10太原之恋 2010年

1球状闪电 2001年 :硬伤有几处。但脑洞大开,叙事成熟,可谓《三体》之前最重要的杰作。单单这一作品,足以让大刘跻身中国科幻界一流作家行列。敬畏自然,热爱真理,超越生死,一以贯之。

2魔鬼积木2002年 :跟《天使时代》有大段重复情节。人类探索基因重组,伦理和科技到底能走到多么辽远荒凉的地步?大刘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不论你想或不想,可怕的技术洪流都来了,携着翻天覆地之力。人类如一叶扁舟,在自己造成的海啸大浪中,挣扎不已。

3镜子 2004年 :大刘写的一部优秀的政-*-治小说。没想到,大刘对政-*-治的理解这么深刻。恶,是进步的原动力之一。人类未来的灰暗或灭绝,是大概率事件之一。人性不光复杂,而且从价值上看,极难衡量。小说中,首长的存在意义,对于人类的意义,是什么呢?大刘笔下,无处不悲壮,无人不悲情。

4赡养上帝 2005年 :成熟是另一种幼稚。长寿如上帝,文明如上帝,亦不免衰亡。地球人类反复无常,人性善恶交织,不过是大型舞台剧中间露几面就消失的配角;而且此剧不重演,台下无观众。但大刘借台上演员的嘴说了:生命一定要不停进化,不停折腾,飞出地球;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其实,飞出地球,只不过是延长一小段生命罢了。

5赡养人类 2005年 :大刘写的一部优秀的杀手小说,黑-*-社会小说。《赡养上帝》的续集。地球四号人类的基因,与上帝相同,与地球一二三号的也相同。贫富差距阶层斗争,伴之以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军火构成的国家机器,会造成多么极端的可怕景象啊。人吃人,是指外星人吃外星人,也是外星人吃地球人,这是常态。大刘铁面无私,不给生命留一丝幻想,不给人类留半条活路。

6白垩纪往事(中篇版)2004年 :蚂蚁与恐龙,合作共赢;恐龙与恐龙,派别相争;最终在混乱交战中,文明共同毁灭。最终,蚂蚁残存,但已无法创造文明,世界静待人类出现。世界毁灭,不可怕吗?稍有不慎,全盘皆输;在文明手中,主体和客体的灭亡,几乎是必然的;不作不死,奈何文明的本性就是“作”啊。世界毁灭,可怕吗?恐龙灭绝后,地球不是仍有生命不停进化吗,我们人类不是出现了吗。

7山 2006年(+海水高山 2014年):空泡宇宙的外面是地心,地球外面是太空,太空外面可能是另一个空泡。大刘说,他的每部作品都有新点子,一定是世人从没写出来的;他做到了。活着就要奋斗,就要不屈服,就要登山;生命是用来在磨炼中挥霍的;生命要不停追寻,折腾,努力推迟自己和同类的死亡时间。

8月夜2009年 :一次次干预未来,一次次回到过去重新来过。但人生困境仍在,人类困境仍在,尽管表现形式可能略有不同。大刘似乎说,即使我们能够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也未必创造出比现在更好的时代。大刘又似乎在说,技术发展如魔鬼列车,这列车已无法停下来,在此前提下,谁来开车、往哪个方向开、车速如何,都不再重要;因为翻车的结果几乎是注定的了。那个反复改变人类未来的人,最终选择的,是不改变任何东西。照这逻辑,我们每人都是上帝,都曾无数次尝试改变未来,也真的能够改变未来,但我们最终仍选择现在的生活模式。我们生活的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重要的是,这个时代,值得我们过一辈子,爱一辈子。

9人生 2010年 :生而知之,不光未必幸福,而且可能极度痛苦和恐惧。无知者无畏,这种本能,是保护一切弱小生命的重要一环。未知,好奇,成长,才有趣。大刘告诉我们,人生如同做一些有趣的题,苦苦思索的时候,是充实的、有意义的时候;提前公布答案是巨大的灾难。

10太原之恋 2010年 :我好像看到了江郎才尽的苗头。如同《鹿鼎记》,一看之下,不适应,后来才意识到,这是金庸先生写不下去啦,距离告别长篇武侠不远啦,果然,这是他最后一部长篇。金庸先生后来又写了短篇《越女剑》,怎么看怎么像在模仿古龙,于是,这短篇也成绝笔。大刘的这部作品,有点玩世不恭味道了,大概是值得沉重思考的话题,暂时已尽。全球智能机器集体失控杀人,的确值得警惕。好在总有人远离现代文明。而且,目前看来,技术发展的极致,仍不过是工具而已,至少,我没把它们当成生命和生活的重心。

总的看,科幻小说需要脑洞大开,而刘慈欣的脑洞实在太多了。我怀疑他的脑袋全是洞,已经像蜂窝了。这是一位奇才。

大刘说的对,从科幻小说当中,找科学缺陷,来错了地方。科幻小说首先是小说,更像艺术品,而非科技产品。但我觉得,大刘的东西,也不太像艺术品;与其说,他在写科幻小说,不如说,在写他自己的哲学思考,人生思考。除了《太原之恋》,其他作品,更像大刘的日记。他在自己的人生枯井中,拼命挖掘,寻找出路,苦苦挣扎;留下的作品,不过是挣扎过程中挖出的杂石碎土,和四溅的火星。这火星,绚烂如烟火,真美。

貌似大刘现在不挖了。他坐在井底抽烟呢。是短暂的休息?是永久的停工?

不急。生命这么短,这么美,急什么。时间自会告诉我们一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刘慈欣科幻小说:头如蜂窝的大刘,坐在井底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