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部手机,养一颗天才的种子

亲子教育不利用互联网,就真的输在起跑线上了


            天才的种子


你的孩子喜欢玩手机吗?


你的孩子喜欢这样吗:总是缠着你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你家有这样的孩子,首先恭喜你!你家有天才的种子。


像维特根斯坦,他在剑桥大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也是维特根斯坦的老师,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看到了吗?成功的天才都具备超强的好奇心,好问的孩子都具有天才的潜质。但是,一旦孩子不问了,这颗天才的种子就很难发芽了。所以,光有种子还不行,要有培育它的土壤。

可惜的是,很多天才的种子不仅得不到该有的土壤,还被白白扔掉。


  你是否扔掉了天才的种子


遇到好问的孩子怎么办?你会怎样做?你回答不了那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怎么办?


应该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回答完孩子问的问题,接着会有第二、第三个问题,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一开始你会耐心回答,孩子继续问,你就烦了,因为很多问题你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我看见过这样的做法:


1.你好烦,不要问了


有一次,在过高铁上,坐我旁边是一对母子,孩子大概6、7岁的样子。一上车,孩子的嘴就没停过,一会问:“妈妈,这个车怎么会比火车快呢?”“妈妈,你看外面,那个山是什么山来的呢?”“妈妈,我好像看见天上有星星,为什么白天也有星星呢?”刚开始那位妈妈一边看手机一边忽悠着孩子。说着说着,她就不耐烦了,突然提高了嗓门,生气地说:“你好烦啊!不要问了!坐好!”孩子丧气地撇着嘴,终于安静下来了。


2.以后不许再问为什么


有位奶奶,被五岁的孙女问得不耐烦,干脆指着孙女,吼起来:“以后不许问‘为什么’”!孙女还是忍不住诺诺地小声地说了句:“为什么?”后来,小孙女变得越来越沉默。


3.一边玩手机去


还有些家长,干脆把手机扔给孩子,一边玩去吧!我想大部分的家长都会采取这个止闹方法,因为效果好,几乎每个孩子一拿到手机就会安静下来。从此,孩子只顾低头看手机,不再抬头问问题。有些孩子从此爱上了手机,恋上了游戏,一发不可收拾,你想从他手里拿回手机,很难!


他不闹你了,你真正的的烦恼开始了。

此情此景,我看到一颗颗天才的种子在粗糙的拇指和食指间被一点一点捏碎!即使有土壤,也没有它发芽的机会。阻止孩子问问题,就等于折断天才生长的根;如果再给孩子一部有游戏的手机让他自己玩,那就等于在斩草除根,孩子连长成草的机会都难了。

             

      怎样把天才的种子养起来

怎样把天才的种子养起来?

首先,得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耐心回答他。当你无法回答孩子的问题,又没有书本可以找到答案的时候,其实你是可以给他一个手机的,但是,不是给他自己玩他爱玩的东西,而是引导他怎样玩。这是最便捷的解脱自己又能培养孩子的方法:打开手机的浏览器,把孩子的问题输进去,和孩子一起去查看问题的答案。网上那些答案可以像手机游戏一样吸引孩子,因为那是孩子自己好奇的东西。

这样,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被保住了,并且他会对各种事物越来越感兴趣,因为他知道了如何去寻找答案,找到了答案,他就有收获感,就会不断刺激他产生新的好奇的问题,人天生就喜欢寻找事物的真相。孩子有事可做,游戏就可以站一边去了。那些孩子感兴趣的素材,你还可以顺手拿来教育孩子,那么“自觉学习”这件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

说说我的亲身体会:

我家小侄子,在他自己家的时候除了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看电视和打游戏,让大人很头疼。暑假他来我家住,看电视和打游戏这样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不是我们强迫他不做,而是很自觉地不做。能让他这样,其实办法很简单。

利用手机,学会多种方式探索事物、学会甄别信息

在我身边的时候,小侄子经常会问我一些好奇的问题,当然,很多问题我也回答不了。但小孩子的好奇心要尽量让他得到满足。一般,我会先告诉他,在哪本书可以找到答案;没有书,我就打开手机和他一起上网搜索答案。

有一次,叫他吃桃子,他说:“爷爷说桃子很热气的,不能吃太多,我今天已经吃了一个了,不能再吃了。”

“有这种说法吗?怎么我感觉桃子是寒性的。”

“应该是热气的吧!怎么我吃多了会烂嘴呢。”

“可是我吃了会胃痛。我胃寒,一吃性寒的东西就痛,性寒的东西吃再多胃也不痛。不如我们问问度娘。”

“度娘是谁?”

“上百度搜索啊!”

“好吧。快看看!”

查看的结果是,桃子果真性温。我说:“怎么会这样呢?难道我老胃的反应力不准了?”

“我觉得百度上说的不一定准确的,爷爷说的也不一定准备的。”

“哇!你真是太聪明了!太有怀疑精神了!你说得很对!包括老师说的也不一定全对的。所以我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有怀疑精神,积极考证。”

“嗯嗯。”

从此,遇到好奇的事物,小侄子就主动上网查看,比如常查查这个水果那个蔬菜的作用,完了还会跟大家分享。常常积累,他增加了很多生活常识,加上我们的表扬,他对身边的事物更加感兴趣,常常要拿出手机来研究一番。

    利用手机资源促进孩子学习动力

有一次,为了促进他学习的积极性,我故意跟他聊起他曾经说过的梦想:当画家。我说:“你知道世界上最出名的画家是谁吗?”
“不知道”
“比如,意大利的达芬奇,我们中国有徐悲鸿。他们都很牛的。你听说过他们吗?”
“没听说过。”
“那你想知道他们吗?”
“想啊!”
“不过我知道的很多都忘了。”
“问度娘!嘻嘻!”

这个时候,又应该把手机交给他了。

小家伙查得很认真。看完了之后,他放下手机,说:“他们太厉害了!我也想像他们那样,不知道行不行。”
“你看,你没跟老师学过画画,但是你画的画比那些学过的人画得还好。我觉得你有画画的天赋,想成为画家,比很多人容易,起码比伯母我容易得多。不过,那些画家都是很勤奋的。”
“嗯。是啊!我也要勤奋。”
“你会怎样勤奋?”(注意这里用的是问句,不是驱使句)
“每天都练画画,至少画一幅。”

你看,不用你逼人家勤奋吧!这是名人效应的作用。

第二天,小家伙突然问我:“伯母,你是不是处女座的?”
“是啊!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在书里看到,有个人说处女座的人特别洁癖。”
“哈哈。”
“不知道我是什么星座的。对!我问度娘!”

于是小家伙又玩起了百度。过了一会,他从房间里冲出来。

很兴奋地说:“伯母!你知道徐悲鸿是什么星座的吗?他跟我是同一个星座吖!”
“哇!我都说了,我看得出你有画画的天赋!你看,星座解释里也是这样说的,这个星座的人有绘画天赋。看来,我们家里未来要诞生一个画家了!”

更相信自己的天赋,小侄子画画的兴趣更浓,他开始自觉地画画。

这一过程,我们没有对他说教(说教是孩子最不喜欢的),只是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的资源影响他,让他自觉地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收获的暑假,每天至少画一幅画、看书、学英语。而且,回到家里后也常常画。虽然没有每天都画,但是起码能常常自觉练习,不会像以前那样只顾着玩手机和看电视。学期中,他还参加了绘画比赛,并获得二等奖。他的自觉性、他的获奖,都是以前没发生过的事情。他的收获也鼓励了他自己。

一部手机,一个大资源库,懂得利用,可生财富;不会利用,易生害虫;一部手机,利用得当,不但可以解决孩子很多好奇的问题,维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求知和探索的积极性,还可以教育孩子学会甄别信息和利用信息,足不出户,不花一份钱就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不用参加辅导班也可以提升成绩。只要你愿意花一点心思,恰当引导,就可以做到这些,何乐而不为。

   

这个年代,手机可以毁掉一个天才,亦可成就一个天才。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孩子一部手机,养一颗天才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