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183(宪问)|深则厉,浅则揭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有一次孔子敲磬,正好一个挑草器的人,走过孔子门前。一听到孔子敲出的磬声,他说这里面敲磬的人,可不是一个泛泛之辈,是一个有心人。这个人说孔子不是普通为音乐而音乐,而是把满腹济世救人的挚诚深心,寄托在音乐上发挥出来。

        他讲了这句话,又在那里听,然后说,这个人太固执了。“鄙哉!”这是不骂人的话,而是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思。这磬声里充满了不肯放手的,那种硬骨头的风格。他自己太不量力,明知道做不到,却硬要去做。太肯定!太自信!“斯已而已矣”是说这个时代已经这个样子了,你拉不回来的。

        “深则厉,浅则揭”这两句是出自《诗经•邶风•匏在苦叶》章。这个荷蒉者在这里引用,意思是说,如果时代可以挽救,那你就应尽力去做;如果时代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那么最好退隐去韬光养晦,省得惹人讨厌。就好比涉水过河,在浅的地方,可以拉起衣服;水深的地方,再怎么拉衣服也还是会弄湿,干脆就这么走过去。

        这位荷蒉者在门口作这样的批评,被孔子的学生们听到了,告诉老师。孔子说,真的吗?“末之难矣!”古人对“末”解释为“没有”,就是没什么困难的意思。但是南怀瑾认为这个“末”是“最后”的意思。认为孔子人生最后的定论实在很难下,我们作一辈子人,尤其断气的时候,自己这篇文章的末章最难下笔。就好比是演奏音乐,停止以后,乐音仍绕梁三日,使人回味无穷,这是很难的。

        这个荷蒉者引用《诗经》“深则厉,浅则揭”这两句话来说孔子,和“画眉深浅入时无”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孔子所奏的音乐当中,他听出了孔子济世救人的心太切了,一般人不能接受,时代是挽回不了的。虽说袖手旁观的话,就辜负了人生的责任,但是做起来深不不得浅不得,何苦做这种徒劳无功的事?

        人处在社会里,许多事情要随宜权变,不但是动乱的时代要如此,有时候对朋友,乃至在家里对配偶、儿女也是一样,深不得,浅不得。能在深浅之间恰到好处,就是最大的本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别裁》183(宪问)|深则厉,浅则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