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新开一个板块,用来记录持续自我提升的经验和教训,着实遭遇了不少阻力。
首先,我的语文功底一向不行,当年高考前,语文分数在及格线上下跳动都是常事,现在却要通过纯文字对外输出,心里是有些虚的;其次,怕在这个板块内,到后面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如果后续为了写而写,一定会非常难受;最后,担心有粉丝会觉得这个板块偏离了我公众号的主题,一个做工业运筹的不好好写运筹在工业中的应用,然后就取关了。
直到某一天在写早起日记时,突然的一记重锤砸醒了我:我写公众号的初衷到底是什么。事实上,我的初衷一直只有两个方面:第一,更高效地自我提升,第二,帮助有需要的人。
关于第一点(更高效地自我提升),由于我不是运筹专业出身,本科学应用物理,硕士学飞行器设计,直到博士搞智能优化算法,才算勉强碰到了运筹学的大门。后来博士毕业,离开学术界来到工业界做运筹应用,对我来说是一件充满未知和挑战的事情,在工作中要想把事情做好,需要学习太多内容,因此我有非常强烈的提升技能的诉求。此外就个人风格而言,我喜欢挑战而不喜欢躺平,所以在持续自我提升上也有非常强的动力。
在思考如何实现高效的自我提升时,才想到了写公众号。《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中,关于深度学习的建议包含3个步骤:获取高质量的知识、深度缝接新知识和输出成果去教授。而通过写公众号,可以同时实现第二步和第三步。
关于第二点(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也是非常乐意的。我比较相信此前导师关于人和社会关系的一段阐述:人在年轻的时候,从社会汲取资源,比如父母的呵护和学校的教育等;到了青中年的时候,羽翼渐丰,会自己动手创造价值,推动社会发展;步入老年后,可以向下一代年轻人输出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一个循环。长期看,正是这样一种循环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里,我很期待自己能做点有价值的事情,同时也乐意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分享给任何有需要的人。而且,我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当自己跳出工业界后,可以去某个地方当名老师,教书育人。通过写公众号拓展算法深度、场景认知和问题理解,也算是给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了。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还是决定要开启这个经验和教训板块。第一篇的主题,就是我最近正在践行的早起计划:做个晨型人。
先简单描述一下什么是晨型人——每天早起的人。具体有多早就因人而异了,有7点的,有6点的,有5点(Jack Dorsey,Twitter联合创始人)的,甚至有4点半(Howard Schultz,星巴克创始人)的。
至于为什么我想做晨型人,这里面的原因就比较多了,直接的导火索有三条:
(1)每天晚上睡得非常晚,躺到床上后还要刷会小视频,几乎没有在24点前放下手机的情况,很多时候可能是由于睡前游戏玩的比较嗨,关灯后很长时间依旧睡不着,有时会打开微信读书来促进睡眠,但总觉得这是非常不健康的作息习惯,这导致我经常陷入自我责怪却又找不到有效解决方案的怪圈。
(2)因为睡得晚,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像上刑场一样,能拖一秒是一秒,有时候甚至懒到不愿意去上班,只能请假,为此也消耗掉了我好几天宝贵的年假。同时,也因为起得晚,被女朋友教育了好多次,说我是早上出门时间的“短板”,每天早上都要等她摆好早饭我才愿意起床,诸如此类。
(3)受限于出门晚,女朋友平时骑电动车上班时,经常要和时间赛跑,我总觉得赶时间会比较危险。
除了以上三个导火索,我自身也有做晨型人的源动力:我近期比较关注个人成长,今年已经读了6本以上相关的书籍,比如:《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人生护城河:如何建立自己真正的优势》等。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书籍里,都有一条建议,那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早晨的时间。
综上所述,我想做晨型人已经很久了,只是一直缺乏科学的打开方式和恰当的契机。
为了能给自己寻来更多的晨型人动力,我决定看这本书:《早起的奇迹:有钱人早晨8点前都在干什么》。
按照我平时的习惯,我看的书,一般都要求微信读书的推荐值超过80%,但是这本书的推荐值仅为57.3%;而且主观来说,早起和有钱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我都是存疑的,所以看名字我就觉得这本书不是很可信。因此,若不是真的被折磨已久,我是万万不会选择这本书的。
我前后花了差不多3个半小时看完了这本书,不幸的是,我并没有在书里找到更多的晨型人动力,当然也没有被说服早起和有钱之间有因果关系。
但是书中却给我提供了一整套可落地的晨型人执行方案。首先是降低早起难度,书中的术语叫:提升起床激励水平,一共有5步:晚上睡之前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将闹钟放到自己够不着的地方->直接走到盥洗室刷牙->喝下满满一大杯水->穿上晨练服出门锻炼。
然后是早起后要做的事情,书中的术语叫:S.A.V.E.R.S.人生拯救计划,一共有6步:心静(冥想、祈祷、沉思、深呼吸、感恩)、自我肯定(告诉自己是最优秀的)、内心演练(具象化美好的未来)、锻炼、阅读、书写。
所以,现在万事俱备,只差契机了。
伴随着组内团建,契机终于有了!
事情是这样的,组内有个小伙伴A要转岗了,领导让我在他离开前再组织一次团建。团建地点选择的是自助餐厅,4人一小桌,我和A坐在一桌。吃饭的时候,聊到了起床时间。A说,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然后锻炼。我很早就知道他有跑马拉松的爱好,所以一直心有佩服,但是听到他说自己每天6点起床时,还是震惊不已——我第一次发现,身边真的有人会早起,而且还能长期坚持。用星爷电影里的一句话来说:对他的仰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虽然我对马拉松没有兴趣,但是我对早起很有想法呀。
所以,晨型人,我要来了!
第一天实践,是2023年11月8号。前一晚把闹钟调整到6点12分(此前是7点13分),然后在23点的时候把手机放到了客厅,就去卧室关灯睡觉了。因为是第一次执行,所以迟迟没有睡着,第二天早上6点半才听到客厅的闹钟,起床后刷了个牙,洗了把脸、喝了杯水、做了晨醒冥想和瑜伽、读了几页书、写个简短的早起日记,整体感觉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开始。
第二天的实践不太成功,一觉醒来,外面的天都已经亮了,看了时间,是7点09。不过我也没有气馁,毕竟现在晚上放下手机关灯睡觉的时间已经提前到了23点,做晨型人的决心也更大了。
第三天开始,走上正轨了。基本上都在6点15左右走出了卧室,起床后还增加了拍窗外晨景的环节,顺便给每天的早起日记增加一张美美的图片。这里附上最近几天的晨景照片,分享给大家。
从2023年11月14号晚上开始,我把闹钟往前调整到了5点57分。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早上时间有些少了,因为洗漱、冥想、瑜伽和日记是必选项,所以留给读书的时间太少了。而且我还打算在早上增加写作事项,读书时间如果没有,可以放到上下班坐地铁的路上,我写作的速度比较慢,所以需要再早点。暂定的最终目标是凌晨5点半,拟定分4步完成,6:15->6:00->5:45->5:30,每一到两周向前调整一次。
调整闹钟时间后,2023年11月15号和16号是6点左右起床的,17号偷了20分钟的懒,这个周末甚至都没有早起。不过这不是因为我放弃了坚持做一个晨型人,而是我做晨型人已经快两周了,这两天睡个懒觉,然后看个甜甜的短剧,就是我奖赏自己的一种方式。
明天开始,我必将还是元气满满的晨型人。
做晨型人的实践只有十来天的时间,很多事情都还在探索中,所以谈不上经验或者教训,权当是心得吧。
心得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早起给我带来了什么?是否会推荐别人早起?做晨型人的一些思考。
早起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是精神状态的提升。实践了早起计划后,我发现自己每天醒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功的,这是一个非常强的正反馈,可以激励我以更积极的状态去面对一天的工作;不间断的瑜伽锻炼也让我觉得为自身健康做了持续投入,事实上,我已经隐约感受到自己身体的柔韧性比之前好了很多,而且好像都有腹肌了;阅读和写作的的时间有了保证后,也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持续学习之路,会是充实和饱满的。
这里补充一个关于为什么要坚持阅读的理解,我自己之前不爱阅读,但听大家都在说应该坚持阅读,所以我一度非常焦虑,也到处搜索和咨询过这个问题,后来终于在某本书里找到了我喜欢的答案:阅读提供了一个免费与大师对话的机会,花3分钟读的一篇博客,可能是别人思考3天的成果;花20分钟读的一篇论文,可能是别人研究4个月的成果;花5小时读的一本书,已经是别人沉淀15年的结晶。
此外,早起还有很多隐形的好处:
(1)接受到更多的正反馈。坚持早起在很多人眼里是被划在优秀品质中的,所以日常就能收到来自女朋友和身边朋友的夸奖。虽然我已不是个宝宝了,但是谁会不喜欢被夸呢。
(2)带女朋友调整了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其实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需要和家人提前沟通好的。在我早起的需求下,我和女朋友终于能在晚上23点就关灯睡下了,虽然她并没有早起,但是能建立早睡的习惯,就已经是额外收获了。
(3)早起后再也不着急忙慌了。到了点后,先把女朋友叫起来,然后去摆早饭,吃完饭甚至还有时间刷个碗收拾一下再出门,此前被女朋友数落的场景几乎不存在了。
至于早起的缺点,目前还没有发现。虽然有时候也会觉得有些困,但那应该不是早起引起的。
基于以上提到的诸多好处,如果有人问我是否会推荐别人早起,我肯定是大力推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早起本身并没有定义起床的时间,而且只是一个事件,并不具备多少意义。早起真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早起后所做的事情,所以早起的时间也应该依据早起后要做的事情来确定。
结合《早起的奇迹:有钱人早晨8点前都在干什么》中提到的S.A.V.E.R.S.人生拯救计划,以及我的实践经历,我觉得只有一件事是必选的,那就是锻炼,其他的都是增值项。举些例子,我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阅读/写作,有些人想出国可能会增加背单词选项,而我女朋友觉得健康就好,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再有增值项。
确定了增值项后,就可以反推早起时间了。以我自己为例。我平时是7点半起床,如果做晨型人,锻炼需要15分钟(冥想5分钟,瑜伽10分钟);洗漱喝水拍照需要5分钟;早起日记需要10分钟,写作/阅读需要60分钟,所以早起时间至少应该是6点。
在做晨型人的过程中,如果能在网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互相交流做晨型人的体验和心得,应该是蛮好的。我关注了《早起的奇迹:有钱人早晨8点前都在干什么》中文简体版出版方成立的微信公众号“海派早起俱乐部”,并且加入了他们组织的“早起俱乐部”的群。不过从当下的体验来看,除了日常打卡的功能,并没有什么亮点。而我一直认为,早起应该是自发行为,不能为了打卡而打卡,所以我更喜欢以早起日记的形式记录我的每一天晨型人生活和思考,所以打卡功能对我也没有多少价值。
另外,是否要坚持不间断早起,也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一年365天全都早起,好像也没必要,偶尔补个懒觉,会是恢复精力和犒赏自己的有效方式。所以我目前的实践方案是:工作日持续早睡早起,周末保持早睡可以晚起,但起床后的拍照、冥想、瑜伽、日记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