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切入

“我应该不会拒绝从头到尾地把生活再过一遍,只是希望能够获得唯有作家才有的特权——在‘再版’的生活中修正‘初版’的错误。生活的悲哀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得太慢。等到你不再修正的时候,你也就不在了。”

站在现实的角度回望过去,能重新再来一次的话会少许多遗憾,而“现在”也是将来想回到的“过去”。总有一天,会站在生命的终点,只能遥想着过去,再没有“可能”。

读笑来老师时,会有许多深层次的认知被唤醒,往往都是浮出表面便会沉寂下去,可有一点我很确定——任何的突破成长都必然是从认知自己开始的。

接受每个人的每个思想

这不是没有主见,随波逐流,是站在真实事物面前对人之主见地鸟瞰。对外在事物的感知构成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如果将感知当成我们输出的一种产品,那么大脑便是制造这种产品的工厂,并且短时间内这种产品的属性是不会改变的。

在感知这条生产线上产出的产品往往不同,但人还惊讶于“怎么还有人会有这种想法”。

来自认知方法论专栏

“一条裙子引发的血案”:上图便是认为裙子是白金颜色还是蓝黑颜色的“两党”之争的图片,究其原因,白金党是因为“视杆细胞”比较多的一种人,而“蓝黑党”,则是属于“视锥细胞”比较多的一种人。通过这张图片,一些人眼睁睁看见最亲密的朋友、亲人、与自己的看法居然截然对立,他们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耿耿于怀;另一个“盲人摸象”事例,他们摸着同一头大象,因为摸得不同的部位对大象有不同的描述,想不明白明明就是这个“形状”,怎么会有他们那种想法。不同事物的输入会带来不同输出结果,即便相同的输入也会输出不同结果,“工厂”不同,“生产线”不同,“产品”自然也不一样,但可有对错之分?

自以为是的习惯与安全区

目前,有研究表明人得大脑有860多亿神经元,而巧合的是到目前为止,宇宙中发现的星辰也有860多亿,人的大脑就像个小的宇宙一样。在这么多的神经元当中,相互碰见并连接的能有多少?而连接的方式、连接宽带的粗细、延伸的范围。。。最终会塑造成现实的自己。

之前很纠结自己的想法还有一些习惯,其实想明白了无非是我这个生物大脑内的相应神经元,已经建立起了强有力的连接,一旦遇到外界环境刺激,这些连接便会触发响应,而外在行为也同步,成为现实中的“我”。认为自己习惯不好,需要改正,这只是“想”的过程,在去做时就要切断之前“神经元”间的连接,并重新连接新的,做的过程往往是我所不能坚持的。

“一面之缘”建立不了有力连接

每天出去,会遇到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路人,但仅仅匆匆一瞥,回到家记得的会有几个。同样神经元的连接在“匆匆一瞥”后需要我们抓住那细有细无得联系,不断的练习加强,使这样连接慢慢变宽、加强,最终形成有力的连接并可以同步外在行为。在这种连接加强的过程,其实是对周围神经元的忽视,就像一个大的舞台,一对表演者被看好,不断要求表演,它们舞台中心只会越来越大,最终其它的表演者可能只是成为了观众。

终于知道改变一个行为、习惯为何那么难,不单单要找到可以连接的新的神经元,还得不断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关系变得强硬,并且还得扶持它们到舞台中心,与之前的“焦点争宠”,这些种种刻意练习,足以将多次的下定决心截杀于半路。

反思,是一种循环

习惯性的生活节奏、状态在神经元建立的强有力连接下,就像是一个自发式的循环,它的运行靠想或几次的强行截引是改变不了的。对于现状需要进行多次的反思,而反思的过程便是“OODA循环",观察(observe)、调整(orient)、决策(decide)、行动(act),快速完成一个调整的循环切入进已有的状态中,剩下的便是老生常谈的话了。而人的生活质量、事业成败便取决于这种循环时间的长短和频率。

在这种的反思中,我感触较深的是“带入式”感觉。当我对已经做过的事情感到懊恼时,再去体会现场时的感受,往往会遇到很多阻碍,注意力不集中,逃避不想面对,这在潜意识上就抵触。

这篇内容来自于吴伯凡老师的专栏及自己的理解,学了、理解了再应用到自己身上,就像是新的神经元寻找连接、加强宽带样,充满了新奇,也充满了阻碍。

你可能感兴趣的:(循环式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