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死了,谥号为“文”。子贡觉得他不配,问老师,孔文子凭什么谥号为“文”呢?

“文”作为谥号,根据谥法: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子贡觉得给孔圉这个鉴定太高了,因为他觉得孔圉人品不行,配不上这谥号。

孔子认为谥号为文是恰当的。因为孔圉很聪明,聪明的人常常不够勤奋。孔圉是既聪明,又勤奋,敏而好学。孔文子是卫国大夫,权势很大,地位很高。地位高的人往往傲慢,看不起别人,孔圉则能不耻下问。所以不管他是什么人,就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个突出优点,正对得上谥法中“学勤好问曰文”这一条。

️赋能王解读️

今天我们来继续解读论语公冶长篇的第15章。从这一章开始,我们要评价的不是孔子的学生了,而是当时的社会知名人士,社会名流。看看孔子对他们,子贡对他们,孔门弟子对他们都是如何评价的。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首先在这一句里面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成语叫“不耻下问”,再加上“敏而好学”,相信大家没有不知道的,出处就在这里。

另外一个,这里还有一个隐含的东西,就是谥号。死了以后给的称号叫谥号,这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有非常深的内涵,要给大家解释清楚。

首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谥号”,另外一个为什么称他为“文”?

谥号也就是古代中国的谥法,简单一句话就是一个人死后的定论。这是很慎重的一件事,只有中国历史文化才有的,连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我们要晓得,这一点便是中国文化春秋大义的精神所在,同时更应该使下一代记取独具深义的特点。

中国古代无论是做皇帝还是做官,最怕的就是死后的这一个字的称号。做好了万世敬仰,做不好就留下万载骂名。

举个例子,比如说周文王、周武王、汉文帝、汉武帝等等,这都是死后的称呼。

一听这字,文和武,包括魏武帝曹操,这一听就是属于比较好的,还有文帝曹丕。

但有的比如汉朝有个皇帝叫哀帝,你一听这个字,你就知道这个惨了。汉献帝,奉献啊,禅让啊,他真的想禅让吗?不是的,没办法,有这个字,你知道那是不行的。

刚才说的是皇帝,咱再说臣子,大家知道吗?

王阳明是中国的圣人,曾国藩是半个圣人,而曾国藩又被毛主席和蒋介石所推崇,现在很多人所推崇,那他们最后死后都有什么称号呢?

王阳明是文成公,曾国藩是文正公,一个文成一个文正。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几个人能得到这种称号,而事实上他俩做的贡献也真的是足以青史留名。中国一共两个半圣人,王阳明是一个,孔子是一个,曾国藩是半个。

所以说,对这一点上来讲,中国人不管做官也好,做人也好,要对子孙后代负责,就是你有这样的一个先祖,别人一提起来,就觉得很光荣,你要是弄一个坏的谥号,那最后子孙都抬不起头来。

说完了谥号的重要性,咱再讲文。

文,作为谥号,根据谥法,它是有讲究的。

这里边的第一是经纬天地,即是经天纬地,我们常说一个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道德博闻曰文。道德品质好啊;广博,知识广博,知道的多,看的多,属于有才学的人,有品德的人。

学勤好问曰文,喜欢学习。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

只有这些特点的人才可以成为文,否则的话你都不够格。

在这里,子贡就感觉给孔圉这个鉴定有点高,因为他觉得孔圉人品不行,配不上这个称号。

那再说说孔圉。

孔圉是卫国的大夫,历经卫灵公和卫出公两朝。

孔子和他是有一些交情的,对这个人应该说还算是比较认可。

关于孔圉,是有这么个故事。说孔圉是能臣,干臣,也是强悍之臣。

据《左传》记载,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冬天,卫国太叔疾逃到宋国。当初,太叔疾娶了宋国子朝的女儿,她的妹妹随嫁。后来,子朝因故逃出宋国。孔文子就让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儿,然后把自己的女儿孔姞嫁给了太叔疾。但太叔疾却派人把他前妻的妹妹引诱出来,安置在“犁”这个地方,还为给修了一所宫殿,就好像他的第二个妻子。孔文子为此事大为恼怒,准备派兵攻打太叔疾。孔子劝说孔文子打消念头。最后孔文子把女儿强行要了回来。

为了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孔圉又把他的另外一个女儿嫁给了太叔疾的弟弟太叔遗。时人对孔圉的行为很不以为然,自家的女儿在太叔疾兄弟间嫁来嫁去的很不是回事儿,难道自家的姑娘非得嫁给皇亲国戚不成?不知死后的孔圉还怎么会被卫国谥号为孔文子。

子贡觉得孔圉这个人这么彪悍,被尊称为孔文子不恰当。

孔子认为这个谥号是恰当的,说了八个字,叫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这一点要和大家好好的解释一下,什么叫敏。敏就是敏捷、机敏灵敏的意思,也就是说聪明,有智慧。

大家知道吗?当一个人比较聪明的时候,往往会自恃过高,稍微一看就懂,一听就会,往往就很傲,不谦虚,也不够勤奋,最后的结果,就是本来有个好苗子、好材料,到最后却没有成大器。只是比普通人强一点而已,所以说敏,有智慧,聪明又能好学的人不多,这是值得推推崇的。

另外一个就是不耻下问,现在我们很多人说这个人不耻下问,随随便便就说,那是错误的。

所谓的不耻下问,首先看那个字是下,向下,什么叫向下?就是长辈、领导、地位高的人,身份高的人,长辈就是身份高的,道德高的人是他的身份地位,比如说为官,人家是大官,咱是普通老百姓,来向我们讨教,这个事应该怎么办?那个事怎么弄?这叫不耻下问。

而不是我们普通人询问人家叫不耻下问,你是普通人跟平常人交往也是不耻下问吗?绝对不是的。

什么叫不耻呢?就是不以为耻,不以向下问为耻。

往往位高权重之人,他就自视很高,而且好面子,就觉得在这个位置上我天然就该懂,我天然就该会,你要让我去向别人问,我会脸上挂不下来,没有面子,这就是虚荣心在作祟。

大家想一想,我们有没有这种情况。明明不会,还不好意思问,因为觉得问了丢份儿了。

实际上我们完全不必有这个负担,就平常我们来讲,普通人来讲,也就比别人可能高那么一点点,远远称不上羞耻。如果说他这方面比较在行,他做的比较好,完全可以在不懂的情况下,也已经想办法了没能解决,就可以去请教他,这是好事儿,这样的话可以更加深你们的友谊,也让对方感觉自己有价值。

孔子曾经讲过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就说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

孔子就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帅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就是说卫灵公,这个人虽然无道,但是他底下有三个能臣,一个是孔圉,一个是祝鮀,一个是王孙贾,由他仨来做辅助,他们也都是安邦定国之臣,所以说他就不至于灭亡。

老板不行,但是我员工行,我的得力干将行,也不至于怎么样。

如果老板也不行,员工也不行,高层也不行,那就完了。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也是如此,很多朝代皇帝很昏庸,但底下有几个忠臣,有几个能臣,它也能够保持下去,所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知道吗?曾国藩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成就,其实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幕府,养了许多人才,在这里面,幕府中的人单个可能不如他,但是架不住人多,每个人在某一方面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他做正确的判断来进行选择,择其善者而用之。结果他就取得了丰功伟业。

诸葛亮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成就,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因素,想想他出山之时有司马徽,也就是水镜先生,有崔州平啊,有徐庶等等,也才有了他今天来当时的成就。

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让大家更加知道什么叫不耻下问。

大家应该都知道,东汉末年也是三国时代,有一个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他是字元化,沛国谯县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人,是三国著名的医学家,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以精通内科、妇科、儿科、外科、针灸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华佗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非常谦虚好学。有一次,华佗给一个年轻人看病,经过望闻问切之后,认为患者得了头风病,但是一时又拿不出治疗此病的方法,即使束手无策,病人也很失望。

后来这个年轻人就找到了一个老医生,这个老医生很快就治好了,让华佗非常的惊讶,很惭愧,便打听到老中医的住处,又怕自己的名气大,老人中医不敢收,就改名换姓,诚恳地去向他拜师学艺,这个老医师被他感动了,收他为徒,两人在一起很长时间。

从此,华佗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虚心好学,终于获得了治疗头风病的这种绝技。当华佗学成归来时,这位老中医才明白,眼前这个徒弟就是华佗,他一把拉住华佗的手说:华佗啊,你已经是名扬四方四海的人了,为什么还要到我这里来受苦呀。

华佗把来意告诉了老中医,并说山外有山,学无止境,人各有所长,我不懂的地方就应该向您来学习。

这就是不耻下问,不能因为你地位高、名气大,你就认为你全懂了,全会了,有的是比你强的,对于我们不擅长的,哪怕一技之长,你学到手也是对我们的一个补充。

很多牛人之所以牛就是因为他善于学习。还是那句话,像我们现在有好多牛人,你以为他不学习吗?他天天在学习,他不断向比自己高的人,名声大的人学习,而且也向总体不如自己的,但是他某一点比我们强,我们要向他学习。

真正厉害的人,他不以“身份地位”来决定要不要请教,而以“我知不知道?对方知不知道?”作为评判标准,不以下问为耻,这就可以称之为文。

总结一下,子贡询问孔子“孔文子”这个谥号叫文,恰不恰当,孔子给出了解释,一个人能够做到敏而好学,聪明而不自满,谦虚学习。

能够位高权重也不在乎这个,能够向下学习。这两个品德,足以称对得起这个称号,号称是为文。

明日预告: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