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5

                                                                    我的海外生活-也门

 一、  初到也门

1989年3月5日,应一位老处长邀请,我登上了前往也门的飞机。飞机在阿联酋的沙加机场进行短暂停留后,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抵达了也门的萨那机场。机场规模不大,取出行李后便推车往外走,在临近出口处被海关人员拦住,说是要检查行李。当我把托运行李和手提行李都被放在了台子上后,一个瘦小的矮个子中年男人走过来,开始检查我的行李,而且问动问西。我用阿拉伯语回答了他的提问,他有些惊讶:“你会说阿语?哪里学的?到也门来做什么?”我一一回答了他的问题。当我提到公司的名字时,他喜出望外。“啊!原来你是xx公司的员工,我弟弟就在萨那你们的项目上工作。”说着伸出手来说,“欢迎你来也门。”随后他马上拉上了我行李箱的拉锁说:“你可以走了。”我心想:看来公司的名声还挺大,老百姓对公司的印象也不错。在回公司的路上得知,海关人员对中国人一直有特殊的“关照”,中国人过关时普遍都被翻个底朝天,并会利用各种借口向当事人索要小费。也门腐败严重,到哪里办事都有人伸手,而且无论男女老少,只要碰到你有求于他(她),都得要雁过拔毛。看来,我此次出关的经历算是个破例。

在前往公司的路上,我发现沿途路边大都是一幢幢石头房子,最高只有5、6层,没有高层或超高层的建筑。男人身穿白色大袍,腰间系着号称也门文化遗产的腰刀,形状是“J”型,还有人背着枪,头上用红白花相间的围巾包着头;女人则穿黑袍,而且大多蒙着面;路上的车千奇百怪,大多是二手的日产汽车,偶尔也可以看到新的各类吉普车以及德国的奔驰和宝马,路上载客的小巴士到处可见,而且随手停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路上车辆的顺利通行;也门的路况应该说还不算太差,只是不够宽,再加上有随时停车的小巴士占路,在人员密集处也会形成短暂的拥堵。走到环城路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路中有条近5米宽、2米多深的石碶明沟横亘在路中,而且贯穿了整个环城路。我询问了来接我的同事才得知,路中的明沟叫“库尔舒米沟”,是以设计者的名字命名的(设计者是该国现任工程部部长库尔舒米),据说设计理念是基于也门虽然常年降水少,但是雨季瞬间降雨量很大,而且泥沙和杂物多,暗沟容易堵塞,所以才有这个独具匠心的设计。在我几年的常驻时间里,虽然时常感觉到它置于路中的尴尬,但在暴雨时也看到了它的合理性。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一个奇怪而且另类的地方,同事说:“我们到了。”“这是我们的办事处?”我有些惊讶。院墙用废旧的沥青桶灌满沙子后堆积而成,院子里虽然铺了沥青路面很平整,但一排排的房子,居然是用瓦楞铁内衬三合板建成的,虽然有门,但密封性极差,隔音就更不用说了,赶上邻居有个睡觉打鼾的,一排人都跟着受罪,根本无法入睡。我被带到了一个房间:“这就是你的房间。”我抬眼望去,铁皮围了个大约10平方米的空间,里面有张自制的桌子和自制的床,还有一个简易塑料衣柜……这就是我将要长年生活的地方?说实话当时我心里有些哇凉哇凉的。回想起我第一次常驻在伊拉克住的小楼,简直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同事带我进入马路对面的小二层楼,这个楼还是挺漂亮的,装修也算讲究。见了各部门的同事后,我来到总经理的办公室。因为总经理是我在国内的老上级,又是他邀请我来的也门,见面后感觉很亲切。他介绍了公司在也门的经营情况,并说明了我的工作安排和要求,随后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将一位姓麻的财务部经理叫来,彼此寒暄后进入了主题。原来,我的工作是协助财务部的对外联络,主要是催收工程款和对外审计以及日常涉及的阿语笔口译方面的工作。我还有个当地雇员助手,名叫亚海雅。很快,我见到了他。他是个标准的也门人,约40岁左右,说话声音不大,但很清晰。他说:“我已经在公司工作五年多了,对外面的情况,特别是政府部门很熟悉。以后我们一起携手工作,没什么办不了的事。”此后,我们便开始了6年多的交往。

二、  我所了解的也门

记得上中学学习地理时,知道有个守在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南部出口的国家叫做也门。当时只记得这个国家贫穷、多山,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他好像就不记得什么了。

参加工作后,也门一词在我和同事的对话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因为周围的老同志几乎都曾去过也门工作,当时我们公司驻也门办事处是公司最早的海外办事处之一,而且是一个大办事处,正是因为有它持续不断提供的“口粮”支撑了公司开拓了其他非洲和亚洲国家的业务。

不过大家讲得最多的是在也门崇山峻岭之间修了一条超牛的公路,那就是荷台达到萨那的公路。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也门就向中国敞开了友谊大门。当时也门没有一条公路,中也建交后,中国驻埃及和也门公使陈家康,骑着毛驴从港口城市荷台达到萨那递交了国书。  

1957年12月,也门王国副首相巴德尔王太子来华访问,请求中国政府帮他们修公路。毛泽东同志当即决定,帮助也门修筑这条从荷台达到萨那的公路。

我们的前辈于1959年2月至1962年1月期间,利用中国向也门提供的7000万瑞士法郎的无息贷款,修建了这条公路。这条路全长231.46公里,沿途地形复杂、高山险峻,急险弯多达900多处,在海拔30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穿行,是也门的第一条公路。1962年北也门的自由军官发动政变,就是通过此路杀到萨那推翻了圣裔穆塔瓦基利亚王朝的统治。这条公路帮助也门共和革命取得成功、经济社会得到发展,因此也门人民把它称为革命之路、友谊之路。

就在1962年1月的工程验收过程中,张其弦工程师不幸因车祸牺牲。为了纪念这位为也门的公路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工程师,也门政府专门辟出一块距离萨那市大约10公里的墓地,并为张工立了墓碑。人们将此墓地称作“张工墓”,此后数十年,陆续有几十名在也门殉职的中国人在此安葬,后来中国驻也门大使利用大使基金在墓地修建了一个中式亭子,也成了也门人非常喜欢的纳凉场所。

三、  独特的也门

(一)  阿拉伯半岛的绿洲

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北部与沙特阿拉伯王国接壤,东部与阿曼苏丹国相邻,西临红海,南濒阿拉伯海和亚丁湾,扼曼德海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总面积55.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200公里。也门是阿拉伯世界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如萨那古城、波尔图盖斯城、扎布德城等。这些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艺术细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海湾国家未发现石油之前,也门被称为阿拉伯半岛的绿洲。相较于当时靠打鱼为生的海湾国家,也门有山、有水、有植被,大面积的土地也适合耕作。很多也门人都对那段日子引以为傲。当时,邻国沙特大批人员来到也门打工,也门政府也为他们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然而,1938年沙特发现石油,一夜暴富。从此,沙特国家和老百姓都变得富裕起来,也开始瞧不起这个穷邻居-也门。许多曾在沙特工作的也门人时常被驱逐出境,沙特政府也一直对两国边境实施严格管控,限制也门人前往沙特,从而使得原来在沙特困难时期帮助过沙特人的也门人都抱怨他们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我在也门工作的六年间,真的记不得有多少也门朋友在我面前讲起这段故事,而且每个人说起来都义愤填膺。世间自古穷人和富人之间大都不和,谁对谁错也各有说辞,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也门和沙特之间80多年的穷富转换,也见证了黑色黄金-石油把海湾国家推向富豪的发家史。

(二)  不可忽视的部落

也门是一个农业国,也是阿拉伯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农村地区出现过大大小小的数千个部落。其中较大的部落有170个左右。哈希德、哈卡、姆德哈基及巴基尔四个部落,被称为“四大部落”,哈希德部落最强、知名度也最高。哈希德部落分布于萨那、哈贾、萨达三省,人口逾百万,首府设在哈米尔。该部落由50多个中小部落组成。

部落成员信奉伊斯兰教,组织严密,形成一个经济、军事、政治、宗教四位一体的集权体制,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战时可动员十万人以上。此外,该部落还积极参与政府重大事件,原也门的议长阿卜杜拉·本·侯赛因·艾哈迈尔曾是该部落的大酋长。

哈希德部落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组织完整而严密,各级酋长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掌握着政治、军事、司法和经济等大权。酋长通过部落大选或改选产生,一般实行世袭制。

也门部落采用父系制,男子在家庭和部落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却没有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女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发言权,也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女孩子出生后,也要将父亲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出嫁前,要绝对保持处女贞操,出嫁后还要负担繁重的家务和田间劳作。

在20世纪90年代初,也门政府与掌管着东部地区的马里布部落关系紧张。该部落曾多次绑架人质与政府讨价还价,由于该部落拥有坦克等重型武器,政府军与其交战心有余悸,只能通过谈判来解决棘手的问题。当年,该部落还绑架了一名中国人质,后经使馆和政府部门通力合作,才使人质得以释放。

(三)  纯朴的民风

我们接触到的也门人大多都很热情和朴实。碰到外国人遇到问题,他们通常会主动询问并想办法帮助解决。例如,他们会陪你一起找路并指引你到达目的地,即使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也不会抱怨。

我们主要接触到当地的雇员和一些官员。这些官员中,有些受过高等教育,例如在中国、苏联或欧美留学。他们举止文雅、谈吐不凡,收入水平也不错。能够出国留学的也门人,一般家境较好或者家长是当官的,生活相对富足。他们对中国人也很认可,与他们打交道通常比较舒适和愉快。

一般的雇员,例如司机和门卫,靠工资养家。在中国公司工作算是高收入,他们通常能吃苦耐劳,而且非常珍惜现有的工作。也门的官员通常都曾留过洋,按照官位等级排位,欧美留学生排名最高,其次是苏联留学生,再次是中国留学生。因此,从欧美和苏联留学回国的人普遍地位较高,而从中国留学回来的人则更多地担任中层领导或以下职位。与这些人打交道时,有欧美留学背景的官员最为困难,因为他们骨子里对中国人有些看不起;而苏联留学回来的人或许有在社会主义工作和生活经验,与中国人打交道则相对平等。中国留学回来的官员一般与中国人都相处的不错,因此办事时也比较顺畅。

一次我开车去亚丁,路上一个轮胎扎了停在路边,打开备胎才发现备胎也没气,没办法只好在路边等过往车辆搭救。因为离下一个较大的城市还有近百公里,而且是山路,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有同型号的车路过使用他的备胎一同到下一站修理厂,结果先后有十几辆不同型号的过路车停下来主动施救未果。过了40多分钟终于等到了停下来的同型号车,说明情况后对方马上应许,并开始动手帮我换胎。随后我们一同到了下一个较大的城市,找到修理厂换下轮胎后与对方告别,分手时除了表示谢意外,我还掏出了些当地币以示谢意,但对方断然拒绝了,并表示:“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应该的,应该的。”

当然也门也有刁民。老百姓有句谚语:“一个扎马尔人等于两个萨那人”。这表明,在也门人心中,扎马尔人是相当精明和刁钻的。在扎马尔城的给排水项目实施期间,我们饱受当地刁民、警察和官员的刁难和欺诈。老百姓时不时找个理由逼迫我们停工,而且还会将项目负责人告上法庭。持枪警察呢,隔三差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来项目抓人。在扎马尔项目的经理和翻译不知道被关进拘留所多少次,每次都和当地的嫌疑人关在一起,那滋味、那味道都甭提了。我们的项目最终亏了不少钱,除了报价原因以外,当地恶劣的施工环境,特别是当地刁民盘踞,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四) 也门人的最爱-卡特

卡特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并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吉布提和莫桑比克等国广泛种植,传入也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卡特树是一种与中国的茶树非常相似的灌木或乔木植物,终年长绿、耐旱,多生长在丘陵和高原地区。为便于采摘,一般将卡特树修剪至一米左右的高度。

卡特种植者每天将卡特树的嫩枝条剪下,打捆或分包零售。售价取决于产地和嫩叶的数量,其中最贵的卡特是产于著名产区、无枝干且全部为嫩叶的卡特。然而,由于卡特富含类麻黄碱物质,已被很多国家定为违禁的麻醉品,如埃及和沙特等国。

嚼卡特的方法是将枝子上的卡特嫩叶一片片取下,放入嘴内,咀嚼后将碎叶滞留在腮帮子一侧。嚼卡特者要不停地喝矿泉水,并通过已经聚集在腮部的碎卡特沤汁水后咽下,以使功效达到极致。

也门家庭用于购买卡特的费用占家庭平均总收入的50%或更多。也门人通常从下午2点开始嚼卡特,直到晚饭时间9点左右才结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门人嚼卡特也是按照这一原则,不同层级的朋友相约到一个人家中,自带卡特和矿泉水,大家嚼着卡特,谈天说地,据说政府的许多重大决定,也是在这种卡特聚会上酝酿或做出的。一般部长有部长的卡特圈,司长有司长的卡特圈,一般职员有职员的卡特圈。无论你进入哪个圈子,只要与大家一起嚼过卡特,那肯定就成为铁哥们了。

也门人的重大活动,例如婚丧嫁娶、各类聚会,嚼卡特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而且妇女也会单独聚集嚼卡特,可以说全民齐上阵。

然而,卡特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问题。嚼食卡特者极易上瘾,上瘾后难以戒除。长期嚼食卡特者情绪容易激动,尤其是到了下午和晚上,性情暴躁;另外,嚼食者食欲减退,并易患肠胃道疾病和心血管病,瘾重的人还会表现出过敏、轻度躁狂和抑郁等精神病症状。

由于也门人每天离不开卡特,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消耗量很大,而且形成了一个产业,截止到2000年,卡特种植面积达10.3万公顷,产量达11万吨,年产值大约642亿里亚尔,占全国GDP的4.2%。当然,卡特产业也提供了就业机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卡特税收达到50亿里亚尔。


(五) 纯正的味道-咖啡

也门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咖啡作为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的国家,是名副其实的咖啡古国。摩卡咖啡就得名于也门的摩卡港(Mokha),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咖啡之一。

摩卡咖啡豆颗粒小且圆,与豌豆相仿,酸度高,有辛辣味道和坚果味,还有明显的巧克力味道。有人评价说也门摩卡很像蓝莓的味道,也有人说这是红海特有的“狂野味道”。

也门咖啡种植在陡峭的梯田上,田间树木为其提供了所需的阴凉,自然肥料和稻草编织袋包装的沿用为其提供了绿色生长和储存环境,使得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也是追求高品质咖啡爱好者的最爱。

纵使也门往昔的辉煌不复存在,这一杯小小摩卡咖啡,依旧可以在岁月里安然的留香。

(六)男人的象征-腰刀

很久以前,也门人就掌握了如何用手工制作一些现代文物的方法,也门手工业的重要代表-也门腰刀的制作技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是也门古代文化的象征。   

也门人过去常常佩带腰刀用以自卫,而今腰刀不再用作武器,而成为也门男子象征和标配。也门腰刀的英文名称“Jambiyya”据说是从英文字根“Jamb”(“近旁”的意思)衍变而来,由于也门男子无论到哪儿,都会有腰刀如影随形,所以渐渐地英文里也就有了“Jambiyya”这个单词。

关于腰刀的来源有两种传说,一是第一把也门腰刀是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的,此推论可从也门哈达拉毛地区发现的古尸棺木中有明显存在的腰刀遗迹得以证实。二是腰刀源于公元前7世纪,这是基于马阿德卡里卜雕像上腰刀形状的研究。世界上第一把腰刀和剑的形状非常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腰刀逐渐演化为现代的模样。

腰刀由刀头和刀柄组成,刀柄是腰刀最值钱的部分,腰刀的价值也决定于制作刀柄的材料,多使用犀牛角、长颈鹿骨、骆驼蹄、牛角等材料加工而成,其中犀牛角最为昂贵,较双角的非洲犀牛角而言,亚洲的单角犀牛角卖价最高。

通常腰刀的刀柄两侧会装饰有金片或银片,不同的刀柄种类也会决定腰刀的命名,例如最昂贵的赛伊法尼腰刀,由犀牛骨制成,也被称为“可心儿”。其次是阿萨迪腰刀,以一位古代也门国王的名字命名。

犀牛角大都从肯尼亚、印度和非洲之角国家进口,而其他动物角则多产自本地,因此也相对便宜一些。一般来说,越古老的腰刀价值越高,刀柄装饰角的颜色也可能从深色逐渐变亮,直至几乎透明,这类腰刀可能有400年到1500年的历史,价值不菲。同时,市场上也有一些相对便宜的腰刀,大约在1000也门里亚尔左右(约6美元),但现在好的腰刀价格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犀牛被禁猎以后。

也门腰刀的刀片的做工也非常精细,刀刃非常锋利,两边都开有中空的血槽,以方便腰刀捅入体内时空气的进入。刀片也有很多种类,如哈达拉米、阿达尼、马卜拉德等等,刀片的品牌也决定腰刀的优劣及价值,最好的刀片是哈达拉米刀片,产自哈达拉毛地区。

为了保护腰刀并且增添其美观度,也门人开始制作一种名为“阿西卜”的刀鞘,它是用最上等的木材制成的。阿西卜刀鞘分为两种,一种叫哈氏迪刀鞘,另一种叫巴珂里刀鞘。这些刀鞘类似于剑鞘,通常被高层人士佩戴,尤其常见于也门拉哈吉和阿比扬地区。

腰带和腰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大都做工精细,装饰华丽,制作时一般先是在一片底布上绘好画样,接着就是进行精心的刺绣,纯金线也常用于腰带装饰,腰带的价值自然得由制作腰带的工艺和雕刻技术所决定,腰带也分很多种,最好的腰带叫做木法德哈利。

腰刀是也门古代文化的象征,同时作为一种特产,和著名的也门咖啡一样,现在也常常被也门人用作礼品馈赠好友。此外,也门成年男人每逢婚宴或其他一些重要的喜庆场合,就会挥起腰刀,有的甚至还挎着枪支,聚众行歌,应节而舞,也是也门独有的一道风景。

(七)也门人的结亲与婚礼

也门是一个典型的阿拉伯社会和伊斯兰国家。与其他大多数伊斯兰国家一样,也门人将婚礼视为欢乐的庆典和重要的社交活动,婚俗至今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阿拉伯传统和独特的习惯。

在也门传统的家族中,婚姻决策基本上由父母做主,自由恋爱非常罕见。父母是一家之主,尤其是父亲拥有绝对的权威。而且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男女不得私自接触,因此除了家庭和亲戚关系之外,年轻人很少有机会与异性接触,与姑娘们更是难得一见。因此,选择未婚妻这样的事情就只能依赖父母和亲友了。

在也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小伙子到了十七八岁,父母就开始为儿子张罗婚事了。首先,母亲会在亲友和邻居的子女中留意(如果是表兄妹,亲上加亲也是允许的)。在也门,妇女们也有自己的社交活动,她们在聊天、嚼卡特、做饭、做礼拜、编织毛毯等集体活动中相互交流,增进了解,母亲们大多通过这种方式来物色未来的儿媳妇。如果相中了某位姑娘,母亲会与父亲商量,而父亲对女孩家的男性成员一般则比较熟悉。如果不太熟悉,就会请朋友帮忙搭桥。也有到姑娘家附近作实地考察,看看房子的外表就大致知道这家过得怎么样了。只有双方父母都同意,才会询问儿子的意见。对于这位姑娘,如果双方是亲戚,小伙子还会有一些了解,否则他将一无所知。

也门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去女方家里提亲,然后女方会进行一番考察。如果女方没有反对,双方就会定下一个相亲的日期。到了那一天,小伙子和他的父亲一起带着礼物来到女方家中,目的是让女方家庭和女孩本人近距离观察和了解男方。如果幸运的话,女孩也许有机会向客人献茶或椰枣,当然必须得戴上厚厚的面纱。这次相亲结束后,女方父亲一般不会立即答应这桩婚事,而是拖一段时间考虑和商量,并征求女儿的意见。如果双方都没有意见,接下来便是正式的求婚。

求婚的日子通常选在星期四或星期五。这一天,小伙子和他的父亲会带着礼物再次来到女方家中,由父亲递上求婚戒指和送给未婚妻和她母亲的衣服。双方商定婚礼的具体日期和聘礼的数量。聘礼大部分由男方的父亲承担,主要用于给未来的新娘购买珠宝和衣服。按照也门风俗,结婚后这些珠宝和衣服就成为新娘的私有财产,即使婚后多年丈夫也不得碰这些东西。如果男方暂时无法凑齐这笔钱,可以稍后支付,但必须在结婚之前。经过这一次,双方的婚事基本定下来了。任何一方提出反悔都被认为是很丢脸的事情。

在也门,婚礼仪式分为定婚和结婚两个部分。结婚典礼通常会持续三天,从星期三到星期五。星期三的下午是双方正式签署婚约的时间,星期四双方开始做准备,招待亲戚,星期五则是当地人的休息日,新郎新娘正式成婚。定婚仪式在女方家中进行,由一位宗教领袖主持。仪式上,新娘与其父亲坐在一起,新郎则恳请未来的岳父:“以真主安拉的名义,您愿意将您的女儿嫁给我吗?”岳父回答:“以真主安拉的名义,我愿意将我的女儿嫁你为妻。”随后,阿匐问新娘的父亲:“女儿是否同意这桩婚事?”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接着,新郎与岳丈都伸出右手,紧紧握住对方的手,阿匐则会手捧一条白布放在他们的手上,开始念诵《可兰经》第一章,为新人祈福。

也门人的婚礼与中国农村的婚礼礼仪有些相似。男方和女方都会摆盛宴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传统的做法是在自家的院子或居住地附近的宽阔地带搭帐篷,婚宴也是在帐篷里进行。帐篷地面铺着席子和地毯,食物则放在大的草席子上,大家席地而坐,用手抓着食物吃,这也是也门人平时的习惯。席间一般有典型的清炖羊肉、炸鱼,超级甜的蜜饯,还有阿拉伯油炸面食、阿拉伯大饼等。

参加宴会的宾客也都要备上一份礼品送给新娘或新郎,大部分人送有用的实物,也有送钱的,但装钱的包没有中国那么讲究,拿什么包装都可以。

宴会是流水席,吃了一波又一波。一般要摆三天,不过在城市里已经有了新的风尚,在饭店或餐厅中摆宴席,一天就结束了。

下午一般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嚼卡特,晚上随着阿拉伯音乐大家一起跳腰刀舞,大家围在一起相互斗舞,跳到高潮处大家齐声叫好,也会齐声唱着阿拉伯传统歌曲,音乐声、歌声、吼叫声交相呼应,好不热闹。


(八)行走在大山里的出租车

也门的出租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9座面包车,往来于城市中的大街小巷,便于公众出行,乘客只需招手就能随时停车上车。然而,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第二种是用于远途交通的小车和大型面包车,其中小车主要是法国标志(Peujeot)加长款,据说动力十足,非常适合在山路上行驶。大型面包车主要以日产二手车为主。无论是大车还是小车,司机们的驾驶技巧都是超一流的。在双向二车道的山路上行驶,即使在连续急转弯路段上,车速也是飞快,但他们非常遵守交通规则,从不占道,让人不得不佩服。


待续,敬请持续关注!


二零二零年,北卡罗来纳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