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访谈和需求挖掘

问对问题才能找准需求

1. 从已掌握的入口,粗略确定此次研究的范畴、任务和假设。

  • 范畴:哪几类用户?哪些场景?哪些行为?
  • 任务:洞察要达到什么效果?细分市场?找原因?验证?
  • 假设:可能会有什么结论
    三者相互补充,逐渐梳理清晰。如:假设女性用户是一个细分市场,范畴就要将用户细分男性和女性。

2. 目的性需求的问题该进

  • 舍弃问题中的解决方案 eg:如何设计积分体系,才能降低流失率?-->如何降低流失率?
  • “怎么办”改成“为什么” eg:为什么会流失?
  • 询问问题1的目的 eg:为什么要降低流失率?

3. 探索性需求问题模板(发掘新需求,建立竞争优势)

  • 核心产品是什么
  • 核心产品上问一个为什么。eg:用户为什么要理发?
    -不要回答客观现象,而是回答用户的感受。eg为啥要买面包? 面包很香--> 能够便捷地满足口腹之欲
    -不要讲产品,而是变成的价值和作用。eg:用户想要加湿器❌ 想要保持空气湿润✅
    -价值要提现在对自己的好处上 eg:想让皮肤更有弹性✅
  • 2问基础上问个还有什么
  • 2问基础上问个意味着什么

4.常见的问题提纲所包含的内容

  • 基本情况
  • 行为描述
  • 场景机影响因素描述
  • 心理及情绪
  • 偏好及思维模式
  • 生活模式和价值观

5. 案头研究

  • 可按照如下方式搜索:搜索引擎关键词、行业报告、社交媒体(微博、搜狗公众号)、聚合平台(点评/携程/58同城等的用户评论)、专业论坛、业内指数(友盟、百度指数、微博指数、Alexa网站排名)、知乎上搜一下靠谱的回答者,并且私信他们。
  • 甄别信息
    事实和态度分开
    可以搜索负面信息
    不同来源的信息交叉验证
  • 案头研究主要围绕4个方面信息归纳
  1. 用户
    细分标准和细分唯独,维度被使用的原因?是否有遗漏的维度
  2. 行业
    行业的范畴?是否有扩大?整体市场有多大?未来的增速?——第三方发布的报告和投资机构的材料。
    结合目标用户的需求划分不同的场景(二叉树的形式细分)-> 枚举与需求相关的行业或组织 -> 填入-> 检查产品是否完整服务于各分之?是否有其他竞争对手进入这个分支?-> 估算每个分支市场潜力和成长机会
  3. 套路——用户需求是如何被产品满足的?
    用户使用服务的各环节,产品前后链的环节、利益分配、主流参与者。
    -以用户为中心
    AIDMA(传统传播模型: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
    AARRR(互联网运营模型:获取、活跃、留存、付费、分享)
    -产品内的商业模式
    可以用“商业模式画布”进行分析
    -每一环节的价值和利益分配形式
    -产品之间在哪些环节存在相互竞争关系
    4.核心需求的发展趋势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哪些外部因素会导致变化?
    可以搜集的信息:投资机构、消费者研究机构对该领域趋势的预测;社会整体的趋势报告;领域内一些细分环节超常规的增长及衰退。
    分析:发展趋势的成因;哪些趋势会导致需求的改变?拐点是否会到来?
  • 大规模信息分析
    爬虫

6. 寻找什么用户

  • 当不清楚寻找什么用户时
    研究少量用户, 在研究过程中找到影响目标用户的关键指标和变量。
    然后将这一阶段访谈的用户放到细分体系中去,后续重点选择细分体系中尚未研究的细分用户群。
  • 当很清楚寻找什么用户时
    在试探过程中,1名用户与设想的用户类型一致,另2名有所差异。
  • 对于没想法的用户
    回答“没问题” “没要求” 。这时尽量采用行为描述的方式,“描述下你最近陪小孩做游戏的过程,越详细越好” 在描述中询问细节和行为的原因。
  • 对于不善表达的用户
    让用户放松,给足够的时间;诱导性的引导,如卡片分类活动;再组织和复述让用户确认。

7. 访谈的几个阶段

  • 开场
    自我介绍、项目介绍、建立融洽关系
  • 探索
    经历(前因后果,描述细节,将故事)
    难题(什么难题,如何解决,还有什么没解决)
    情感(满意和不满意的细节)
  • 思考
    认知(对产品的看法,不同产品的定位的理解)
    原因
    畅想(想象问题解决后的状态)

8. 访谈问题的设计技巧

  • 问题的6个层次
    事实、行为、倾向、原因、主观(对其他事情的主观看法和意见,eg 你觉得大家不喜欢考试的原因)、建议
  • 如何问得更深入?
    描述性问题
    结构性问题(能介绍下你的工作职责主要分几大块,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比性问题(能说明下你周末和工作日生活的差异么)
  • 5种尽量不要使用的问题
  1. 让用户评价对产品的感觉
    比较好的问法“你觉得这个产品有何不足之处么”
  2. 让用户说明没有做的原因
    比较好的问法“你在购买B的死后是否听说过A”“当时你考虑过把B当作A的备选么”
  3. 让用户预测未来行动的可能性
    例如:未来1-2年你会考虑购买这个产品么 ❌
  4. 问用户愿意付多少钱
    比较好的问法“如果让你排个序,你觉得这个产品会比什么贵,比什么便宜”
  5. 问用户解决方案。
  • 禁忌问题的使用
    -“你未来会在什么场景给孩子买这个玩具”—— 成绩好的时候——家长把玩具和学习对立起来。
    该问题为了了解家长对玩具的认识和定位。
    -封闭问题起引导的作用,跟上开放性问题
    -问完抽象问题,让用户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含糊的问题,用户会说出自己理解的问题答案。
  • 让用户不断说下去
    不说话
    然后呢
    还有么
    为什么
    比如说
  • 让用户思路不受限制
    类比:把手机看成是一个什么产品?比作好朋友时,你是如何选择好朋友的?
    魔法问题:假设你现在拥有魔法,可以做任何事情,解决任何问题,你会考虑解决什么问题呢?并追问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
  • 当用户无法用语言表达
    道具的刺激,如,图片整理、卡片分类
  • 需要警惕的
    -不要相信代替别人的回答 eg 我妈妈应该会喜欢这种产品
    -不要相信不掏钱的回答 可以让其付定金
    -不要相信“我会改变” 可能没有考虑这些改变中需要付出的代价
    -“通常”“基本上” ——总结模式,“请描述下最近发生的具体案例
    -”根据我的观察,好多人” 如果用户的观察和你的需求不符,可以让他描述自己的经历
    -“我告诉你,这个我太懂了” 专家模式。用户此时会提一些解决方案。应对:“你的想法不错,我会记下来,我还想问一下,如果你的想法真的实现了,对您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 访谈者的访谈中的角色和思维运转
    -消化提纲,让用户感觉你不是在读提纲,而是听了他的问题,自然产生的新问题
    -访谈的过度“刚才谈了看电影的情况,另一种情况就是看电视了,你觉得两者的时间大概是个什么比例”
    -保持“用户是专家,我是新手”的心态,避免专业术语,压制想解释的冲动,好奇心
    -读懂语气和肢体语言
    -抓住矛盾和预期不符的地方
    -捕捉与假设有关的证据,支持or推翻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户访谈和需求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