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镇》:我们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

在五一回家的火车上看完了《熊镇》,它的作者是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讲述了一个关于熟人间“性侵”的故事。“我们守护什么,我们就成为什么”,这句话带领我打开了这本书。


熊镇偏远、落寞、凋敝,冬天很长,雪很多,镇上的人们沉默、忍耐。全镇的人似乎有着共同的爱好——冰球,一种雄性荷尔蒙爆棚的野蛮运动。

故事以这段文字开头:三月底的一个深夜,一个女孩手持双管猎枪径直冲进森林,用枪口抵住一个人的额头,扣下扳机。

小说主人公玛雃15岁,是一个喜欢弹吉他的女孩。爸爸彼得是冰球体育总监。妈妈蜜拉是律师,她爱彼得,而彼得只有冰球,所以他们一家从大城市来到小镇。

玛雅和17岁的冰球天才凯文互相有些好感。凯文家境优渥,父亲是熊镇冰球队最大的赞助商,有钱有势。


在一次冰球少年和女孩们的聚会上,意外发生了。在凯文家的别墅里,凯文强暴了玛雅。年仅十五岁的女孩的衬衫被撕破,一枚纽扣掉在了地上。

“那天晚上,从那名小女孩身上剥夺的众多事物之一,就是一个她从来不需要感到害怕的地方。每个人内心都有着这么一个地方,直到被剥夺。此后,你再也无力夺回它。从现在开始,玛雅在任何地方都会感到恐惧。”

玛雅受到伤害后,由于年幼和悲愤,回去谁也没告诉,还把被撕烂的衣服烧了,直到好朋友安娜来了发现之后,她才在律师妈妈的陪同下走进警局。凯文在去参加决赛的汽车上被带走,然后也进了警局。

熊镇因此打破平静,玛雅一家不断受到骚扰,女孩被骂婊子,屋子窗户被打破,女孩爸爸被怀疑故意影响冰球决赛、故意制造政治事件。凯文被同情,受支持,受保护,转出熊镇冰球队,带走一批最好的球员。

最终凯文因证据不足释放。虽然玛雅的妈妈还是个律师,也无力回天。“ 她做了所有别人告诉她不该做的事情:她不应该等上整整一个星期才报警;她不应该扔掉自己当时穿过的衣服;不应该淋浴;当初不应该喝酒,将自己置于这种情况。”

“当时她十五岁,使用互联网,已经知道:如果你是女生,世界可是很残酷的。”


她对爸爸说:爸,我也很害怕。怕所有的东西。怕黑……还有所有的东西。爸爸问:我能做些什么吗?她说:爱我。爸爸说:我永远爱你,小南瓜。


“你得在自己心里找到更深沉的黑暗才能不再害怕外在的黑暗。这座小镇永远不会为她主持公道,所以解决方案只有一个:不是凯文死,就是玛雅死。”


一个早晨,玛雅拿着好朋友安娜家的猎枪,对着在做晨练的凯文的脑袋,开了一枪。


她曾经说:“安娜,你要快乐哦。十年后,我会非常快乐。你也要快乐哦。”

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成功了!她成了演唱会门票供不应求的女歌手,和自己的丈夫开始了幸福的生活。而凯文,只能终日活在恐惧当中。这个结局,比现实中那些血腥的结局好得多。

想起看过的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电影《素媛》、《熔炉》,都是反映性侵的极端恶劣的事件。侵害者逍遥法外,受害者生不如死。因为“对施暴者来说,强暴只不过持续了几分钟;对受害者来说,伤害从未停止。”


总会有人给灌鸡汤:“你要感谢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变得更坚强。”事实上,被伤害,并不会使一个人坚强,相反地更可能彻底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面对那些毁掉我们一生的人,我们或许没能力拿枪亲自毙了它,让它碎尸万段,也没能力亲自把它送进监狱,把牢底坐穿,但,至少,可以在心底祈祷对方早点被车撞死,被雷劈死,但绝不可能感谢。如果你感谢作恶的人,就是在伤害自己。

我们应该感谢的,是死里逃生后依然含泪奔跑的自己!以及那些善待我们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镇》:我们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