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随笔3】主要看气质

九月初,有幸前往上海的崇明岛参加了一场主题为东亚水鸟守护者的培训。在出发之前就隐隐担忧自己会不会跟不上节奏,毕竟算是半个鸟盲,除了常见的那十几种鸟,别的就认不得了,栖息地管理相关的知识更是一窍不通。

事实证明,我一点都没多想,是真的有点跟不上。抛开一些栖息地管理的案例分享不谈,单单是常见水鸟的识别就已经让我头大了。你是什么鸭?他是什么鹭?这是什么鸥?那是什么鹬?……老师们信手拈来,同学们讨论附和,而我,一脸懵逼。尤其是在讲到鸻鹬类的时候,台湾来的蒋老师讲得非常仔细,但我却有一种男朋友被各大品牌口红色号支配的恐惧。

在讲东亚常见水鸟时,同样是台湾来的张老师说:认鸟主要看气质。这句话很早之前小黑嘴老师也说起过。其实我接触气质大法的源头要早多了,在我还是一枚懵懂的学生的时候,在导师包老师的课堂上就已经听说过了。不过那时候的版本是:认树主要看气质。包老师要求学生几百米开外就能根据树的气质判断那是什么树。大佬辩识物种,大概都是看气质的吧。

那时候我也尝试挑战过几次气质认树,除了有特别形态的或者在特定的季节,其他情况下基本是失灵了。远看着树冠开展的树,心里默念无患子无患子无患子,走近一看,噫,黄山栾树;远看着墨绿色快长成一个球的大灌丛,心里默念石楠石楠石楠,走近一看,噫,你一桂花长那么圆干啥?远看着叶子一片片不是很大,标准的树绿色,分支点还挺高,就决定是你了——三角槭,走近一看,怎么会是乌桕呢?从此以后,气质成了我心中永远的迷。

在培训的第四天,我们来到崇明东滩湿地,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种类的鸻和鹬,我是彻底傻了。脑海中的鸻鹬图像库只有两位,一是最好认的黑翅长脚鹬,二是和公司里某个伙伴重名的鹤鹬。一天观察下来,终于可以再加一位反嘴鹬啦,黑白的配色和向上翘的嘴,同样也很好认。当天还看到了头顶西瓜皮的阔嘴鹬,嘴巴超长的大杓鹬,嘴巴同样有点上翘的翘嘴鹬等。此外,还第一次见到了鸥嘴噪鸥,苍鹭,蓝歌鸲等鸟类。当然其他小伙伴看到了更多,我实在分不清了,自然也记不清了。

说回气质的问题,组里有一位小姐姐分辨蒙古沙鸻和铁嘴沙鸻的方法倒是让我有了一点点启发。这位前辈说,蒙古沙鸻的眼睛周围那块黑色太黑了,将眼球眼眶都吞没了,所以根本看不出来在眼球的位置。但是铁嘴沙鸻不一样,脸上的黑斑不够黑,一圈眼眶还是能稍稍看得出来,所以能找得到眼球位置。问了老师,老师对此表示将信将疑,并不肯定。但是在实地看到蒙古沙鸻的时候,小姐姐一认一个准,正确率是很高的。显然这是这位前辈在经历了无数次观鸟之后所总结出的某种气质。

气质大概就是一种对鸟极其熟悉后产生的感觉吧,除了它们身体各部分的特征和比例以外,还要将姿态、动作、行为、声音、生境等各种动态信息融汇在一起。要想挖掘这些信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扛着望远镜出去看,反反复复翻来覆去不停地看。把它们看得跟自己的闺蜜一样熟,任凭怎么化妆p图加滤镜都能一眼认出,就差不多了。

不知道从现在开始认鸟观鸟,还来不来得及掌握气质大法呢?我想,那一定是N年之后的事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湿地随笔3】主要看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