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50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致知班学习刚好一半,我都有哪些收获、不足,这需要好好思考。

今天学习《传习录》三十六【薛侃录】。

惟乾问先生:为什么知是行之本体?

先生说“知”是天理黎明之时无法表达的东西。从做为天理主宰的角度称之为心,;从禀赋的角度称之为性。心性即为“知”,是心之本体。人从天性角度讲知道敬爱父母,天性只要不被私欲遮蔽,便会自动呈现出来。把内心的天性扩充,便会完全恢复心之本体,与天性合其德。

通过格物的功夫把心灵的灰尘清扫干净,回复心之本体。

总结:1.人人心之本体完全一样;2.只有通过格物致知,事上磨炼,方可恢复心之本体。

“诚意”是《大学》的核心。当我们诚其意时,心能做到诚实的面临每一个当下。一切对错美好善恶都是意之动,如果没有意之动,即为本体的状态。一旦能够诚其意,便真正能够正其心,去到无善无恶心之本体。

阳明先生说,这不是道理能够讲出来的,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体会,只可身教不可言传。

只有用心去做,才能明白什么是“未发之中”,它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不懂得为善去恶是心之本体,一味地好善恶恶,心中便多了一种执着,便不是廓然大公。确实用心就是格物。功夫有深有浅,如果不能诚其意,为善去恶便多了一个念头,便会执着。初学者在为善去恶上下功夫,“有所愤至、好乐”则不得其正。

“正心”就是在“诚意”的功夫中去体会到自己的心之本体。当我们真正诚其意时,心如同明镜般清澈、干净。此便是“未发之中”。如何在诚意中下功夫,时时刻刻在事上磨炼我们的心。让每一个做到成为事实,哪怕是遇到冲突,棘手性问题,都不会扰乱我们的思绪。


读家书,听点评责善分享感悟

读吕睿家书让我眼前一亮,一位朴实善良的女孩儿仿佛就坐在对面,她正在敞开心扉,和我们娓娓道来。敞开心门,让阳光洒满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要知道这是突破自己的第一步。

透过现象,看透事情的本质,分析自我,与内心深处的灵魂对话,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迎接我们的将会是跨越式成长。

听冬梅老师点评责善。其中老师提到有摘抄现象,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引起重视,这不就是是否诚于己的表现吗?

对于评选优秀功课,优秀家书,老师同样也提出了自己参照的标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家功课的质量,无论是对原文的理解、解读,还是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那么评选的水准越来越高。不再单单着重于某一方面,而是要考虑到是否只是在文字文义上下功夫,还是就学到的某一个点,某一句话,能否结合实际,运用于生活。不但让学到成为事实,更能恰到好处的让每一个做到落到实处。

记得在一次视频会议中提到,相比较而言,对于我们本小组家人们评选优秀功课、家书更为严苛。时刻做到诚于己,让每一次机会公平合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