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诀3.2.9第五次高丽之战---朝鲜北南分策

3.2.9第五次高丽之战---朝鲜北南分策


武则天正色道:“说起大唐的东方,大都是靠海的国家。根据其历史变化,主要可以分为南北两部。北部即辽东至高丽;南部即三韩和日本。而南北之间的划线,大致是以开城一带为分界。”

小武诧异道:“在你的眼中,东亚地区的南、北两部分竟然是这样分的?”

武则天斜睨了小武一眼,眉头一蹙道:“那是当然,不然怎么分!先说说中间线以北---即朝鲜北部的情况,基本上朝鲜人同汉人及鲜卑人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西周到秦朝时,那里是燕国和箕子朝鲜;在汉朝初年,那里是卫满朝鲜;随后在汉武帝时期,卫满朝鲜被大汉朝吞并,设置了乐浪四郡(乐浪郡、玄菟郡、临屯郡、真番郡);在三国时期,则是辽东太守公孙康统辖此地。”

“由于箕子家族、卫满家族、乐浪四郡郡守、公孙康家族都是汉人,所以毫无疑问---辽东、朝鲜等地自古一直为汉人所统治。”


图表12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汉朝以前)

图表12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汉朝以前)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大为惊讶,道:“朝鲜这个词、不是明朝朱元璋所封的国名吗?你不应该知道啊?”

武则天奇怪道:“我为什么不知道?西周王朝早就册封过古朝鲜国了---那是一个侯爵诸侯国,国君就是商朝正宗后裔的箕子呀!”

小武脑袋晕了半天,半响才道:“原来错的竟是我自己!我一直被误导了。现在我明白了---明朝也只是恢复使用了朝鲜的旧名而已,正是复兴了半岛的中华血脉。”

“而按你说来,朝鲜半岛的开城(朝鲜半岛中部)以北地区,从西周直到三国,两千年来一直是属于汉人的地盘?”

武则天点了点头,睁大眼睛道:“不错,这有什么疑问呢?”

小武愣了半天,心中暗骂韩国的一些所谓历史学者,突然想起自己好像带着古代朝鲜地图,于是翻了翻带来的资料,正好找到了一张汉朝时期的辽东地图,看了两眼,又递给了武则天。


图表13辽东郡与朝鲜四郡地图(汉朝)

图表13辽东郡与朝鲜四郡地图(汉朝)

【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以南,

有马韩、辰韩、弁韩(三韩)】

图片来自互联网


武则天也看了两眼地图,点头笑道:“不错。三韩以北,就是乐浪四郡。从西周初始一直到汉武帝时期,辽东(含北朝鲜)为汉人据有了一千多年,当然是汉人故土!不过其后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五胡乱华,不仅中原大乱,辽东同样陷于混乱。”

“屈指一算,当时辽东一带大致有扶余(夫余)、慕容鲜卑、宇文鲜卑、段氏鲜卑、北燕冯跋(汉人,北魏冯太后先祖)、高句丽鲜卑(高丽)等六个势力交错争雄,所以辽东的归属经常发生变化。”

小武又是大讶道:“你说‘高句丽鲜卑’?高句丽也是鲜卑族的一支?”

武则天略怪地看了小武一眼,朗声道:“高句丽自然也是鲜卑十姓部落之一了。它比拓跋氏、慕容氏要弱些,同段氏、宇文氏并列,这又有何奇怪?这些部落的原始领地是彼此紧挨着的。”

“从你这张地图上就可以看到---‘高句骊县’正是玄莬郡北部(吉林)的中心郡治所在地,就在扶余旁边。辽东大乱时,在此处兴起的高句丽人兼并了扶余族的一些势力,逐渐强盛了起来。”

小武逐渐回过神来,问道:“随后高句丽便统一了辽东?”

武则天摇了摇头,笑道:“哪有这么容易?在那个时候,辽东的势力犬牙交错,其中尤以立都于龙城(辽宁朝阳)的慕容鲜卑为最强。”

小武惊道:“慕容鲜卑?那他们和高句丽人打过仗吗?”

武则天大笑道:“当然……打过!不仅是打过,而且当时连续崛起、风光无限的慕容氏三杰---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都曾经蹂躏过高句丽,三次几乎让高丽灭国。”

小武恍然道:“哦,此三人是慕容氏的超级无敌三剑客呀!我倒是听过他们的名头。”

同时,小武随手翻了翻资料,发现前面倒没注意到、八角给的纸片中居然有慕容氏的族谱。仔细看了下,不仅有嫡系的慕容氏三剑客,甚至连慕容吐谷浑和慕容翰这些知名的庶子系都有。


图表14鲜卑慕容氏族谱

图表14鲜卑慕容氏族谱

【加红圈的是慕容氏无敌三剑客】

图片来自互联网


武则天笑道:“说起来,早期的高句丽也是命苦,慕容氏曾三次血洗他们的都城。无论是原先在玄莬郡的丸都(吉林集安),还是后来南逃过了鸭绿江,以元山为都、或是以平壤为都,都免不了被慕容氏南下攻破、并再次焚毁。”

“若不是慕容鲜卑志在中原,并不想在朝鲜半岛多做逗留,高丽早已不存在于世间。而且北燕的前两个皇帝、慕容云和冯跋,原本都是慕容家的养子,在慕容氏主力进军中原以后,逐渐统治了辽东。而慕容云本名高云,正是高句丽人。”


图表15鲜卑慕容时代的朝鲜三国地图

图表15鲜卑慕容时代的朝鲜三国地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恍然道:“原来如此!这里面花头这么多?不愧是十六国大乱时期的辽东!只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高丽和高句(勾)丽两个词,含义可有什么区别吗?”

武则天犹豫了一下,道:“没什么区别。早先人都称之为高句丽,而自北朝时起为了简便、也习惯称之为高丽。两者完全是一个意思。”

“尤其是当高句丽人败于鲜卑慕容之手、放弃了北方玄莬一带的家园,国土迁至鸭绿江以南、开城以北以后,他们自己也常常自称为高丽。”

小武恍然大悟,道:“这么说来,有些人拼命强调‘高丽’和‘高句丽’有所不同,只是在玩文字游戏,妄图想误导别人,令人觉得高丽跟高句丽不同、与中国的关系比较远而已。”

武则天哼了一声道:“有何分别?在这方面,我的态度同隋炀帝完全一样。当年隋炀帝在出师辽东之前、公告天下---高丽所占之地都是大汉朝乐浪四郡的领土,所以中原王朝有权将其收回!”

“无论高丽是哪一族人,无论他是从汉人手中得到此地盘,抑或是由于鲜卑慕容前去争夺中原,留了此地给他---反正都一样!汉人和鲜卑人的一切土地均属我中原王朝所有!”

小武赞道:“隋炀帝倒是非常霸气!”

武则天笑道:“不过,高丽人在朝鲜半岛韬光养晦多年,又利用拓跋鲜卑和北燕冯跋的连年大战、出兵援助冯氏,同时借机大肆劫掠,终于逐渐强大了起来。”

“发起于辽东的鲜卑人几乎全部迁去了中原和西域---段氏、宇文氏不会再回来,慕容氏渐为拓拔氏所灭,而拓跋氏得了天下、建立了北朝。故此‘剩者为王’,高丽借机并吞了整个辽东,实力今非昔比,也居然敢对隋朝显出了相抗的势头。”

小武点头道:“好了,东亚北部的情况我已经基本了解了;那么南部呢?”

武则天笑道:“朝鲜半岛南部同华夏大地的渊源相对要小些,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不过首先,此地一直有三韩民族居住,算是南方的土著。”

小武讶道:“什么是三韩民族?”

武则天解释道:“三韩,是指马韩、辰韩、弁韩这三个部落。自古以来,他们一直都居住在乐浪四郡以南、直到大海的地区。”

小武恍然道:“怪不得后世又叫做‘大韩民国’,原来是从三韩传承下来的呀。”

武则天笑道:“最初时,马韩在其中比较强,其首领便被三韩部落共立为‘辰王’。后来,北方的扶余人连遭鲜卑各部及高句丽的打击,率先大举南迁至朝鲜半岛南部;扶余人兼并了马韩54部,在其地建立了百济国。”

小武又奇道:“这么说来,百济国也是有中华血统的?”

武则天点头笑道:“这是当然咯!百济国也称为‘南扶余’,一直与其在玄莬郡北方的故国‘北扶余’遥遥相对!”

“至于扶余人,本就是华夏的古老民族之一,部落中很多都是先秦时期迁往辽东的汉人。”

小武缓缓点头道:“原来如此。扶余人兼并了马韩,就形成了百济国!”

武则天又道:“另外,辰韩诸部中的斯卢部统一了12部,于是建立了新罗国。弁韩也形成了另外一个国家,不过后来被新罗吞并了。”

小武又明白了一个来历,笑道:“原来新罗国是由辰韩和弁韩合并形成的!”

武则天微笑道:“不错。所以在朝鲜半岛南部就有了两个国家。但是从建国伊始,百济和新罗两者就是天敌---他们彼此一直都想吞并对方。”

小武继续思索道:“恐怕这还涉及到外来汉人和本地韩人的天生冲突问题,除非是一方征服另一方,否则对抗和仇视几乎避免不了。”

武则天点头道:“再来说一下日本国。日本也称为倭国、倭奴国,或邪马台女国,乃是东海中的数个大岛,原本跟朝鲜半岛没有什么关系。”

“然而日本人不断改革朝政,国势逐渐强盛;其地又可乘船轻易到达朝鲜半岛,加上百济、新罗两国互斗不休,故难以避免该国插手其间。”

小武点头道:“对啊,听说日本曾派了许多批遣隋使、遣唐使,前来中原王朝学习文化的体制,回去革新了朝政,所以国势开始强大,对吗?”

武则天笑道:“不错。便是在大唐朝堂之中,日本人为官的也尽有。从他们口中,我也了解了一些日本国的情况。”

“从隋朝时起,日本国主不再自称倭国,开始改用现名---意思是它乃‘日出之国’,并在国书上称我朝为‘日落之国’。这就是大唐早晚会与其开战的一个信号!”

小武激动道:“你说的是一点不错!从名字解释上看,日本不但想同中国平起平坐,还妄想排在中国的前面!”

武则天笑道:“不过在我掌权以后,听说日本国主乃是一个女子,叫做宝皇女(齐明天皇)。她前后两次出任了国主,在退休之时、又支持小儿子(孝德天皇)锐意变革,全面模仿大唐体制搞了一个‘大化改新’!宝皇女统治了该国数十年,使得日本国力强盛了不少。”

“因为大家都是女人,我对宝皇女倒也是有不少好感的。也是因为如此,我在回其国书时,批准了对方自称的‘日本’之名---此前在隋朝回复的国书上、仍称其国为‘倭国’。”

小武张大了口,道:“原来,日本这个名字是你批准使用的!”

武则天淡淡一笑道:“‘倭国’的名字的确有侮辱之嫌,那就改一个也无妨。何况日本人的创意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这个回头再讲。”

“在我看来,若是怀柔手段管用,日本女国主能够不插手朝鲜半岛之事的话,大唐倒也不必与她为敌。”

小武讶道:“你是这样想的啊?可她是不是仍插手了朝鲜半岛之事?”


图表16朝鲜半岛人种来历

图表16朝鲜半岛人种来历


你可能感兴趣的:(浣洋诀3.2.9第五次高丽之战---朝鲜北南分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