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学记 I (8)听Steven Krashen现场单口相声有感

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这是书先生在的第113篇原创文章。本文约2200字,请花4分钟来阅读。)

引子

这两天,二语习得领域大名鼎鼎的Stephen Krashen正在南洋理工大学各个学院“巡回演出”。上周四在Centre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讲了一场,因为当时我有课,没能现场瞻仰。好在,我们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系(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也邀请了他,而且是两场,可以大饱耳福了。

说起来,我算Prof. Krashen的粉丝,但不是那种死忠粉,而是佩服中又保持怀疑态度的理性粉儿。Krashen教授你是不得不佩服的。我读过他一些书和文章,也在网上看过他一些视频。无论是通过文字还是声音,他的作品都有一种让人不由自主沉迷的吸引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输出的都是compelling comprehensible input(有趣又可理解的输入)。

感谢英语系的组织,让我在Krashen的有生之年能够得见真人,得听真声。为什么是他的有生之年不是我的有生之年呢?因为老头子已经76了。请注意,我这里用老头子来称呼Krashen教授,可没有丝毫的不敬。相反,这是我能想出对一个和蔼、幽默又略带固执的老教授最尊重的称呼。

沾点仙气

这样难得的机会,我可要充分利用。所以,还没有进场之前,我就厚着脸皮拱到Krashen教授面前,展开我最明媚的笑容,伸出右手:“Good morning, Profession Krashen. Big fan.” Krashen教授也展开了笑容(不过似乎不如我的明媚),然后和我轻轻的握了握手。

同志们,知道这历史性的一握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你们现在看到的文章,是Stephen Krashen握过的手敲出来的。有没有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comprehensible input的感觉。握手的当时我就在想,今天晚上不敲个几千字,怎么对得起这只被Krashen握过的手?

虽然内心戏很丰富,但是Krashen的单口相声一旦开场,我是听得很投入的。单口相声这个词是我从一个学姐那里借用的,觉得很贴切,就自作主张拿过来了,还望学姐不要告我剽窃。如果说在握手的时候能够明显感觉出老头子是上了年纪了,可一站上讲台,Krashen教授就一点不像一个76岁高龄的人。

他不用PPT,也不带讲稿。在台上不断走来走去,身体灵活,思维清晰,更重要的是妙语连珠,整个讲堂不时爆发出会意的笑声。抛开内容不谈,Stephen Krashen是一个极富个人魅力的演讲者。我认为charismatic(有魅力的)这个词就是为他这种人量身打造的。

他的声音低沉沙哑(也可能是今天嗓子不舒服),随着内容有明显的抑扬顿挫变化。节奏控制极佳,语速该快的快,该慢的慢,音量该高的高,该低的低,所有的变化都为了更好的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所有的停顿也都是恰到好处的,再配上略带戏剧性的表情,Krashen教授绝对称得上学术界的影帝。

谦虚?Krashen的字典里没有这个词

Krashen教授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无论是在文章还是演讲中,他对加强语气的词(booster)使用频率要远高于减弱语气的词(hedge)。如果你多看他几篇文章或者多听他几场讲座,你会反复听到类似the single most, the only, the best等等boosters,而像seem to suggest, probably means, it could be explained by等委婉的表达,虽然不至于绝迹,但很难见到。

这个特点既解释了他的演讲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因为人们容易臣服于这样强有力的表达,同时也解释了他的理论为什么受不少学者诟病——毕竟社会科学的研究很难有这样肯定的结论。当然,对于后者,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输入假说既难证实也难证伪,因此显得科学性不够。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理论还是一个假说。不过话说回来,能提敢提假说的人,都是牛人

我的提问

为了再次沾点仙气,在演讲结束后,我又腆着脸皮问了一个问题:

In your theory, you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saying that only the language ability acquired subconsciously can be used in spontaneous speech. However, from our personal experience, most other skills have to be practiced intentionally, even the basic survival skill like walking. Does this mean that you agree that language is processed in a cognitively different way and that there is indeed an LAD in our brains?

您在理论中区分了学习和习得,认为只有无意识习得的语言能力才能转化为自动的输出。然而,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技能都需要刻意练习才能掌握,哪怕是像走路这样的基本生存技能。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同意在大脑中语言是用一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被处理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语言习得设备”?

正如Krashen教授自己评论的那样,这是一个big question。说实话,他的回答我不是很满意,绕了一大圈,什么都没有说。其实这就是一个yes or no的问题,绕一大圈就意味着不方便回答,或者不能回答。他反复强调,anything that is innate must be acquired.但这句话就是我的问题的同义反复,等于什么都没有说。

实际上,对这个问题我是有自己的答案的。输入假设必须承认乔姆斯基关于语言习得的理论,否则五条假设中至少有两条会自相矛盾。然而,现在的认知科学大量证据都表明人类大脑在处理语言和处理其它认知对象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学习语言和学习数学用的是同一个认知系统。这是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最大的分歧,而我个人更倾向于认知语言学的解释。

虽然我对Krashen教授的佩服“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但正如前面所说,我是略带怀疑的理性粉儿。Krashen的输入理论在我看来,问题不少。明天Krashen教授还有一场讲座,那之后,我整理整理思路,详细谈一下他的理论还有哪些问题。

我将会谈到的那些问题,还有二语习得其它理论的问题,在脑部科学没有质的突破之前,在语言学领域内部是很难解决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研究了一段时间二语习得后,我决定改变方向,进行语言内容研究。因为我发现,内容的设计比教学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大。换句话说,教什么远比怎么教重要!

这在我自己设计的OP课程中已经得到了证明。当我花了将近1000个小时,重新设计了英语教学的内容和顺序之后(精心的细化+严格的序化+持续的优化),效果就是10个小时的课程,让高三学生从60分以下升到120分左右。OP英语课程是当前世界上最好的英语入门教程,这句话没有一个字是夸张的。

实际上,对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可能是教师的工资,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只不过大多数人都选择性的无视这一点。

福利

我发了一个朋友圈之后,不少朋友燃起了阅读Krashen作品的激情。碰巧我这里有基本他作品的电子书,分享给大家。Krashen教授在今天的讲座中谈到学术书籍太贵了,他本人对这种现象非常反感,所以把自己的作品都放在了SDKrashen.com这个网站上,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今天的福利就是:凡在同名公众号后台留言“Krashen”,公众号会自动推送Krashen五本电子书的下载链接。

祝你阅读愉快。

【作者简介】
书先生和路夫人,80后大学教师一对。
书先生语言老司机,玩转英语、德语、Python计算机编程;
路夫人旅游达人,足迹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过精彩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洋学记 I (8)听Steven Krashen现场单口相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