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染书香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普希金

图片发自App

回望,步出学堂也二十来载。在这二十来载中,于潮海里觅食,在人流中奔走,紧跟潮流,不敢懈怠,深忧一朝松弛,便被潮汐卷至谷底,葬身“鱼腹”而不见天日。这奔腾的时间何尝又不是一匹狂躁的烈马,而我总是在拼命的拽紧这一头不知疲倦的烈马尾巴,即便如此,还是没少挨“蹶子”,至今还心存余悸,里外的身心至今残留着被“踢”疗愈后的“伤疤”。

墨迹了二十来载,唯一能慰籍自己的,就是总算安定下来,这或许也是伤后的疗养,把窝垒在朗朗书声的师大旁。 也算是把寂寞放在屋外,把烦恼丢在远海,倾听鸟语花香,感悟万千世界,淡闻书声阵阵,又听学子呢喃,心受染,趣味来,拾起尘封,打开陈典,将书打开,心灵释放,喜悦的幸福就迎了进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人在家中坐,茗茶阅书来,随心舞笔墨,任性画梅开。"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甜蜜来自勤劳作,真理能让人智慧。勤读书来有好处,不学无术人惰落……”突然传来的朗读声飘进我的耳膜,是谁写出如此好的佳句、而且还这般精髓?又是谁读的如此的娓娓动听、这等悦耳?我的心也然被触动,仿佛被带回二十年前,倍感温馨,甚觉亲切,一种情丝,萦绕在我脑海间。

恍如我也是一介书生,置身于浓浓的书香之中,在校园里欢唱,在文字中翱翔,在图书馆里幻想,憧憬未来、幻想明天、猜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认为天高任鸟飞、地域随心踩、海是那么蓝……这难道不是对那时的我真实写照吗?不。现在的他们,也不是那时的我能相提并论的,至少时代不一样,生活、环境、机遇、条件……都也经有了质的改变,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这些哪一样不比上世纪的我们强呢?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从此,总有无形的声音召唤着我、一双无形的手揪着我来到窗前,依窗就成了我的又一习惯。每次依窗而立,总是能看到在校园里充满生机而又活泼学子的身影,或捧着一本书悠闲的朗读,或三三两两勾肩搭背自由的漫步,或在体育场酣畅淋漓的驰骋……而这,可能也是吸引我爱依窗的原因,毕竟这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有一种回味的情愫埋藏在心底,而我觉得更多的是对他们的羡慕。人到中年羡慕生,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正是我现在最为恰当的写照。

有时候的突想就是来的那么及时,既然也生羡慕,又感觉“书”不够用,何不借这紧邻之机弥补自己的缺憾呢?家里缺少朗朗阅读的声音和那浓郁的氛围,那就去学校分享总可以的吧!既然有了突发的奇想,就依着自己的性子来干。晨六点起床又成了我的另外一个习惯,简单的洗漱,带上一本书,走进师大校园,来到体育场,跟随晨跑的学生先跑上几圈,来上一场简短的锻炼,完毕差不多也是七点半,然后到音乐泉旁挑一棵休闲的长凳坐下,打开书惬意的读上一个小时。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读你的,我读我的,一个浑厚的中年声音,一片中气十足而又还有几许青涩的声音,彼此交错,但不交缠,我坐长凳,他踱步而读,或坐,或立,或蹲;之乎者也,散文,新诗,中外著作……你来我往,此起彼伏,高低错落,铿锵有力,既享朝晖之沐浴,又受书香之熏陶,惬之乐之。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如此,也过数载,往日之晦气、哀怨、愤事,荡然消失;多了几分自信,添了几许洋溢,增了几丝朝气;心不再沉,意不再消,身不再溺,眼渐宽,志渐高。究其原因,书香浸染,除去心魔,注入活力。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


图片发自App

作者简介:姓名周福华,笔名独秀郛邑间,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作品在《作家苦旅》《岁月同期声》等公众号上有发表。热爱写作,坚持在工作之余忙里偷闲写写涂涂,现也写游记、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共四百多篇,秉持“现时写来退后阅,茗茶审度再润笔”理念坚持笔耕。

你可能感兴趣的:(默染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