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白的万千意象

何为之生活?

我们的生活不知何时变成了996式的两点一线。生活开始变得机械,而属于生活本身的“生动”和“生机”被无限的忙碌充斥。如何让生命的意义经由生活本身流出?如何在24小时的5分钟里找回生命本身的美?这似乎是一个关于生活方式的探讨,但更多是对生命根本的追究,而东方人似乎对这种究其尽的问题总有自己的哲学认知——留白。

留白,亦称“余玉”,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普遍存在。原是中国画中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大致可理解为预留空白,但留白不空,留白不白,它不完全等同于空白,还可以产生“超乎其外,得乎其中”的意境美。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 “行得之于形外”。

中国人眼中的“白”是什么?

白就像中国人情感表达中的欲说还休的氤氲婉转,浮生半日留的那个“闲”;真空妙有中的“有”;审美中那份虚实相生的的境界,执手相望,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

此外,在文学作品、话剧上都有“留白”。文学、音乐上亦多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的“留白”。在绘画上,中国画中常用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留白”。

“白”不只是一种白色,也是一种容纳性。

日本设计师曾提到白不仅仅是一种颜色,它是一种设计理念,而更多的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

理解了白,就能理解“静”和“空”。

白是最原始的状态,也是所有颜色混合体。

对我而言,白色就是所有的色彩

“白”可以理解为“从无到有”。不刻意留白,不盲目极简,将设计上升为一种东方禅宗意义上的“无”,却又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有”。

虚空理念则由“白”生“空”抛弃了“物”这样一个载体,上升到人的意识,人的思维。

白里面亦包含着“无”和“零”它更是一种感念和美学的客体。逃避颜色,让触觉苏醒,强烈的呼唤物质性,这是一种材料和空的空间和边缘。

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日本设计师黑川雅之则提倡用身体捕捉、感受世界本身。余白=混沌

他以天圆地方的中国本土传统,融合了阴阳、虚实,设计了了地坛这一项目:玻璃材质与周边融为一体,随着时间的变化变得虚虚实实分不清楚。如老子就主张“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有无相互映衬,虚实相互结合,才能真正产生“超乎其外,得乎其中”的意境美。

意象国·静颜杯的设计师青木豪仁曾说,如何真诚的面对生活?留白之中亦是对生活的认真体悟和追问,并将这种探索融入到设计当中。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从最小的生活片段中体会意象生活的真诚与仪式感。

以器物·静颜为例,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从细微的“se”中体会生活片段中的真诚与喜悦,“以se悦己”,但,并非全部。这里,我简单的以人的五感为始

  • 静颜·釉

静颜所用的釉是中国的特色。自然下流的凹凸的触感,虚实相间,安静唯美中带着不经意间便跃然纸上的动感。

  • 静颜·白

亚光的温润与平整更让我们懂得留白之美,水墨般的晕染留白,更让我们懂的虚实相生的曼妙。

  • 静颜·色

白色亚光与窑变釉色彩对比,微收的杯身与咖啡的浓郁又有包容的暖意。优雅的端起,让对方,发现你的美,同时又可以体会浅饮咖啡的香浓,品茗的清新与优雅。

我们希望将我们的思维想象成一个空的载体,这种白的、混沌的状态,又可以不断吸收新的思维进来。在这个时候,白是其实是一种中间状态。一无所有,但是又可以拥有所有。

因此而言留白亦是一种处事哲学,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美学。

意象国也因创始人刘总谈到“庄周梦蝶”的东方浪漫情怀、对于虚实、层次的感念恰恰是在印证这份“留白中的万千意象”,而又如何将这份真空妙“有”的虚实之美带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将这份东方浪漫做一个现代还原,这是我们需要长期思索的问题。

意象国传播的是以中华文明为基础,在漫长的历史找寻中生活的仪式感, 并试图通过与我们现代化的环境相适应来表达我们的理念。

意象国同样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在漫长的历史中寻找真挚的幸福, 并试图通过当代的设计语言将美好的东方浪漫融入到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中。

而这并非对生活的填充,只是探索如何能在使用器物时带给人们更多空间去体会此时此刻的感受,在对生活真诚的感受中,去创造出万千美好。

来源于公众号意象国,作者:良辰。
文章内容版权归意象国所有,如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转载,请在取得我们的授权后再合法转载,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意象国客服体验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留白的万千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