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的愿望更容易半途而废

        这个论题出自《自知心理学:为什么我们这么做,那么想?》。总的来说心理学这东西大部分时候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就如同成功学一样。理论对于大部分是而言是真实的,但是现实确实如此的虚幻。这就体现了一个问题,不是说了你看透了事物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虽然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深刻认识问题,可是大部分人也就是仅仅止于认识问题。

        先讲讲看似无关的东西吧。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这段话是说,文人就是喜欢抬杠,喜欢拿自己的自认对了来说事情。这种事情何止是文人,人人都是如此。一旦认为某一观点是你认同的,那么你就会找到相应的事物来证明它是对的。事物的复杂和两面性往往容易让你找到支持你观点的事物。这是其他所有的反面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忽视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确认性偏差。

         那么问题来了,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反对那篇文章的,他说是,我偏要说否。我有证据,我也有理论。我了解一点点心理学,他是专门搞心理学的。那么到底我们谁犯了确认性偏差呢!(感觉很好玩,这篇东西带来回的映照,但是我又不能完全掌控,不想玩心思啊。)先看看作者为什么说是吧。第一,身份认同感。心理说有好多这种名词,听起来很高大上。解释之后我们似乎也很亲切,但是有个共同的问题: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很难用一两个词语就概括了,而且他还是个矛盾的个体。所以你会发现有些名词其实是有交集的。这也是为什么单说一方面很透彻,等到一遇到问题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又回来了,你所谓的看透其实不是真正的看透,你是看到了事物的一方面。而这里也涉及到为什么理论和行为的不一致性的问题。所谓身份认同感是指假如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符合某一种身份,他就会产生一种幻觉,似乎他已经成为渴望成为的那种人。社会学之父库尔特勒温提出了“替代作用”(出现了)。就是说大脑容易把“说的”当成“做的”。(一说到这里我就需要提醒自己: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就理解了吧。不是那些许诺的人没有达成他们的承诺,只是他们认为他们“已经完成了。”

        第二,一旦说出来,内部动机就会变成外部动机。这个我们也懂,毕竟内部动机才是根本动力,别人总是靠不住的。其实对于大部分而言作者的说法没有错。这里说的没有问题只是结果没有问题,因为实现愿望的人很少。原因不在于他们有没有说出来,而在于我最开始提出的: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毕竟好多愿望的实现是寄托在别人身上,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是个人都不会同意的。这种事就和拜佛许愿一样。只不多有些人确实为愿望做了一定的努力。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把愿望变成行动的动力。作者也提出了相应的指南。他是噱头,我也是,他不可能他因为一篇文章改变别人,我也是。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写出来呢?这就是好比我们为什么一直要倡导多读书,而现实告诉我们其实除了那些工具书,其他的书对于我们的物质改变微乎其微。这个就比较深远了。其实,就是一个辅助,我可以认识问题,相对比较深入点,那么我去做事情的时候也会相对比较持久点。也就是那些看似没有用的事情,可能就是推动愿望变成现实的动力。

        回到反驳点上,总来的来说,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同样的事物可以获得不同效果,那就看他的修炼了。对于第一点,有些人是“说过”等于“做过”,而有些人则把这种作为一种外界的压力,认为如果说出来不做了,就是一种人格缺陷,给自已一个压力,督促自己去做。第二点也就是第一点的延伸,无所谓外部理由内部理由,这两者是可以转换的,还是看你怎看待你说出的话。不同的人生信条当然对:君子重然诺有不同的理解。

        到底该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但是你要知道还有另一种可能,而且那种可能更有可能接近真实。我们接触不同的事物不是为了否定它或者肯定它。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我们我拥有足够多的面,我们才能更加接近真实。用《危城》的一句话说:看透是死,看不透是死。人吗,还是死的明白点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出来的愿望更容易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