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黄山

文/YL重新出发


到达南京的会务组签到后,自然要出门闲逛一下喽。


一、南京


南京是六朝古都,先后在南京建都的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


南京除了六朝古都外,还有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因此历史上盛称“十朝都会”。


南京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拥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


对这样一个古都,要想充分地去了解和体验,可不是一二天就能做到的。


所以,碧荷这次的南京之行,也只能是领略一二了。


六月的南京已然如盛夏一样炎热,只有被梧桐树遮蔽的街路上,有一丝阴凉。


这也是南京的一大特点,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高大茂密,将整条道路覆盖,路面上是阳光透过树叶,投在地面上的斑驳阴影。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在炎炎的夏日里,内心都会透出一丝清凉。


南京的市民们很以梧桐树为傲,市政建设也是以梧桐树为先,所以,南京的街路,在老城区都不会很宽阔,也不笔直。


因为南京不会为了道路改造而轻易让梧桐树搬家,这是广大市民不允许的。


南京还有一个骄傲,就是南京长江大桥,这是碧荷在上小学时就读到过的一篇语文课文里知道的。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它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的的第三座跨越长江干流的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纳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有各两米多宽的人行道。


它是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一天,碧荷独自走上了南京长江大桥。


那是一个阴天,灰蒙蒙的天空,裹着一团湿气 空气中似乎可以拧出水来。


当碧荷徒步踏上南京长江大桥时,她看到课本里见到的南京长江大桥的样子,她走到观景台,向桥的对面望去,大桥就像在云雾中,一直伸展着,一眼望不到尽头。滚滚的长江水,在桥下有序地奔流。


路上的行人几乎没有,过路的司机倒是出奇地热情,向碧荷打着招呼,问:美女,要不要搭车。碧荷不予理睬。但她也没有足够的胆量一个人走过大桥,毕竟有近五公里的路程啊。


在会议间歇,碧荷参观了孙中山总统府和雨花台。


临近会议结束时,碧荷和会议组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位同行,组成了一个黄山旅游团。


二、夜车


从南京到屯溪需要坐一夜的火车,因没有提前买票,卧铺是没得坐的,只买到了硬座。


坐一夜的火车,可想而知,如何能休息好。


第二天早上7:00火车到了屯溪,现在的屯溪已经改为黄山市了。


吃过早餐,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从后山向黄山峰顶进发。


导游是一个二十多岁的,中等身材,有点微胖,戴着眼镜的文静小伙子。


他自嘲地说:北京的导游靠嘴,而黄山的导游靠腿,他们要陪着游客一起爬山,一周至少二次。


碧荷心里纳罕,一周二次,运动量也是足够了 怎么没见他瘦呢?


他嘱咐说:不用买水,只要带一个空水瓶就行,从黄山上流下的山泉水可以直接饮用,你在山下买的水,其实和这个是一样的。


三、爬山


碧荷和十个姐妹加一个导游,开始向黄山顶峰攀登。


后山虽然见不到奇峰异石,但沿路的黄山迎客松却是随处可见。


迎客松是黄山的一大奇观,它把根深深地扎进岩石缝中,向外挺拔伸展,石壁的一面松枝很少,而是向外生长,像一个扇面一样,它来自土壤的养分有限,迎客松是靠汲取日月的精华顽强的生长着。


迎客松充分彰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自然法则。


后山的路,是修的很好的一级级石阶,几乎被树木绿茵覆盖。


碧荷气喘吁吁地向上攀登着,渐渐地只有大连的一个女孩和碧荷走在了最前面,将团队远远地拉在后面。


渴了,碧荷就接山泉水喝,泉水顺着石壁向下流淌,清澈甘甜。


这让碧荷想起了缺水的峨眉山,峨眉虽天下秀,但没有水的滋养,似乎少了一点灵气。


从后山向上攀登的不仅仅是游客,还有黄山挑夫,他们挑着扁担,前后筐里都是些生活日用品或吃的食物,体力好的一天可以挑二三次上山,他们手里都有一个带有横撑的拐杖,那是他们在小憩时,用来支撑后面的筐篮,前面的放在石阶上,用来保持平衡,又不占道路,很是聪明。


看来在黄山上过夜的游客吃食日用,都是靠这些挑夫一担担挑上来的。


后山攀登者还有一道风景,就是黄山竹竿,一般是老人或行动不便之人使用。


竹竿是二个人抬着,碧荷看着并不比爬山轻松,如果面部朝前,看着游客随时有仰过去的风险,如果面部朝后,看着陡峭的山路,又胆战心惊。


其实,黄山是有索道的,但如果坐索道上下,也就失去了来黄山的意义。


碧荷和大连的那个女孩,用了三个半小时终于爬到了山顶,等了一个多小时,大部队才陆续到达。


四、黄山日出


按行程安排,碧荷她们会在黄山过夜,等待看明天早上的日出,然后从前山下山,一路再看奇峰异石。


黄山顶峰虽然没有什么可观赏的景观,但俯瞰黄山,云雾环绕山间,像似柔软的纱衣,将黄山衬托的更加神秘和娇羞。


而云雾也是黄山的一大奇观。


黄山的顶峰,风很大,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听导游说:夜晚会很凉,如果明天早上想看日出,可以租一件军大衣。


碧荷租了一件军大衣,她想看日出,如果不看,不是白白在黄山住一夜了吗?


坐了一夜的硬座火车,下了火车又爬山,对体力消耗很大。


第二天早上4:00导游在门外喊起床了,看日出的该起床了。


只有碧荷和大连的女孩,勉强挣扎着起床了,其余的九位,只剩下半条命,不想起床看日出了,要多睡一会儿。


黄山的顶峰已经聚集了很多游人,大家都手持相机,面向东方,在等待太阳的冉冉升起。


游人中不仅都是中国人,还有外国人,甚至是背着孩子的外国人,碧荷真的佩服这些老外的毅力,他们生活事业两不误。


东方的鱼肚白已经渐渐染上了金红色,虽然日出都是每天经历的,但在黄山上看日出,也许这一生只会有这么一次。


所有的游人,都在屏息静气地等待着,生怕一出声,就会把太阳吓跑或不肯出来一样。


碧荷暂时忘记了因爬山造成的全身酸痛,和所有的游人一样,静静地等待着,黄山清晨的风,带着云雾、带着诗意、带着朝阳,向碧荷慢慢走来。


太阳躲在朝霞的后面,先是羞涩地露出一点点头,好像似探探路一样,左顾右盼地瞧瞧,在人们毫无防备时,它一下子喷薄而出,带着火红和热烈,携着朝霞,就那样静静地染红了山川大地,黄山也沐浴在这金色的霞光之中。


游人们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老外们说着:Very  good  !  Very  good  !


碧荷用相机记录下了这难忘的一刻,但因软硬件的不合格,很难复制原貌,但黄山日出的壮美,却永远留在碧荷的记忆中。


五、下山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

步行下山,也就是为了观赏这些千奇百怪的奇峰异石。


听导游介绍说:黄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


黄山的怪石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它们遍及峰壑巅坡,与松为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可谓巧夺天工,令人叫绝。让最优秀的画师,也自叹,只能模仿一二。


黄山怪石有的酷似飞禽走兽,如:猴子望太平、乌龟爬山、松鼠跳天都等。有的宛如各式人物,如:仙人下期、天女绣花、童子拜观音等。有的形成各种物品,如:笔架峰、仙人晒靴、飞来钟等等。


这些奇石大多三分神似,七分想象,你心里想象它像什么就是什么。


都说是上山容易下山难,碧荷今天才真正体会了,队员们也都好不到那里,下山时基本都成了螃蟹,横着走。


碧荷一行横行霸道的十一人,穿行在黄山的奇峰怪石间。


她们在一颗连理松前,全团十一人合影留念,山一程 ,水一程,以后不会再相逢。


碧荷的导游,也是队伍中唯一的男士,她们戏称他为指导员,指导员突发腹痛,不能继续陪团下山。


这些做为医护人员的大姐姐们,送上自己随身携带的医药和关怀,但指导员的病情却不见好转。


指导员怀着沉痛的心情,像留临终遗言一样,制定了二个方案供大家选择。


一个是他坐缆车下山,队员们可选择坐缆车或步行下山。另一个是他坚持坚持,陪队员们走完全程。


作为医护人员的大姐姐们,充分表现出她们的职业操守和善良。经研究决定,一起陪指导员坐缆车下山。


指导员的腹痛随着缆车的下降高度逐渐缓解,下山后基本完全恢复正常。


因为坐缆车下山,沿路的风景丢失了很多,在坐缆车时,一闪而过,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碧荷感觉被骗了,但她并没有说什么,其她队员不知是如何想的。


计划一天的时间下山,因为坐缆车,节省了不少时间,队员们可以选择在黄山脚下泡泡温泉,而碧荷喜欢游泳,她选择了温泉水的游泳馆去游泳。


六、老街


碧荷和姐妹们从水里捞出来后,指导员又带领全团去了黄山脚下的一条著名的老街。


老街除了经营那些浓缩的奇山异石和旅游纪念品外。最有名的是文房四宝。


临行前,碧荷的战友军,托她带回一套,而碧荷的小女儿也喜欢跟着爷爷写毛笔字,于是,碧荷选了二套文房四宝,挺沉的,说白了,就是带二块石头回家。


整条老街充满了书香字画的气息,其中有一块据说是镇街的砚台是无价之宝,只能眼观不能触碰。


那块砚台足有一个桌面大小,砚台的周边有着精美的雕刻,据说砚台的材质也是罕见的石头做成,最金贵之处是它有500多年的历史,可谓是珍贵的古董。


逛完老街,时间也差不多了,指导员把一行十一人,送到屯溪火车站,指导员完成了此次的导游任务,和她们挥手告别。


碧荷和其余十位团友都是返回南京,然后在乘飞机返回各自的家乡。


回去还好,买到了卧铺票,一夜的行程,也让一路劳累的身体有个安放之处。


碧荷躺在卧铺上,眼睛微闭,但思绪却异常活跃。


流转的时光,成为了旅途中美丽的点缀,看天、看云、看山、看树,安安静静、不言不语都是好风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记—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