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 | 旭暖边疆

文/仙灵

这场对峙已经在边境线上持续了几个月,我军誓不后退,因为背后就是祖国。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这里海拔超过5000米,最低温度可达-50℃。面对高原、高寒的严峻考验,我军战士毫不畏惧,和对方仅用普通军用帐篷搭建而成的简陋营地相比,我们有更加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工程大学明旭教授团队研制的新型拆装式自供能保温方舱已正式投入使用。方舱功能齐全,宿舍、食堂、集成盥洗室、干式自洁厕所、库房、微电网、供暖设备等一应俱全,在室外-40℃的极寒天气下,可保障室内温度高于15℃。要对峙,那就来吧!


这是明旭第9次上高原。他望着车窗外清澈高远的蓝天,心情舒畅,因为这一次他带着几经修改、反复验证的移动方舱升级改造方案,一定要让边防战友们度过一个温暖舒适的寒冬。

车子行驶在蜿蜒起伏的道路上,海拔也越来越高,团队其他人员开始出现高原反应,呼吸困难,头痛欲裂。明旭因已有多次上高原经验,反应并不强烈,只是脸有点潮红。前面是山体滑坡高发路段,车子速度明显降了下来,司机也精神高度集中,警惕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明旭不记得是第4次还是第5次上高原时,就在前面拐弯的地方,一块大石突然从天而降,司机来不及反应,撞了上去。这次车祸导致明旭两根肋骨骨折,还让同行的副教授钟华脸上留下了一条大疤。

虽然高反严重,道路艰险,但这并不能阻止明旭团队上高原的脚步。

在车子的颠簸中,明旭昏昏沉沉地睡着,钟华轻轻推了推他:“明教授,醒醒,我们快到目的地了。”明旭缓缓睁开眼睛,努力眨了几次,终于看清了眼前的景象。前面就是某边防连,也是移动方舱最先试验的地方。一众官兵早已列队候在路旁,看到车子驶来,整齐划一地敬了军礼。李营长走来打开了车门,将明旭一行引进了营区。

“李营长,你带我在营区转转,我想先看看之前建设的方舱的使用情况。我们这次带来了升级改造方案,上次官兵反映的室内集热设备操作维护麻烦的问题,我们已经找到解决方法了。”

李营长大喜:“太好了!明教授,您这是全心全意为我们边防官兵着想啊!你们研发的这种方舱解决了我们的大麻烦啊!现在快入冬了,室外温度在0度左右,方舱内基本能保持20度,这给我们的学习、训练、执勤提供了可靠保障。特别是用您的材料建设的小型移动哨所,让我们的官兵不管在哪个地方巡逻,都能有一个温暖的容身之所。”

当下,在李营长的带领下,明旭一行参观了由移动方舱建成的食堂、仓库、宿舍等地,每一个见到明旭的官兵,都满含激动,端正地敬礼。随后,他们来到李营长的宿舍兼办公室。

明旭坐下后,直接开门见山,道出此行的目的:“之前为了最大限度给室内集热,我们采用的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太阳能主动搜索定位的方式进行太阳能集热。前期试用中,有官兵反应一旦停电就会影响集热,且换热器需要定期清洗,操作维护太麻烦了。我们经过几次改进,最终确定采用太阳房的方式蓄能。白天太阳房被动式蓄能,屋顶的太阳能主动式集热,只要把紧临太阳房的窗户打开就能为室内供暖了,实现了能源自足、循环使用,而且不用柴油不用电,减少了对后方长途配送燃料的依赖。”

改造完成后,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明旭一行便在此连队住下,明天一早再前往下一个连队。边防条件有限,所有官兵共用公共盥洗室和厕所。看到很多官兵在方舱里穿着衬衣活动,不少战士甚至身着短袖体能训练服在洗漱,明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边防官兵终于不用挨冻了。入夜,躺在床上,只盖着薄薄的军被,却一点都不觉得冷。隔壁床的钟华已经熟睡,明旭睡不着,想着他这一路走来的历程。

20年前,研究国防工程防护的明旭第一次到边防调研,短短几周调研的一幕幕场景让他心如刀割,至今仍历历在目。高原上,冬天温度很低。哨楼不保暖,夜里执勤的战士哪怕穿着厚厚的棉大衣,仍然冻得在里面直跺脚。执勤人员只能住帐篷,将所有保暖的棉衣、棉裤、大衣都穿上,捂得严严实实的,晚上还会被冻醒。一些战士脸上、手上、脚上都被冻出冻疮,惨不忍睹。

从那时候起,明旭就萌发出一个念头:要是能研发出一种便携式的保温方舱,让边防官兵走到哪儿住到哪儿该多好啊!之后,明旭又去高原调研了两次,看着肩负着护国守边重任的战友们,却由于高原高寒的环境限制,后勤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他终于决定把保温方舱作为自己的攻关项目。

这并不是明旭团队的专业方向,跨专业研发,而且没有任何研究基础,没能获得研究经费支持,可谓举步维艰。同时,团队的核心成员在流失,一些好友也纷纷劝明旭停止研发保温方舱,这个方向不好走,或者等立项了有了经费再继续。明旭没有犹豫,他告诉团队仅剩的4名成员:“搞科研不可能万事俱备,既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又要有逢山开路的劲头!这个项目是真正为边防战友解决实际困难的项目,我们必须要做下去,而且一定要做成功!”

怀着这样的信念,团队成员九上高原边疆,甚至主动申请去边防连代职,和边防官兵面对面零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摸清他们的切实困难,找到准确的研发方向。终于,他们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成为了新型保温方舱技术的最顶级专家团队,也成功申请了科研项目,得到了资金支持。

从2019年第一版试验房建设成功,不到一年,他们就做出了第五代拆装式自供能保温方舱,并在多个边防连投入使用,同时不断收集官兵反馈意见,再逐步进行改进完善。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功能,都是团队经过上百次反复研讨、反复修改、反复测试得到的,也是明旭团队心怀边防,情系边疆的体现。

比如,方舱结构可拆装、空间可变化,不需要大型机械,就像搭积木一样,按照说明书就可以拼装起来。从一个班到一个营,可以依据需要建设足够空间的宿舍,可以根据实地情况选择建造的方舱分布方式。并且,超过90%的部件都能重复利用,官兵们这个点位执勤任务一结束,拆掉方舱就可以往下一个执勤点位去,异常简便、实用。

比如,考虑到高原高寒地区边防执勤和野外驻训时上厕所不方便,明旭团队采用了生物降解干式自洁厕所,用生物菌群分解取代传统水冲的方式,不仅不会冻堵,不用日常维护,而且没有一点异味。

比如,了解到高原冬季大雪封山后官兵只能喝冰雪化出来的水,明旭团队在方舱的太阳能热水器上加设蒸发箱,在给冷水加热的同时蒸发成纯净水,有效解决了官兵的喝水难题。

也包括这一次专门上高原,升级改造不需要使用任何动力装置的太阳能存储方案,只为给边防官兵一个温暖舒适便捷的营区,让他们能安然安心地度过严冬。

当第一缕阳光照射进营区时,明旭一行已经驱车离开了,他们还需要舟车劳顿奔波到下一个地点,为那里的官兵送上温暖。这个冬天,有旭日阳光会一直温暖着边疆。



这是在网上看到的一个真实的报道,据此改编成此文,部分内容摘录原报道。以此,在建军节之际,向所有军人,不管是奋斗在一线的官兵,还是在后方默默为战钻研的教研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有你们的守护,才有我们的现世安稳。

你可能感兴趣的:(短篇 | 旭暖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