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不是限制,而是礼物

今年我的生活曾被焦虑填满,让我深刻体会到焦虑的含义。那时我由于初到上海,工作和生活都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各方面的落差让我负面情绪缠身,常常躺在床上夜不能寐。别人的劝慰我统统接受不了,在我看来,她们不是我,根本理解不了我的感受。

这一段时间,和好友们一起组团练习写作。我在她们的文字中又嗅到了焦虑。好友们都有着稳定充实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是朋友圈的尖子生。然而,她们也焦虑。

好友玲是令人艳羡的律师,有靠近公园的房子、宝马x5的车子,读书、写作、跑步、心理学、导图、领导力、社群等等全方位精进,是大家公认的能量女神。可是,她竟然也焦虑。她说她会在不断的比较中迷失自己,“怎样才能更好”的想法,让她一度非常焦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焦虑的时刻,那种模糊、无所不在、又不可言说的感觉时刻控制着我们,我们会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自己终将碌碌无为;我们会觉得自己不够好,难以担当;我们会觉得没有人爱,而孤独一生;

我们对未来有不可名状的恐惧;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感;我们为自己找不到方向和兴趣点而慌张。我们会对自己和他人有过高的期待。焦虑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把我们罩在其中,无力挣脱,又无法自拔。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焦虑,那就有必要弄清楚,为什么人会产生焦虑?焦虑的实质是什么?焦虑都是消极的吗?我们要怎样与焦虑和谐共处?

一、焦虑的实质

一代心理学大师罗洛梅在他的代表作《焦虑的意义》中,是这样阐述焦虑的。他说:“焦虑是当人感觉到自己某种重要的价值受到威胁时,产生出的扩散性的不安。这种不安往往是模糊、发散的。是人在面对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感和无助感。”

其中,重要的价值往往是抽象的,比如尊重、尊严、价值感和爱。而扩散性是指,当我们感到焦虑时,这种情绪会扩散开来。焦虑可能开始于一件具体的事,但到了最后,我们会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痛苦。

焦虑和恐惧不同,恐惧是人针对明确危险的反应,而焦虑往往没有特定的对象。焦虑是在更深层次击打着我们,当我们感到焦虑时,受到威胁的通常是人格的某个核心部分,比如尊严和价值感。

因为没办法将焦虑的威胁具体化,也就无法远离和打败它。又因为大部分人无法和自己看不到的事物抗争,所以我们常常就会被焦虑困住,无力挣脱。

二、为什么会产生焦虑?

焦虑是人与生俱来的,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的?人为什么会焦虑?

1.生存的需要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焦虑是生存的必要。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绪,其实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情绪让我们对外部环境有个“好坏”判断,从而做出最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选择。

比如,在远古时代,一个原始人在野外行走时,突然听见草丛里有声音,这个声音99%可能是风吹的,但也有1%的可能性是草丛中真有一只老虎,原始人会不会忽略小概率事件,继续向前走呢?当然不会,他的正确反应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跑为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生存下来。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面对的威胁更复杂了,焦虑的形式也就发生了变化,但这种感觉却是大体相同的。也就是说为了生存和繁衍,人类就要有过度的自我保护,焦虑是一种生存的本能需要。为了生存,焦虑和恐惧必不可少。

2. 认知发展的产物

一方面,焦虑和恐惧保证了人类生存下来,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和认知程度的提高,也加剧了焦虑等各种情绪的滋生。社会日益开放、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人类也更加自由和富有创造性。这就导致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衡、同时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焦虑等情绪无形中被放大。

“得到APP”很火的时候,网络上就有声音说“罗胖是在贩卖焦虑”。罗胖反问:“我卖焦虑,你买呀?”是呀,谁会花钱买焦虑呢?在“得到APP”明明大家花钱买知识,为什么学了知识,反而更焦虑了呢?

因为学习让我们扩大了认知的边界,让我们开阔了视野,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其他可能,看到了自己的无知与渺小,所以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习。

就像我周围的姐妹,她们越是不断的突破自己的疆界,越是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就越会产生焦虑,当然也就愈发的努力。所以一定程度上说,焦虑是对自我的高要求,是前进的动力。焦虑需要更宽泛的眼界、更高的认知和更加自由的心灵。

三、 如何与焦虑和谐共处?

既然焦虑不可避免,我们就要想办法与焦虑和谐共处。

庄子在《渔文》篇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有一位胆子特别小的人,大晴天走在马路上,偶然间低头看见了自己的足迹及身体的影子,就认为碰见了魔鬼,内心很是惧怕,他总是设法逃脱那些非常可怕的影子,被迫急促跑起来。
可是事与愿违,跑的越快,身影追随得越紧,脚步越着急,足迹反而越多。于是,他更加惧怕,还认为跑得太慢了,便拼命的奔跑起来,最终精疲力尽、能量消耗而亡。

这是典型的因为焦虑而慌乱、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一发不可收拾的事例。焦虑的时刻人人都会有,当焦虑情绪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对抗它,而是先接纳它,觉察并与焦虑情绪共处。

在《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中提到,如果我们说不清楚焦虑的具体原因,可以先把最近生活中导致你有压力的事情、让你心烦的事情一件一件全部写下来。

当你把这些事情写在纸上的时候,其实它们就已经离开了你的大脑。然后找出其中最主要的三个焦虑来源(其余先搁置)。想一想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接下来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这些情绪有所减轻。

先让这些想法发散开来,如果觉得舒服的话,再逐渐构思一个“行动计划”,比如自己可以怎样去想、去说或去做,让压力和焦虑程度下降到一个更理想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当焦虑来临的时候,一定不要和这些感觉抗争,越紧张就会越焦虑。让情绪离开的最快方式就是顺其自然,接纳不做抵抗。然后再做打算。去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能够让你放松的事情,比如读书、听音乐、跑步、瑜伽和冥想。

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认为,创造性越高的人,潜在的焦虑就越强。一切想要回避焦虑的尝试,不仅注定要失败,而且在逃离焦虑的过程中,个人会丧失让自我显现的最宝贵的机会。“完整的自我人格是奠基于个人面对焦虑,以及虽有焦虑依然前进的能力。”

焦虑不是限制,而是礼物。自我实现的路上还会有很多这样的礼物,等着我们去认识和发现。我们能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学会与它们和平共处。

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焦虑,而是我们如何看待焦虑。

你可能感兴趣的:(焦虑不是限制,而是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