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7.6孔子对教育提出了“十二字方针”!

第七篇第6章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道:道的意义非常广,老子认为:“道”是生成宇宙的动力,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这个“道”叫先天之道。

    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发展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控制着,这种“道”叫后天之道,万物又有些各自不同的道,它们互不干涉,正如《中庸》所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我们的人文是效法天文的,所以我们中华文化也是讲究和谐共处,互不侵害的,这种以“和”为基调,社会的法规、法则也叫“道”。

    孔子提的“道”,指“人道”,人的一生可以只为“谋食”、“谋财”,也可以有更高的追求,也就是“谋道”。

    “谋道”就是在立身行事、治理安民方面,有智慧、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本文的“道”就指谋道。

据:从手居声,原义指手卷曲不能伸直,读第一声,如《诗经·豳风·鸱鸮(chī xiāo)》:“予手拮据,予所捊(luō)荼”。后拮据延伸指经济困难,周转不灵。

    据也可以作为據的简化字,读第四声,《说文》:“據,杖持也!”倚靠的意思。如《庄子·盗跖》:“据轼低头”。

    由倚靠又延伸为依靠等意,如《诗·邶风·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据。”后延伸为“安抚”等意,如《史记》:“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

    据也有占有的意思,如《资治通鉴》:“据而有之”。也有占据、割据等意,如《三都赋》:“孙刘二氏,割有交益,魏武拨乱,拥据函夏。”

    据还有按住的意思,如《礼记·玉藻》:“稽首据掌致诸地。”

    据还有依据、凭据、根据等意。

德:有多重意思,第一:指自身的品德修养,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要求。第二:为家庭、社会做贡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厚德载物”,有德才有“得”。第三:有理想、有追求。如“同心同德”中的“德”。

依:形声兼会意字。从人,衣声。甲骨文字形像“人在衣中,蔽体取暖”。本义:靠着。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又如《史记-刺客列传》:“依柱而笑。”后延伸指依靠,倚托,如东方朔的《七谏》:“余生终于所依”。

    依也指同意、允许,如《元曲选·关汉卿·窦娥冤剧三》:“如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依也有亲近的意思,如《诗·周颂》:“思媚其妇,有依其士。”又如成语:小鸟依人。依也有茂盛的意思,如《诗·小雅》:“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依也通扆,指古代庙堂户牖之间绣有斧形的屏风,如《周礼-春官》:“王位设黼依。”

    又如《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

仁: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就像一颗水果,内有核,核中有仁。如果“仁”坏了,这颗水果也就坏了,人也一样,人如果没有“仁心”,就不算一个真正的人。

游:假借字,原义为旗子边缘的流苏或锯齿状饰品。后被假借为在水里自由行动,如游泳等。又如南朝梁· 丘迟的《与陈伯之书》:“鱼游于沸鼎”。

    游也指不固定的、流动的,如唐· 柳宗元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也指从容地走,如游玩、游历、游学等,如清· 薛福成的《观巴黎油画记》:“余游巴黎”。

    游也有结交、交游等意,如《史记·郦生传》:“此真吾所愿从游”。

    游也有“熟练”的意思,如“游刃有余”等。

艺:指技能方面的一种境界,一般分为三等:匠、技或者术、艺。

    “艺”不但技术娴熟,还包含有创意、思想、德性、情怀等。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学子们要以谋道为志向,以心存仁义,有实际行动为依据,并争取达到“艺”的高度。

    古人把修身之“道”分为大道和小道,在思想方面的修养称为大道,在才艺方面的修养称为小道,大道成人,小道成才。

    解读《论语》不能过度、天马行空、胡乱发挥,比如有些人完全不顾当时的历史背景,延伸出“心得”、“新解”等,令人反感。

    解读《论语》也不能太潦草,解释了和没解释一样,同样让人看不懂。

    比如,有人解释本章内容为:以道为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依托,游于六艺之中。这样解释和没解释有何区别?

    孔子的这段话就像一个教育方针,为后来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巨大,直到现在,还很多学校把这十二个字高高地挂在学校最显眼的位置上。

    令人费解的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大道”的修养,却非常热衷于“小道”的学习,而且只学一点皮毛,根本不在乎是否达到了“艺”。

                公学始祖文翁

  秦汉之前,中华文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其他地方相对比较矇昧落后。孔子弟子三千,南方弟子只有一个,今苏州常熟市人言偃。

    但是,在西汉时期,地处西南的四川却人才辈出,诸如司马相如、扬雄这样的大文豪、教育家张叔、著名才女卓文君等,为什么呢?

    这要提到一个安徽人——文翁。

    在安徽的历史上,有两位办教育的名人,一位是现代的陶行知,被誉为当代的孔夫子。宋庆龄亲笔题了“万世师表”四个字,陈列在歙县“陶行知纪念馆。”

    另一位就是文翁。私学始祖是孔子,公学始祖就是文翁!班固在他的《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文翁在成都创办的“文翁石室”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所连续办学两千多年未有中断、未曾迁址的学校。今更名为“石室中学”。

    除了司马相如、扬雄,还有近代的郭沫若、何其芳、王光祈等人均出自石室,现今仍是我国名校之一。 是一所国家级重点示范性高级中学,位于成都市文庙前街93号。

    文翁生逢“文景之治”,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清平时期,常与贞观之治相提并论,定义为中国历史上生产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富裕的繁荣时期。

    秦汉之交天下大乱之后,文、景两位汉帝以黄老之学的“无为”思想为国策,实行了一种薄赋轻徭、罢兵尚俭的休养生息政策,最终使汉朝国力迅速富强,百姓生活富足,社会稳定。

    甚至有人认为,后来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施展雄才大略,也不过是文、景之治的自然结果。

    文翁,西汉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年少好学,通晓《春秋》,担任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人民。

    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的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

    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

    文翁在成都市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家庭条件差的县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把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

    文翁经常选出一些学宫中的青少年在自己身边做事。每次到各县巡查时,更是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在官府中出出入入。

    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竟然和文化发达的齐鲁之地的一样多。

    到汉武帝时,武帝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文翁成为公认的公学始祖。

    在为政方面,文翁还有一个第一。

    文翁主持在太平堰鱼嘴处开通蒲阳河,引水灌溉灌县蒲阳地区,把都江堰灌区向成都平原北面扩大,在彭县、新繁交界处与湔江汇合(称清白江),增加灌溉面积一千七百顷。使四川农业生产很快地发展起来,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

    文翁也就成为扩大都江堰灌溉效益第一人。文翁的这两项功绩实为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经济发展了,才有基础培养人才。同时,人才培养了,才会有力促进经济发展。

    文翁在蜀地逝世,蜀地的官民为他建盖祠堂,每年祭祀不断。巴蜀地区爱好文雅风气,离不开文翁进行教化的功劳。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7.6孔子对教育提出了“十二字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