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


2020.3.9

很久之前,在笔记本建立了一个文档,名叫“随笔集”,因为喜欢记录生活琐粹,所以取名为随笔。那个随笔集就像一个树洞,收录了我所有的情绪和经历,好的、不好的。

今年想尝试不一样的写法,写成文章、写成一一篇篇生活感悟,让它有了一些正式之感。有些文章会分享,但更多文字会继续收录进树洞。我想,之前许下的承诺《小星星之精彩一生》,应该不会是空话,我好像隐隐约约看到她在未来对我微笑,朝我挥手,好像在说:终于等到你。

不知道是哪一本书或者哪一段经历构建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于是我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向宇宙提前下订单。准确点说,是先构想自己可以做到哪些事情,并预想自己实现的样子,然后告诉树洞。尽管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但是只要说出去的话,我都会想办法去实现,神奇的是,真的有实现。

有人说,没有做到的事情说出去就是空话,但是如果连想都不敢想,恐怕一辈子都是空话。开始的我,敢想,但不太敢做;后来的我,敢想也敢于实践,而且是非常笃定地去做,这样的自己,应该值得被认可!

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理想,而是非常残酷。是在一次次否定自己又重新认识,再一次次推翻自己,又再一次次重新开始的循环往复。这个过程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后来我开始找到规律,能力不足之时,最容易否定自己,这个时候需要停下来,充充电;这个时候,挑选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随机翻开偶像王潇的一本书,或者名人传记,开始和他们对话。有时候是一上午,有时候是一整天。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最容易借气的,借那种士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可以让自己从更高处看世界,一旦站得更高了,好像自己那点矫情也就烟消云散了。所以,我喜欢跟偶像对话,喜欢跟那些鲜活的文字对话,让自己沉浸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世界里,那段时间,世界是你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昨天跟一个学生聊天,她说自己的自控力实在太差,但是又很想变好,希望得到我的帮助。没有想太多,脑海中蹦出来“人性的弱点”五个大字,还有“坦然接受”四个大字。主题关键词出来了,再围绕着关键词作文章好像是我的强项,不知道是不是思维导图学得太好,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还有理有据。学生听完频频点头,好像被注满了能量。临近谈话结束,她说:老师,您说得太对了!我知道怎么做了!我也很高兴,这孩子悟性真高!

其实思路很简单,遇到问题,首先接受它,而不是排挤它;其次是分析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最后相信自己可以解决,至少士气不能丢。接受意味着我们了解了问题的本质,具备直面问题的勇气,排挤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分析问题而不是抱怨问题,理性处理而不是任由情绪摆布;士气是放手一搏的最后砝码,千万不能丢。这是这么多年我遇事处理的一贯思路,这条思路帮助我应对了很多生活难题。我相信,她也会懂,也会从中受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构建出一套属于你自己的思维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你会继续读更多的书走更远的路,如此循环,成就更好的你。

#更好的自己,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