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悟(1)

天生女杰

1898年7月8日,浙江乌镇的王家私塾里一个女婴出生了,父亲王彦臣将她取名“会悟”。她的母亲是一个擅长刺绣的平民女子,她的父亲是深受康梁维新思想影响的私塾先生。两人共生育9个子女,王会悟排行老三,自幼聪颖深得父亲喜爱。

由于父亲思想开明,她不但摆脱了女子缠足的命运,而且5岁时就在父亲的私塾里与众多男孩子一起读书识字。在为数不多的同学中,有一个父亲好友沈永锡的儿子沈德鸿,只比她大了两岁。但因为特殊的姻亲关系,按照辈分她应该是他的表姑。

青梅竹马的两人经常在一起玩耍,同窗经历也加深了两人的友谊,后来沈德鸿与弟弟沈泽民先后走上革命道路,影响了王会悟并促进了她的成长。沈德鸿其人就是著名的革命文学大家茅盾先生。


少女先生

1904年,乌镇第一所新式学堂立志小学正式开学,茅盾和众多从前私塾的同学都转到这里学习,可是王会悟的请求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是女孩子。

在那个年代,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身为女子的委屈,并在心中埋下了“男女平等”的种子。6年来,她曾经无数次望向距家仅一河之隔的立志小学,盼望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能有自己的声音。

1910年,父亲王彦臣突然病故,家中失去了唯一经济来源,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家中唯一的儿子哥哥王会先被迫辍学谋生,母亲含泪将大妹王会林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将小妹王会真送到远在北京的舅父家寄养。

当时大姐王会情已经出嫁,还是个孩子的王会悟面临着要么出嫁要么自谋生路的命运,她的童年就这样结束了。她意识到短期内再去上学已绝无可能。

她突然想起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己也读了不少书,学了不少知识。既然上不了学,那我就自己教!这个大胆的想法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并最终开花结果。

一年后,年仅13岁的她学着父亲的样子在家原先的私塾里招生讲学,并且打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束缚,破格招收了几名渴望读书的女孩子。

兴办女学

1913年,她在外地谋生哥哥的帮助下说服母亲来到嘉兴女子师范大学求学。虽然由于经济困难只读了一年预科,但第一次走出来的经历大大开阔了她的眼界,提高了她的教学水平和人生境界。

回到家乡后,她在家乡办起了第一所女子学堂。除了教大家读书识字外,她还结合当时情况为她们传播新思想。为了她们上学不遭到家人反对,她请擅长刺绣的母亲为大家开设了一门女红课,教授大家女红技能。

即使现在来看,王会悟的想法也是十分超前的,这些经历为她以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越来越多,家里的私塾很快就放不下了。为了让渴望读书的女孩都有地方学习,她找到附近宝阁寺主人清辉师太说明了自己的办学初衷和当前的困难情况并最终说服师太借给她们一间最大的殿堂作为教室。

王会悟的女学很快在县里传开了,县里大为赞赏并予以绝对的认可,而且还每月从县财政拨款5块大洋作为办学津贴。这引起了县里保守势力的嫉妒与仇恨,一个在新式学堂教国文的乡绅站出来,对县里说自己教的比她好,而且只要3块大洋。

县里竟然信了他,把女学交给他来办。自己辛苦创立的女学竟然被这样无情的夺走,她清醒意识到想要改变女子被歧视的命运,必须离开家乡去更广阔的天地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会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