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伤痕:阿城《树王》

大自然的伤痕:阿城《树王》

2020-07-12

看阿城的很多文学作品的时候,除了压抑就是压抑,除了不爽就是不爽,伤痕文学?或许并非伤痕那么简单!

《树王》中有人类砍伐树木对大自然的伤痕,也有人与人之间观念不合的伤痕,更有生活对人的伤痕。

肖疙瘩是树王,却因树而亡,当我们要砍伐树王的时候,肖疙瘩却拼死保护,但是他终究抵挡不了强大的外力,于是我们砍了4天的树,肖疙瘩就在树旁守候了4天,好像我们砍在树上的每一刀,同样砍在了他的身上,当大树倒下的时候,肖疙瘩也彻底倒下了。死后他坟前开出白色的小花,好像再祭奠什么,缅怀什么,警示着什么。

而李立呢?

时代的牺牲品!

在这里,没有好坏,只是时代的悲剧,但是这个时代却也并非是你我所能接触到的,也并不知道那时如何,那么还能说什么呢,看到的和听到的都并非事实,更何况是看别人书的,只是我们通过这里可以了解一二罢了!

读了越多那个时代的小说,越是感觉悲哀,比如李立最后的痴狂,再比如《狼图腾》里面的包,其实都是一样的,到最后感觉都已经不再是他自己了。

当别的知青都不在说什么的时候,反倒是他自己有开始了,并非有什么不对,只是那种差异和迥然,的确能让人明显感觉到不同,而这种不同却也是他改变的开始以及延续!

他热爱读书、勤于思考、吃苦耐劳、执行力强,这本是获得成功的要素,但可惜错误的时代把他引向了偏执。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李立的行为已经近乎疯癫。在大多数知青都沉默不语,思考着砍树烧山的行为是否正确时,李立却说说笑笑,渐渐有些发癫。我们不知道这时的李立心里究竟想了什么,是终于砍倒巨树的喜悦,还是得知肖疙瘩才是树王的震撼。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得知肖疙瘩离开人世时,李立的心里一定产生了触动,或许在那个疯狂的时代结束之后,他会重新审视这一段过往吧。

肖疙瘩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当那棵参天巨树倒下之时,他的内心世界也随之崩塌了。他与巨树早已经化为一体,肖疙瘩身体里有着树的伟大与尊严,树的枝干中有着肖疙瘩的灵性与倔犟。所以当这两者同时消亡时,带给读者的是无尽的震撼。正如评论家所说:“巨树的倾倒与肖疙瘩的悒郁而亡——崇高形象的覆灭,便构成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悲剧。

他没有多少文化、没读过多少书,却将道家中敬畏天地、敬畏自然的思想发挥到极致;他这样一个凭借砍树得力而获封树王的人,却成为了最坚定的护树者。肖疙瘩到死都没有理解什么是有用的树什么是无用的树,其实今天的人同样不能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和肖疙瘩一样只知道要对大自然心存敬畏。

可当身处在文革时期,处在世人都将敬畏抛之脑后的时期,余留下的清醒的人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能是看着这个社会走向疯狂。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自然的伤痕:阿城《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