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压抑沉重的电影,不一定是阴暗的色调。
它可以是一片海天相接的明亮清冷,蓝白相映,意境寂远。它的故事,发生在波士顿沿海,一个叫做曼彻斯特的小镇。它发生的事,不一定是什么直面人性的黑暗,或者社会的丑态,就是一个平凡男人的生活,仅此而已。
《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看上去缓慢,平淡,但静静看下去,需要强忍着按暂停键缓一缓的冲动。
李·钱德勒是一个公寓里的勤务工,专门处理各家各户的杂事。他总是面无表情,无论面对租客的斥责或暧昧暗示都无动于衷。在他身上看不到什么对生活的热情,只是麻木地活着。
一个电话,把他召回家乡,曼彻斯特。他挚爱的哥哥因心脏病去世,他需要处理后事。身边的朋友难掩悲痛,他的脸上却只有疲惫,仿佛面对亲人的死亡,连难过与悲伤的力气都没有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只怕他一生都想远离家乡。曼彻斯特于他而言,已沦为一个陌生的地方。人烟稀少、一年四季都是清冷空旷模样的小镇,似乎多少年过去了都没变化,但很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与他感情深厚的哥哥再也不回来,记忆中活泼乖巧的侄子早已长大,懂得有自己的想法,也知道怎么用避孕套,前妻兰迪也已经有了新的家庭,也即将有新的孩子。
而他,还久久沉溺在过去。
快乐太遥远,他曾经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美丽的妻子,三个可爱的女儿,在和狐朋狗友玩闹的时候,脸上还能挂住笑容。但他自己,亲手而又无意地,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在他深夜去便利店买东西的时候,出门前添加的柴火无意间跳到壁炉外,烧遍整个房子,三个女儿未能幸免。妻子绝望地哭喊,而他,一个间接害死自己女儿的父亲,绝望得无以言表。
他判自己有罪,但在警局交代实情之后,警察知道他也是无意之举,录完口供后就让他离开了。就这样结束了吗?他痛恨于自己的罪恶没有得到别人的制裁,便想拿起手枪自尽,给自己一个终结。自杀没有成功,他被别人阻止了。然而,死就真的能解脱吗?
兰迪无情与他离婚,在别人眼里他成为一个可怜的家伙。为了摆脱这段悲痛的记忆,他一个人去波士顿生活。临别前,哥哥还安慰他振作起来。那时谁也没想到,在虚掷岁月后,他的痛苦不曾消减。
直到他偶遇兰迪,她痛哭流涕地向他忏悔之前说过的恶毒的话,并希望他能振作起来。两人相拥而泣释怀过去的场面没有出现,他说服不了自己,他放不下过去,他选择了逃避。
他放弃了可能的新恋情,放弃了侄子的抚养权,放弃了原谅自己。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走出过去的阴影,或许他的余生每一秒都在死亡。
地球公转速度每秒29783千米,全世界每小时有15540个新生命诞生,6360个人死去……世间万物每分每秒都在变化,但他仿佛只能一直停留在某个阶段,再也走不出去。在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后,我有点懂得男主的孤独感。
有一段时间状态很抑郁,不少人给我的建议是,多点出去,多点找朋友沟通。
这样的方法,我试过。但结果往往是,在外面度过欢乐与玩闹时光之后,回到家后一个人面对自己,更加觉得疲惫和孤独。尤其在喧闹过后的寂静,对比更加强烈。我也是在一段时间后,才懂得如何应对这种空虚感。
外人的意见并不全然都适合自己,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还需要自己去想明白。
有的时候,当我倾听着别人的苦恼,会有一种无力感。我不是一个言辞巧妙的说客,也没有洞察人心的高情商。剩下的,也只有倾听罢了。有些时候说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心里也嘀咕着,这话实在太水了。
当我听到一个感情美满的朋友还是会絮絮叨叨说起她的初恋,一个家庭幸福的男人说起他的前女友还是会刷的一下流下眼泪,我的父亲已经五十多了还是会是不是说起“我的父亲在我七岁多的时候去世了”,我知道,许多人的痛苦,并没有随着他们能够学会淡然相对而消解,而是融到骨子里,烂在肚子里了。
因此,我对“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句话抱有怀疑。有些时候,我觉得有些人看到别人痛苦难过,就巴拉巴拉地给别人指点迷津,或者猛灌鸡汤,这样一幅好为人生导师的样子,其实不太负责任。有些甚至并非出于好心,只是按照自己心目中别人的模样去指指点点,满足自己的表演欲望。我们不是别人,很难完全感受到一些事情对他们的心里会造成什么影响。比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一堆话,有时候简单的两个字“我懂”就足够贴心。
我们总说,“一切杀不死你的东西,都会使你变得更加强大”,但人生并不总是电影,在迎来灵魂黑夜、一无所有后就一定能在挫折中重生,在经历考验后还能认识自我,赢得人生,在经历牺牲后还能喜逐颜开迎来大结局。有的人被痛苦击垮就再也一蹶不振,有的人知道一切道理后依旧活不好这辈子,有的人在挣扎许久后终于能一点点重新开始,但依旧举步维艰。
这不是悲观,是现实,不是什么痛苦都能轻易忘记。
但一点点挣扎,一点点尝试摆脱,不正是我们人性依旧有不屈的力量吗?就好像电影的最后,李·钱德勒一个人回到波士顿生活,但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比起以前,家里会多了一张折叠沙发,期望侄子偶尔还能去看望他。这样一份小期许,为全片的清冷增添一丝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