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退游戏钱,致电让客服听孩子哭喊声!父母甩锅究竟有多可怕?

最近的全国会议上,也有委员建议让家庭教育立法规定父母持证上岗。正如这位委员所说:“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科学育儿知识的培训,而他们需要接受教育,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随着话题的发酵,我们看看这些故事,就知道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了。比如说,家长的脾气在孩子的成长中也有着至关影响的作用。一位母亲阿兰的脾气常年暴躁,也没有什么文化,动不动就歇斯底里地打骂孩子。

这不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微信钱包里的钱少了。阿兰就查阅了账单,发现孩子一直用其手机玩游戏,还刷走了将近1000多元。

在孩子颤抖地承认了事实后,阿兰怒火中烧,当下就甩了小孩一巴掌。随后,她边致电客服,边继续打孩子。客服在听到电话里的孩子哭声时,一脸懵。“你们这企业怎么那么没良心,让我孩子玩游戏,还骗钱。”阿兰在电话里怒吼:“我明天就把孩子送去戒网瘾,你们赶紧把钱退给我。”

听到电话里的哭闹,客服马上查阅了后台数据发现,账号是成人账号,人脸的验证是一位女性人脸。为此,客服询问为何要帮孩子过人脸呢?阿兰在电话中一脸不耐烦:“我不知道,我不懂!”

客服的内心是一百个想反驳:“这说是游戏,反悔的机会。要是孩子是借用你的信息偷盗,你还有后悔,推卸责任的机会吗?”

实际上,阿兰的表现是大多数中国家庭教育的常态。不少父母生了孩子,却懒得付出,不好好教育孩子。请问,如果你不付出心力,又怎么能盼望孩子成才懂事呢?

相反,为了能让孩子听话不哭闹,他们是将手机拿给孩子玩的第一责任人,甚至是亲自下载了游戏让孩子玩的人。而孩子年纪小,没有成熟的自制力,自然容易沉迷在游戏之中,失去了判断力。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往往意识不到严重性,直至有了金钱损失,才开始了棍棒教育。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里曾经说过:“孩子的心很柔弱,可以被扭曲成任何样子,而一旦扭曲变硬,就很难复原。”

当下家长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对于沉迷游戏的行为不在于疏通引导,而是一味地推卸责任,责怪企业、社会、孩子,只会让自己变成巨婴,同时扭曲孩子的心灵。

实际上,当下为了防止孩子沉迷游戏之中,各大企业都在努力。比如腾讯就推出了”限玩、限充、宵禁”的政策,充值游戏还需要人脸识别;OPPO推出了新功能,对疑似未成年人消费游戏的行为,会立刻发送短信给家长确认。我国也不断推出法律法规,来促进游戏公司防沉迷系统的完善。

什么样的家庭,就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社会上能少点奇葩父母,多一些合格的父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退游戏钱,致电让客服听孩子哭喊声!父母甩锅究竟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