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早已是脍炙人口了。这部著名的中国文学作品,已被用多种形式搬上了银幕和舞台。昨晚我们去观看的,就是越剧明星版《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亦是“全国第二大剧种”。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因系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资料介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昨晚演出的是绍兴市演出公司组织的十个越剧院团联袂奉献的一台节目。多个文华奖、梅花奖的获得者轮番登台,表演不同流派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原本没有看这部越剧的打算,主要是这些天睡眠不足,急需补觉休息。但朋友彬全家从加拿大回来,这也算是对他的一场招待,尤其对那两位在加拿大出生的儿女,更是一次国粹教育。

      有人把在国外出生的中国孩子称为香蕉,意即虽然孩子外表还是黄种人,但黄皮肤之内早已西化。彬的两个孩子即是如此。中午吃饭,两个就吃炸馒头,而且必须有炼乳相伴。像什么宫保肉丁、糖醋鲤鱼这类一般孩子们都喜欢的菜肴,两个小家伙根本不沾边。彬说,最保险的食物是麦当劳,一点不挑。我问他们俩,还愿意吃什么?哥哥想了半天用中英问夹杂的话语回答一句,看俺没听懂,妈妈翻译说,还有意大利粉啊。呵呵。 

      晚上去剧场,事先就担心孩子没兴趣坚持不住,怕中途退场影响他人,我们特地选择了人少的二楼而坐,果不其然,十一幕的越剧刚刚演至第三幕“十八相送”,我们就把自己送了出来。也是,对两个“香蕉孩”来说,这剧简直莫名其妙。

      剧院外的广场倒是十分热闹,拉二胡的、扭秧歌的、滑旱冰的,一下子就把两个娃娃吸引过去。我说,这扭秧歌也是中国国粹啊,怪不得孩子感兴趣。彬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人,加拿大哪见过这么多的人啊。在加拿大,彬在自家住宅的后院安放了一个蹦床,那就是两个孩子的业余生活。

      说到移民,彬说,如果你能放弃电话、放弃朋友、放弃饭局,每天甘于和电视、和电脑打交道,那你就能适应移民生活。彬还说,为了孩子,我不得不有所放弃,所以回到国内,我就拼命的补充“给养”,多会朋友,多进饭局。

    我和彬是多年的好朋友,也是他每年回国时的倾诉的对象。去年十月在深圳,俺在完成“道歉团”的使命之后,就听过他唠叨一晚上,去加拿大又和他见过一面。这次彬来大连,把夫人孩子扔在宾馆后,就说一句,“这两天跟你混了”。大连油罐着火后,海水污染,许多地方无法带彬去游览,他想见的朋友,有些也难以相约,至于组织大型饭局,俺也缺少心情。但俺告诉彬,今晚咱俩要大喝一场,不醉不休。

      本文是写彬的,却用了越剧的名做了标题,也就是一个简单的借用。有朋友问,这部越剧好看吗?实话实说,俺也不知道。昨晚进剧场,就是个过程,当然也是俺希望的过程。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只是剧中的主角,与本文无关。俺现在要准备的,就是晚间的酒局。

                    2010/8/4

你可能感兴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