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8

明朝人的见识

2022-10-08

        1405年开始,郑和率40艘宝船下西洋七次,利用季风规律,冬季出海,夏季返航回国。宣传大明王朝的国威于海岸诸国。却丝毫没有似美利坚合众国并欧洲资本统辖国度之财帛贪婪和杀人嗜性。

        此事官方没有记载,郑和没有记载,只有随郑和下西洋的翻译马欢先生用了三十年时间把他随船时沿途看到的20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写成了一本书,记录了千载之奇遇,叫做《瀛涯胜揽》。马欢先生的事我们的历史书上却是没有的,也许是历史的悲哀,更或许是文化的缺口!所以,我要赞誉马欢先生!

        他在书里有一首诗说:所谓高山巨浪岂曾观,异宝珍石今曾见,俯仰堪舆无有垠,际天极地皆王臣。这当然是他内心喜悦的写照。讲给他身边的人们听。

        后来的我们才知道了我们明朝的航海能力和造船能力是世界第一的,远远超出同期的西洋诸国,马欢写到了他们第四次下西洋时到达非洲海岸的兴奋情景。到达非洲海岸。

      1595年,洋人利玛窦写了一本《交友论》被徐光启读到了,这位传教士本是想用中国化的方式传播西洋思想的。1601年,利玛窦在徐光启的帮助下进京见了皇上,传教士欲给皇上科普带传教。

        此前,38岁的徐光启在南京第一次见到了利玛窦带来的《山海與地图》,使得他的世界观为之一颤、也为之一更兼为之一变。我多次说过,人要有世界观就得观世界,不观世界的世界观是可笑的。

          利玛窦为了博得中国知识分子好感,他故意在地图上把中国放在了靠近中心的位置,椭圆形的世界地图,43岁时的徐光启考进士成功。现在,数学里的点、线,平面、直角、三角等概念都是徐光启和利玛窦的功劳。后来还有康熙大帝的贡献。他俩翻译了西方的数学书《几何原本》。

          徐光启先生丁忧期间,他还把美洲产的红薯引进上海,他想这可以帮助许多当时吃不饱饭的底层中国人吃饱饭。徐光启历经明朝四任皇帝,他编写了60卷的《农政全书》,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官方一直奉行的理学学说之外,更是日常市井生活才是中国人需要的东西。

      徐光启的弟子陈子龙把老师的书出版了,徐光启是第一个知道中国人眼里的天圆地方是狭隘的,地球是圆的,中国不是世界的中心。徐光启活动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了上海商业中心叫徐家汇,我小住上海时就和大女儿走过地铁站漫长的通道在一家照相器材店买到了28-300的镜头,此镜头长安当时是买不到的,店老板说,我的店所有的广角和中长焦镜头都有,只要您有钞票!自信的太太!

      地球是圆的之理论也得到了同一朝代的华夏第一游侠徐霞客的证明,徐霞客喜欢旅游,他每走一天都是喜悦,他说,此一宵胜人生千百宵,他22岁开始戴着妈妈给他缝制的衣帽,饮山泉,眠大地,开始义无反顾的游历人生,一直游走了56年,写下了《徐霞客游记》,以优美的文字记录了中华大地风土人情,山水壮阔。随着徐霞客游记一起,大明王朝也走入末路。我非常钦佩他,想着疫情没了,也能似他一般用双脚爱遍华夏山水。明朝的知识分子其实很有情趣的!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