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预设立场——打开亲子沟通之门

中原焦点团队高级五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1093天  2021—6—9

      作为父母,我们最怕孩子出现问题,孩子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出现状况之后不与家长沟通,我们不知道孩子怎么回事,其实孩子是很想与家长沟通的,只不过他与家长沟通后不一定能实现他所想要的,久而久之,便不再愿意与家长沟通了。

      在沟通中,最危害亲子关系的就是预设。

        预设就是拿我们的是非价值观念去评判孩子,预设就是家长在亲子沟通中自己以为的就是正确的,然后套在孩子身上。

        做到不预设在沟通中非常重要,而沟通是改变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沟通就无法进行合作,没有合作的亲子关系就很难帮助到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都想让孩子更好,也想让孩子的问题得到解决,虽然我们可能心里仍然认为孩子的问题怎么那么多,孩子怎么那么多事,但正是因为我们一时的言语冲动,才导致孩子的问题更多。

      作为父母,我们很容易带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我们的想法去评判孩子,很容易拿我们的价值观念去套孩子。

        遇到事情的时候憋三秒,让真相飞一会儿,憋三秒就是先不说话,不说话干什么呢?就是去反思、觉察自己此时的情绪状态,看看自己是不是中立,是不是有预设,是不是用自己的想法去套孩子了。创设一个缓冲的时间,缓冲的余地,我们先听听孩子怎么说。

        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想的就是正确的,有时候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带着预设和孩子沟通,亲子关系可能会破裂,孩子的沟通之门也关上了,再打开沟通之门可不是简单的事,甚至需要花费很大的劲,所以要珍惜孩子愿意说的机会,珍惜这样的关系。孩子抱怨你,说明他信任你,他愿意跟你说。

      父母在和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时候,先清空自己,感受一下自己是不是在预设,是不是给孩子贴标签?不要把你以为的放到孩子身上。

      最伤害孩子的是父母的不信任,父母往往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孩子。对孩子来说,我们相信孩子怎么样,孩子就会怎么样,你真的愿意相信孩子吗?

      不预设立场,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的立场看问题。对孩子预设的立场就犹如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这样的思考方式无疑充斥着危险。在心理咨询中,发现很多孩子因为预设立场的眼光被不公正对待,甚至陷入自暴自弃中。孩子可能会这样想,你不信任我,我就是这样了,既然不信任我,那我为啥要更好呢?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想更好,但孩子更好是建立在被人信任、被人认可,被人理解的基础上的。

        我们知道说话是靠心不靠嘴的,作为父母,要修炼自己的内心,你内心里没有欣赏、没有理解,嘴上说的再好也是没用的,你说的就是为了想改变孩子,想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而不是想了解孩子,孩子是能够看出来的。

      作为父母,我们怎样才能避免预设立场这样的思考方式呢?

1.多觉察自己,多问问自己,此刻内心发生了什么?

        问问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想说的时候是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了,还是离自己想要的方向更远了?觉察一下:此时去谈是否合适?自己做准好准备了吗?什么时候谈更合适?该怎么谈孩子能接受?要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孩子,需要家长怎么样,这些都是需要去觉察,需换位去思考的事。

2.安顿好自己

      只有当你情绪好了,才能帮助到孩子,如果你情绪不稳定,只会让事情更糟糕,所以情绪状态没处理好时,先处理好自己的状态,安顿好自己,让自己的情绪平稳下来,方法是用深呼吸,就是让鼻子吸气,嘴吐气,做几次深呼吸,做几次深呼吸,调整好情绪,安顿好自己。

3.聆听孩子,带着较为平静的心情,打开自己的耳朵,同时先将嘴巴闭上,学习聆听。

        父母心情平静是很关键的,心情平静才能听到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情绪稳定了才能把耳朵打开,嘴巴闭上,虽然这对家长来说是很难的事情。很多父母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厉害,用说教的方式教育孩子,有人说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唠叨的妈妈,妈妈越唠叨,孩子的问题就越多,所以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闭上嘴,打开耳朵,认真聆听。

4.引导孩子,试着让孩子说出他想要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协助孩子整理出利弊得失

        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不直接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说出来,比如我们可以这样问:你感觉怎么做会更好?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要让孩子自己说出来呢?因为他说出来的才是他想做的,他想要的,我们教给他的,他通常会闭上耳朵听不到,因为他没有卷入,父母说的只是父母说的,他记不住,只有让他积极参与,让他自己去思考,他才能记得住。

        父母要善于启发引导孩子,看看他有没有成功的经验,他的成功方法是什么?这样做会怎么样?让他自己说出来,他说出来的才会记得更牢固,也会乐意去做。

        当父母能够学会不预设立场,才能听到孩子真正的声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不会只是说父母想听的话,孩子在最需要父母帮忙的时候才会向父母求助,父母才能引导出他潜在的力量,给他最有效和有力的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预设立场——打开亲子沟通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