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的力量 中

22.批评是索取,表扬是付出。看不起自己的人,才会想去批评别人。人都会有想别人建立联接的欲望,批评别人,就是想让对方做些事情让自己舒服。通过批评打压对方,让你显得矮一些,我要通过强大和厉害,显得自己高一些。这样我们就能平等了。真诚能让你建立亲密关系,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真诚。在沟通中,当你想批评时,真诚表达自己内心,此刻我需要要你对我的爱。当我被批评的时候,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感觉很受伤,变得更弱了。睁开双眼,看看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关系,他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强大,他也需要你的鼓励。

23.为什么别人的否定和指责会让你受伤?不喜欢别人否定和挑剔自己,背后都有这样的逻辑,你只能喜欢我,肯定我,不能否定我。你的问题之一是强迫和控制。你的潜意识都有,只能做A不,不能做B。否则就是指责和冷处理。无论你有没有讲,潜意识己经传达给对方,无形中在你俩之间竖立了障碍。如果你受不了别人对你的指责,那一定是你自己对自己做了很多指责和否定。如果你对自己做了80分,那你只能接受别人20分,如果你指责了自己120,那么你需要从对方那获得20分的认可。当一个人骂你神经病,敏感的人,会启动防御机制,反指责你。因此,当一个人对否定和指责起反应的时候,不管是肯定还是着急否定,他都是同意的。你为什么无法认可自己呢,是因为没有人教过你怎么认可自己。在小的时候,你一定是被亲近重要的人,打击和否定了。妈妈不会表扬你,那只是因为她不会,并不是因为你不好。我就是不会自己肯定自己,所以,对周围环境很敏感,我太在乎别人对我的肯定和评价了,一路学习,收获到,认识自己,学习看到自己的优点,缺点并不是否定自己,而是代表了,需要再学习进步的地方,自己爱自己。

24.需要别人是一种能力。当别人无法满足你时,会觉得愤怒,愤怒是为了让自己在心里层面高于你,为什么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无法自我觉察到自己的需要,怕被拒绝,认为自己不值得被满足,所以用强大的情绪去压向对方,迫使对方主动来满足你。间歇性强化,更能强化中心观念,比如这次满足你,下次没有满足,如果你潜意识认为自己不值得被满足,那么,当对方满足不了你时。你就会想,看吧,别人都是满足不了我的,还是要靠自己。也就是你内心的投射。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可以坦诚的说出自己的需求,有需求就提需求,能不能满足那是你的事,有愤怒就表达愤怒。这是一致性的表达方式。其实我以前,也是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满足的,无法直接提需求,如果提了对方无法满足,我就会绝望,看吧,他是满足不了我的,我只能自己爱自己。但现在不会了,我有需求还是提,我知道当你能做到,你就会满足我的。

25.自尊心强是因为太自卑了。自尊心强的人,是很难真正理解它人的,当她碰到一个价值观不一样的人,会去评判、指责对方,想去改变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以证明自己是对的。这点我有,如果老公所做和我所想不一样,那么我会想要去改变他,而老师就会去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去做,引导我去理解对方,曾经我认为,如果他的想法不对,我的就是对的,两个人中只能有一个人的想法是正确的,这只是我控制欲强的表现。有一个咒语,我的存在,就是为你服务。因为我己经是中心了。如果和人相处你会有觉得不舒服,那一定是触碰到了你的某个点,不痛则痛。当你不舒服时,就念这个咒语,你的各种情绪会流露出来,这就是一个疗愈的过程。你会发现,你所有的敏感和防御的背后,都是害怕不被别人重视,你会慢慢发现,没有人会不重视你,但真正重视自己的人,应该是自己。这节很棒,感悟很多,是我要好好修炼的一节。

26.忍耐和情境:人长大了是要憋的住尿的。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能够根据所处的情境,控制自己的语言和情绪,再等到合适的机会表达出来。这点我很有感触,以前老公下班,我就很想找他倾诉,而他觉着累自然也没好情绪对我,我会委屈和不解,现在回头想想,我没有忍耐和看情境。能够忍耐,延迟满足,并不是不满足,也不是将情绪憋在心里自我攻击,而是能自我化解。

27.如何假装自己优秀。不优秀就不值得被爱,很多家庭观念塑造出来这样想法的人。但是想要优秀:真的要非常努力。如果归因不是为了改变,只是要得出因为……所以的结果。那可以玩这三个游戏,1.指责别人。2.指责自己。3.脱离环境。

28.如何走进别人心理,以安慰别人。你会不会觉得没有人懂你,感到孤独,别人说的都很有道理,你却莫名有失落感和距离感。这是没有走进对方心理的表现。有一个方法,处理信息内容的同时,处理对方的情绪情感,回应之前,先看到他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走进别人心理,专业点来讲,也就是共情,借助对方的言语,深入他内心体验情感,并告诉对方你也体验到了那些情感。也就是,你不光看到了他的言语,还看到了他的情感。当你看到,他的情感就开始流动了,这时你用合适的方式表达给他就行……共情跟你该知道如何处理那些疑惑并没有多少关系。只要对方感受到倾听,被理解,他多半会自己找到答案的。重点是:该如何识别他的情绪情感。首先你得有这个意识。你要有意识的分裂一个我去处理这件事情,一个我在听他说话,一个我去感受他的情感,然后再把信息整合在一起。其次就是把他当成你自己,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你会有什么感受,注意:是如果你是他,在他的背景下去感受,而不是,在自己的背景下去感受。而这取决于,你是否有感受自己的能力。通俗点说,你用什么态度回应,远远重于你具体回应了什么。还有一个得克服,忍住你好为人师的本能,少教育应该要怎样做,让他的潜意识告诉他自己。这样多几次,关系就会日益亲近起来。

29.把我的脆弱将给你,如何做真实的自己。什么是真实的自己,你要了解自己,允许和接纳自己。很多人不允许自己脆弱,例如,当碰到问题,第一反应总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要么是指责别人,为什么弄成这样。真正乐观的人,他允许自己有脆弱和难过,他相信事情总会过去,会有人帮助他的。不允许脆弱的人,会有类似这样的逻辑,小时候被身边重要的人,你自己来,没有人是可以一直帮你的,或者是 不要哭,再哭就不喜欢你了,脆弱是不被接受的,会被欺负,要么是不被爱,即 我是不值得被帮助的。用交换来获得别人的帮助,而不相信会有人无条件来帮你。不暴露自己脆弱的人,别人是无法走进你心里的,虽然打开伤口,可能会有再次受伤的风险,期待别人会接纳你,而不是伤害你或利用你,但你依然要向你信任的人,敞开自己,这样它们才知道如何去帮助你。放下自己,允许自己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信任别人。别人走进你心里的方式,就是触摸到你的脆弱,然后和你建立联结。

30.你没有随时被看见,但你值得被看见。你总是希望别人能主动和你打招呼,希望别人能随时关注你,这样会让你非常开心,当别人没有主动问候你,会觉得很失落,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美注,曾经我也是如此,但我一直不明白,我为什么那么在乎别人的主动。回朔到原生家庭,在婴幼儿时期,对母亲是极度依恋的,因为她需要被母亲看到,才觉得安全。所以最初妈妈一定要在小孩身边,小孩看到妈妈,就会觉得踏实,这就是最初的存在感。小孩再大些,她相信妈妈一直在身边,有时候她不想让妈妈看自己玩,推开妈妈,但是她相信妈妈一直在身边。只要有需要喊妈妈,她就会出现,所以,通过喊妈妈,来刷存在感。于是安全型依恋就建立起来了。但很多小孩并没有这么幸运,有些母亲也不懂这些心理,当小孩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都不在,所以会对小孩造成伤害,也没有建立起对妈妈的信任感,就不是安全型依恋。那么小时候没有得到的心理满足,我们需要穷其一生来填补。长大后,身边的人、事、社会,就成了妈妈的象征,我们渴望得到以前没有得到的东西-存在感。当别人在做自己的事,没有关注到我们,会觉得失落,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只有当别人主动关心我们、点赞、聊天,我们才感觉到自己是被关注的。长大后,我们也可以去理解妈妈,妈妈也有她自己作为普通人的局限性,她也有自己的世界,她很重视孩子,但也没办法将100%的注意力给到孩子,所以,从小,我们就是常会被忽略,经常感受不到存在感,经常会觉得自己就是不重要。但妈妈的这些忽视并不代表她不重视我们。我们长大也有自己的生活、局限和悲哀,他人也有着内在小孩的渴望,也很需要我们的关注和点赞,也很需要我们能看到她。即使你安静坐在角落,不被看见、没有问候、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秒回你信息、不被注意,你依然是值得被看到的。你是成年人,大家平等,当你有需要,并表达出来,你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就是看见,这就是爱。你本来就很重要,值得被看见。因为你不是小孩,所以你并不需要随时被看到。在等待别人看到的时候,你有自己看到自己吗?我是看不到自己的人,也就是没有自我,所以,我在练习看见自己,感受自己,并去信任别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成长的力量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