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动脑子,也想发生信SCI?

现在的纯生信没有以前好发了,一年比一年难发,文章也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都是过时的热点套路文章。很多时候真的不能怪人家期刊和审稿人,例如人家期刊一年只出版500篇文章,结果就有一万篇纯生信文章来扎堆投稿。面对这么庞大的数字,期刊编辑只能根据文章标题来过滤文章。首先,被过滤的就是这些扎堆类似的过时热点套路文章。有些期刊干脆只看你标题有没有补实验,不补实验就立刻秒拒,甚至直接在投稿指南中规定:生信类文章一定要补实验来验证。

从2016年开始,陆陆续续有临床医生、医学研究生、博士加入到纯生信数据挖掘的大军中,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文章也越来越多,导致期刊的版面远远跟不上,所以出现了现在的纯生信容易被秒拒的局面。

前几年还好一些,不用动脑子,随便找一篇文章来进行机械式模仿,都可以轻松地发表。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样不用动脑子、抄作业抄出来的文章实在太多了,导致期刊受不了,只好先拿这些扎堆的、过时的热点生信文章来开刀,该秒拒还是要秒拒的,一篇都不留。

现在做生信需要动脑子的,需要考虑如何创新。例如怎么样找到基本没有人做过的热点,怎么样避开竞争大的方向等等。此外,选期刊也需要多交流,多学习别人的经验,多尝试投稿。

这样就意味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跟之前的机械性模仿不一样了,因为机械性模仿不用动脑子,拿到文章就直接模仿抄作业,很多人一个星期就可以出一篇生信SCI,这样就相当于批量生产生信SCI,按照这种速度,那本期刊受得了,除非期刊都是你家开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用动脑子,也想发生信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