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不打糯糍粑,婆娘儿女不归家

“中秋不打糯糍粑,婆娘儿女不归家”,这是重庆、四川一带的中秋习俗。

即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缺乏,生活紧张,几乎每个农村家庭都要备足糯米,在八月十五这天打好糯糍粑,等着分家出去的儿子一家、嫁出去的女儿一家回来吃的。

然而这种习俗,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却渐渐的远去。

打糍粑的流程包括糯米淘净浸泡、蒸熟、然后倒入碓窝用木杵捣打。

蒸熟的糯米饭
倒进碓窝用木杵捣打
糍粑快要打好了
团成圆糍粑


碓窝,用坚硬的砂岩或石灰岩凿打而成,平面成圆形,上大下小,内空直径一般30-40cm,内壁及窝底较光滑。

打糍粑既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蒸熟的糯米饭呈散粒状,木杵先应沿着碓窝边上用力,让蒸熟的糯米饭与碓窝充分的接触冲击,才能快速的变得粘稠。

起初木杵打下去和提起来都是很轻松的。随着糯米遭受冲击,颗粒逐渐变细而变得粘稠,木杵提起来下端粘着糯米团,糯米团底部又粘着碓窝,没有相当的力气是很难将木杵提起来的。这样一打一提,要不了多时就会汗流浃背。

直到没有明显的米粒,糯米团不粘碓窝,木杵能直接将糯米团从碓窝里提起来。这样,糍粑就算打好了。

接下来就是团成小的糍粑或摊成小的圆饼,小圆饼再演绎,就是月饼了。

儿女回家,欢聚一堂。圆圆的糍粑,象征着团圆的一家粘在一起,不离不弃,永不分离。

吃糍粑的时候沾着炒黄豆面和白糖,十分香甜软糯。没吃完的糍粑,则由儿女各自拿回家慢慢的享用。

现在生活好了,超市随时都有糍粑卖,想吃就去超市买。

如今的农村,多数都是年迈的老人,他们已不再打糍粑了,也打不动了。

这些年,我和兄弟们中秋回家看父母,都是在超市买了糍粑回家。原来我家打糍粑的碓窝,还静静地放在屋后,里面铺了一些柴草,早已成了鸡窝。

有时去一些古镇游玩,间或可以看到用碓窝现场打糍粑的场景,觉得特别的亲切温馨和有烟火气,真想再去体验一次。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秋不打糯糍粑,婆娘儿女不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