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对自己人生不苟且的人

前些日,潘总提出“办”、“版”、“板”的使用质疑,究竟是“版衫”?“板衫”,还是“办衫”呢?因为,工厂里、行业里、不同的人运用“ban”读音的字都五花八门,要求建立正确用字的统一共识。那么,像这样的行业俗语,我们究竟是应该用哪个字比较规范正确呢?

我习惯了研究真确性,在网上查阅了字义的详细解释。最终,从字义上理解,潘总在报连相两期学员里确定用“版”。大家平时用哪一个“ban”字都有,一下子要改过来统一,确实有些拗,但只要用心坚决,都是容易的事情。

活着能对自己不应付,就是送给自己最好的诗和远方。

很多人也许会觉得,为何潘老师总是那么执拗于一些小问题、小事件?他潘老师烦不烦?无不无聊啊?!对待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解读都是不同。而不同的解读,都由个人价值观和阅历态度决定。

我的解读是,这不仅只一个研究字义的统一。它的意义在于磨练各个成员对团队意识的统一、规范与服从。就像,部队的训练一样。由小处出发,引导。潘总不会无聊到,只为执拗研究一个字是否规范和统一。除了以上一点,我认为,潘总还在于引导我们对每件事、每个问题、每个细节的认真、细心、严格的态度。对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的“不苟且”。而这些都会潜移默化为,我们对人生的“不苟且”。

类似的事件我犯过。早年写小篇,我常混用“的”、“得”、“地”。完全通篇错误,该用“的”时,我用了“得”;该用“得”时,我用了“地”;而到用“地”时,我却用“的”。当时,揪来就用,也不计较词法运用是否得当。现在我通常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深刻清楚,连这三个字我都通篇运用错误,是我所不能对自己容忍的。我专门花了时间研究“的”、“得”、“地”三个字的字义用法,除非匆忙写完我自己没审查。

我看过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他讽刺、寓意的是整个中国社会那些对处世不认真不用心的人。对每一件事的要求都是差不多就可以了。我觉得这一篇有点意思,节选了一段 (全文原载于民国八年出版的新生活杂志第二期)

豆腐渣工程也差不多~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活人和死人也差不多~

反思和审省自身,我们平时也常犯这样的问题,完全是思想惰性惯的毛病。其实认真用心,并不难,难的是我们的内心总是想,什么事情都侥幸敷衍、随便搪塞。心也散漫,眼神也不尖,想能混沌躺日子,又能完事交差,做人如此稀松如流泥,这跟一个人有没有责任心非常有关系。不要做“差不多先生”,请做一个对自己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对自己人生不苟且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对自己人生不苟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