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日期:2020/03
推荐指数:★★★★
书籍背景:2019年底产品圈内的网红书。
书摘/ 笔记
经验是阅读、经历、思考三位一体的。
当一个项目找到方向,开始驶入高速的时候以数据驱动没问题;如果市场不确定,需要找新方向的时候,一味强调数据就未必是好主意。
决定价格三要素:有效用、被认知、稀缺性。
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来满足欲望,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
效用是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货币,时间,身体需求,心理需求,信念,情绪,认知等。最基本效用是货币,货币本身其实没啥用,但他是媒介。
更建议以需求角度定义企业的“用户”,因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使用场景,满足了不同的效用需求。
效用的个体主观性在某种意义上也使市场出现了很多的交易可能性。效用是心理上的主观评价。
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间是逻辑和工具。同理心首先是对自我的感受敏感,之后通过自我体验来理解他人。想象力不是天马行空,是基于同理心的推演。逻辑和工具确保归纳和演绎不跑偏。
企业日常只能是交换:选择合适的用户价值,更高效率地生产,降低交易成本,更多地促成与用户交换,可持续地创造交易,并使企业和用户双方可持续地获益。
人间第一定律: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对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
相对价格=(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效用组合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看,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产品经理的工作核心,最终都是权衡。需要适当引入经济学思维,习惯于权衡取舍,追求整个系统的效率。
产品经理的职业特点是,产出不是靠人多,主要靠决策质量。
空降高阶产品经理,成功率天然就是低的。这是因为,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既需要纵向深入理解业务,又需要横向跟很多团队深度协作,所以空降高阶人员天然就要付出很高的熟悉成本和磨合成本。产品经理做决策还无法都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必须依赖知识和数据背后的判断和理念,而空降新人不可能与原有团队总是达成共识,这也使得基层产品经理遇到上级换人和技术运营搭档换人时,如同跳槽一样难以适应。
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发展,以前可以围绕“用户模型”,但以后越来越侧重于发展自己的“交易模型”能力,即不再是仅仅追求造用户价值,而是追求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只会做用户体验或只会做商业变现的产品经理都有价值,但是价值上限不会很高。商业要整体考虑一个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只考虑变现是不完整的,不叫商业,不能保证可持续。而交易模型是飴让企业既不伤用户又能更赚钱的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设计,无论行业红利消失还是遇到经济寒条它永远是有需求的,每往前一步都有价值。
产品经理如果想把自己“卖”出高价,有三种路径。一是要提高自身能力,使自己对企业更有效用。二是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有哪些,有多大。产品经理属于只此一份的拍卖品,所以出价最高的企业给出的就是你的市场价格。三是发展自己的稀缺性,优先发展那些企业急需但市场供给不足的能力。
用户价值可以用“新体验-旧体验一替换成本”这个公式来度量,商业价值可以用“愿付价格一企业成本”来度量,一个好需求,同时使两个公式的结果都为正数,且越大越好。
xmind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psw5budHL_P29aN5WVeRg提取码: dxg7
总结& 收获
还记得产品校招的时候,当时有个问题:你为什么想当产品经理?有个答案我心里觉得挺累的但是当时很火:“为了改变世界”。我不知道多少人是这么回答的,反正我当时就没这个情怀,我可能就为了打工为了吃饭。毕业伊始,大家最初的梦想都是想进大厂,想当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吧~
俞军说:产品经理是以产品为笔,与世界对话。讲得很诗意。我自己理解是,产品经理你有多大的决策权,怎么样的决策思维,决定了这个产品有多少部分是你书写的,书写成什么样。
到入行三年后的今天读这本书+回头看看自己这段走的马马虎虎的产品之路,再对比部分优秀的同龄产品+最近感觉职业成长遇到瓶颈的状态,看完这本书说实话我有点down。
可能是意识到了自己能力的天花板,可能是欲望和能力不匹配,可能是意识到自己可能这辈子终其一生也没法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可能这辈子就只是一个平平庸庸的产品经理了。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的成功,我的理解是和“天赋能力+平台资源+机会时势”有很大的关系。然鹅,好像这些我都没有。过去大家乘电梯,无论在电梯里做什么,电梯都会上升到顶层的时代过去了。如果根据书中提到的产品经理的分类自评的话,我应该处于B类,算不上A类。其他的因素无法干预,现阶段能做的就是有意识地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天赋,然后寻找/等待机会。产品经理5年是个分水岭,不知道5年后再回来看看现在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如果依旧是个平庸的产品记得要原谅自己呀。
我最近在思考工作是为了什么?能力的积累或劳动报酬?我也在思考,我可能也不会一辈子都做产品经理,既然现在在其位,则当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应当做到平庸线之上。
这本书收获之一是:认清自己的现状,认清自己和优秀产品经理的距离。
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做产品时应该带着怎样的思维模型、决策依据和逻辑做产品,以怎样的视角去看待企业、产品和用户的关系。
Last but not least, 经济学和心理学无论是否从事产品经理都应当终身学习。
他山之石
1.在豆瓣刷书评的时,非常巧地刷到入行的第一位leader的书评,顿时感触颇深,他是截止目前我不长也不短的职业生涯中影响最深的leader,持续地学习,持续地思考,持续地权衡,做产品可为不可为的权衡。
在此引用他的部分书评,
“首先这本书不应该当成是某个特定领域技巧学习的工具书,它其实更像是一本产品领域的谈话录、随笔集,你不要指望能从中挖掘什么马上可用的获取用户、提高收入的速成技巧(那你应该找具体介绍这类技巧的书),但如果你有这个领域相当时间的专业训练,你将收获一个系统反思的机会,从你曾经思考过或没有思考过的视角再重新审视一下你的工作,找找你还能提升的方向。”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143715/
2.对俞军三条的理解:
第一条是用户价值,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体验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人的每一次体验也会因为个人生理心理变化或外部条件变化而不同,所以这里的“用户价值”只能是单人单次产品体验所感受的价值。
第二条是用户样本量,遍历理解足够多样化的“用户价值样本”,才能在脑中形成“用户分布模型”,需要做产品决策时,使用“用户分布模型”来思考,是无数用户样本的瞬间匹配。
俞军对于用户的理解是这样的:用户不是人,不能简单的把用户比做成人。用户是需求。用户是自然人的某一类需求的集合。用户(需求)随着内外部场景的变化而变化。
同一用户在不同情景下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一个大学生,在购买生活用品时可能会精打细算、货比三家,还要等待商家搞活动时才下单;但在为手游付费时却一掷千金、毫不犹豫。一个产品的用户是在具体场景下存在某类需求的个体。所以,把人作为需求分析的单元,这个颗粒度有点太粗了。要把衡量需求细化到每个用户每次行为的程度,然后再基于这些需求将样本分类整理。在积累足够大的样本后,进行分析,做产品决策才是以数据说话,而不是自以为了解用户的拍脑袋。如何能够积累样本量?要多读多观察,并要及时总结。关注每一个用户的行为,记录用户的反馈,分析用户的数据。
这给了我们两点启示:1.分析用户要放到具体的场景中,要尽可能细化到每一次行为;2.在垂直领域还有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些都是新产品的机会,没有大一统的产品。
第三条是怀疑精神:对自己的观点、判断加上“确定性”的属性判断(即该判断正确的概率有多高),对自己的想法、方案加上“可行性”的属性判断(即该想法可实现的概率有多少,难点都是哪些),这两个属性的范围并非是或否,而是0~100%,所有工作都是为了提高确定性、更准确的判断可行性。
产品经理要具有怀疑精神,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迭代和认知升级,要能够区分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推论。推论自带确定性属性,即可能是“确定的”或“不确定的”;产品设计自带可行性属性,即可能是“可行的”或“不可行的”。所以,为了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偏差,产品经理要养成持续的自我反思与论证的思维习惯。在面对大量的用户样本时,要保持冷静、独立的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
确定性是对某件事情有多大的把握。可行性是某件事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一个产品经理的积累的用户样本越多,对确定性的判断越准确。对于可行性的驾驭,关联因素比较多,与大环境、市场、对手都有关系,而这些往往要依靠对局势的判断,这往往是经验层面起决定作用。
保持独立思考和具备怀疑精神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思维惯性的漩涡。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ea003bce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