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思维定势8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也称“惯性思维”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1.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在学习中,很多课堂上的知识就像一个模板,让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头脑中有了这种思维,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2.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一位特别厉害的心算家,在一次表演中,却遭遇到了滑铁卢。

有个人上台给他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了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再下站又下去74人,上来69人;再再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答道:“火车上一共还有……”

“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您算出火车,一共停了多少站口?”

心算家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受定势影响,仅仅考虑到了老生常谈的问题。


记得在四年级教简便计算时,有一位学习不错的女同学居然都做错了,问其原因,原来是受前面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的影响,四则运算强调了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等,因此,在第二单元,她还不能变通。


3.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一头老牛,从小被拴在木桩上,小时候,当它想挣脱束缚时,却因为力气太小,无法逃离,久而久之,便不再折腾。长大后,那小小的木桩已经无法困住老牛,但它没有心思再与木桩斗争,望着不远处的草料,它只能可怜地叫了两声。


思维定势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为“刻板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

给你看两张照片,一张上的男子是衣冠楚楚,斯斯文文,而另一张上的男子邋里邋遢,长相丑陋。问你哪张更有可能是罪犯,大部分人答案都是第二张吧。

打破思维“围墙”

教师应当创设能够提供自由思维空间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打破定势的影响。

在数学上,有两种思想,鼓励学生多样性,又强调优化。因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同,思维的角度不同,自然而然产生了多样性的解法。但是,为什么优化,因为优化是思维的提升,是让学生少走弯路。比如,做计算题,可以按四则运算顺序计算,但是,如果运用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率,何乐不为。


在出黑板报时,我通常是半放手,因为整体的构图是有原则的,这点我需要把关。但是,具体的实施都是让学生发挥,色彩搭配,边框图案,细节处理,她们比我更有创造力,我没有用自己的思维定势了她们,她们也很好地打破了我的思维,互利共赢!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思维定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