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谢谢我的两个父亲

父亲节,写一写我的两个父亲,一个是亲生父亲,一个是我老公的父亲我的公公。

“父亲”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是人们口中的高频词汇,陌生则是因为我们很少用这个词称呼自己的至亲,而使用更加亲昵更加口语化的称呼“爸爸”。

01

我爸爸在我心中有不同的面目。

其中的一面,他身穿干净整齐的白衬衣,脸上挂着爽朗的笑容,眼睛里闪着充满希望的光。这个形象通常与一辆自行车联系起来。

那时候,爸爸在一家小煤矿做宣传干事,主要工作是写材料、出板报、对外接待。

爸爸最初只是一名矿工,空余时间他通过阅读、练习书法,提升了自己。后来,这些才能被领导发现,他被破格提拔成办公室工作人员。

爸爸所在煤矿离我家较远,早上不到6点他必须起床,简单吃过早饭后,他穿上妈妈给他准备的笔挺的白衬衣(有时候只是假领子),骑车将近一个小时到单位赶7点钟的点名。

傍晚,我和妹妹在院子里玩耍,当听到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时,我们就知道爸爸回来了。我们一边欢快地喊着“爸爸”,一边向胡同奔去。

那是少有的关于父亲的极温馨的回忆。

02

然而,爸爸留给我的印象,更多的是他对生活的抱怨。

因为那场运动,被定义为较富裕家庭成分的爸爸没读过几年书,爱学习的他很向往高等学府。当发现自己无法实现梦想时,他自然而然地把理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爸爸的单位是家小煤矿,没过几年,煤矿上的煤采完了,爸爸失业了。我们家的经济情况变差了。

爸妈没什么技术,只能卖苦力。农闲的时候,爸妈在村里装卸煤车,每次工作完,全身上下只有牙齿是白的。

从我记事起,他就经常长吁短叹,“哎,我只有3个女儿,没有儿子”“我没有接班人啊”“我愧对祖先列祖列宗”。

小时候的我不懂父亲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只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让父亲满意。

即便抱怨再多,也无法改变事实。于是,他决定把我们当儿子养,送我们读书。

我大妹妹比我低一年级,小妹妹比我小5岁,我们上学都需要钱。

每次交学费,我们都需要写申请减免学费。因为成绩好,每次申请都通过了。但是,本就因为家里穷自卑的我,写完申请后就更加自卑。随着自卑而来的,是对爸爸的没本事的责备。  

爸爸曾有一个到外地教书的机会,可能是因为我们3个,妈妈说了句不想让他去的话,最后爸爸没去成。爸爸因此埋怨了妈妈半辈子,觉得是妈妈和家庭拖累了他。

在爸爸眼里,似乎命运总是待他不公。没有正常一点的家庭出身,没有儿子传宗接代,没有上大学的机会。

同时,他还觉得周围人都不是好人,都对他有所图。村里人到我家串门,他觉得别人肯定觊觎他什么东西;路上,有人看到他后跟同伴聊天,他觉得别人在说他坏话。即便是跟他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妻子,也变成了他嘴里帮助别人欺负他的帮凶;实际上,如果没有妈妈,我们家在村里会显得更加另类。

家,是温馨的;妈妈,是我想拥抱的;而父亲,却是我想永远逃离的。

我一向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成绩优秀。每次期末拿到成绩,爸爸比我还开心,他会大笑着说:“大妞儿又给我争光了!”然后是一阵没有儿子的感慨,末了加一句“谁说女子不如男”聊以自慰。

然而,高考时我却失利了,没考上本科。整个暑假爸爸对我没有一点好脸色,因为我丢了他的脸。因此,我决定复读,一年后我的成绩达到了一本线,我选择了外省一所离家1300多公里的学校,希望尽可能离父亲远一些。

现在我毕业十多年了。心里想离家近一点,但最后还是把家安在了离老家800公里的地方。

前些年回家,我还会因为父亲的一些话而情绪激动。

这两年,随着我儿子的慢慢长大。我越来越能理解当父母的难了。

父亲一心想要儿子,这不是他的错,是两千多年的传统加给他的。他一个没有上过中学又没接触过什么世面的人,又有什么能力去扭转呢?

在那样贫穷的生活状态下,我不但没有挨饿受冻,还上了大学,父母已尽全力给了我最好的。

虽然总是抱怨,他却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

他一心希望我们考上大学,一方面是为他圆梦,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希望我们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生活。

他懦弱、爱抱怨的性格影响了我,他爱学习、肯吃苦的优良品质,不也在我身上有所体现吗?他自学书法、自学横笛,一直以来不都让我很敬佩么?

曾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人的成熟,是从理解自己的父母开始的。

深以为然。当我愿意去理解父亲,我不再像原来那般心生埋怨、感情激动,我能看到他曾是一个满怀理想的青少年,却生生被生活碾压。我对他多了同情,多了怜悯。

在这个父亲节,我甚至有种冲动,对爸爸说一句“我爱你”。但是,我知道,我说不出扣,但是我会给爸爸打个电话,告诉他我很好,这个夏天,我会带着孩子回家过暑假。

爸爸如今已头发全白,听力几乎丧失。我会提议,通过写信沟通,我会建议他写一写自己的成长经历,每两个星期给我寄一封信。而我,也会用这种传统的方式,告诉他我的生活。

03

自从我有儿子后,我与爸爸渐行渐远,但却多了另外一个爸爸——我老公的爸爸、我的公公。

我公公和我爸爸有一个共同点——啰嗦。我的两个妈妈话都不算多,然而父母这种连体生物,特点之一就是啰嗦,妈妈不啰嗦,爸爸势必会主动负担起这一职责。

公公看到啥都说,唠叨我和老公几次后,我们生气了,他便转而唠叨孙子。

去年9月,我儿子升入小学。几乎每天回来,他都会丢铅笔、橡皮,时不时还要丢笔袋、水杯,公公几乎每天都因为这事唠叨我儿子,说他看不住自己东西。

我儿子被唠叨后,总低着头不说话,好像犯了天大的错。

我经常听同事、朋友说起自己上小学的孩子丢东西,所以我知道这很正常。跟公公说了几次之后,他还是继续数落,我便大声跟他理论过一次。之后,他没再唠叨过我们三人的事。

我曾因此而自得,觉得自己的话管用。

后来看到论语中子夏问孝一节,孔子说“色难”,让我深深汗颜。

孔子意思是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从内心尊重父母,孝顺父母,外在才能表现出和颜悦色。

别说对公公婆婆没做到,即便对自己父母,我也还需要继续修炼。

公公婆婆帮了我很大忙。我现在做老师,每周3个晚自习,中午、晚上接送我儿子上学放学,全靠我公公。如果没有公婆,我儿子上学放学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老公常年在外工作,平时我公公很强的表达欲无法满足。每次老公回来,公公都会好好表达一番。

前几天一次晚饭,我无意间开起一个话题,正好对了公公胃口,我们俩就着话题,聊了将近半小时,结束时看得出来他很开心。

老年人就是这么容易满足,陪他聊聊天,就够了。

公公年轻时做过会计,开过农业机械车,几乎没怎么做过家务和农活。现在年纪大了,反而开始做家务了,前几年,看他刚学习做家务时笨拙的样子,甚至还有点心疼。

心疼的同时也挺开心,男人年纪大了做点家务,更能体会到被家人需要的感觉,更有存在感。

这一点上,我公公比我爸爸幸福。

我爸爸现在老了,听力差了,但还是看谁都不顺眼,时不时大声数落家人,同时又不能帮家人的忙。孙子孙女(大妹妹的儿子女儿)不喜欢他。这一点上看,爸爸真的有点可怜。

04

父亲节,说起父亲,许多事出现在脑海,不知不觉间流水账似的写了这么多。

儿子早上跟我说,马上就暑假了,暑假之后就是二年级了,我不禁感慨,我马上就是二年级学生的妈妈了。

儿子越来越大,我越来越成熟,父母年纪却越来越大。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今天,我会跟父母打个电话,跟他们聊聊天。今天,我会做午饭、晚饭,让公公婆婆休息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节,谢谢我的两个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