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佩服这两个人

我轻轻合上《苏东坡传》,内心一片澄明。无法形容的感觉,却是极为舒服。

想起林语堂在书的开头写道的一句话: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是的,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心中唯有佩服。

我接触最早的是在大学图书馆看到的王水照和朱刚两个大学者编写的《苏轼评传》,也还读过曾枣庄的《苏轼评传》。读过王水照的《苏轼传》,也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常常翻阅《东坡志林》几则短文,在教学中,更是长读东坡的诗词文赋。时常告诉我的学生: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都会遇到很多的难题。读书的终极,大概就是在别人的生活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力量,指导自己去面对苦难。

之所以这么喜欢苏东坡,确实是当下的我们需要苏东坡身上的一点东西。他的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实干主义、创新意识、政治信仰,还有他无与伦比的才情,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若能有其一,便也不枉此生了。

在苏东坡众多的光环下,什么是核心?就现在不带专业的眼光的我来看,我认为是他骨子里的幽默和乐观。

我想要的就是如他的这份乐观。这份面对苦难,不能扭转,那就坦然接受。

东坡,带着光环的斜杠男神,一生宦海颠簸,又是极尽落魄。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几乎近死,何其衰也!一贬再贬,黄州,惠州、儋州。他曾做过翰林学士,也就是我们前边提到的“帝国第一秘书“,宰相候选人。却被贬到岭南烟瘴之地,落差之大,令人痛惜。但当你认为很痛惜的时候,他却不以为然。那时儋州绝不是他想要的。东坡却说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也?”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洲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譬如注水于地,小草浮其上,一蚁抱草叶求活。已而水干,遇他蚁而泣曰:“不意尚能相见尔!”小蚁岂知瞬间竟得全哉?思及此事甚妙。

我看到他这样的文字后,顿然被他的诙谐轻松而苦笑了起来。为他竖起大拇指。

苏轼,就是因为他的乐观幽默豁达,把一手坏牌打成了好牌,成了无法超越的赢家。


我也想起另一个人来——苏武。

我没佩服过谁,但就佩服这两个人。

一个却流放极南,当时是儋州,今天的海南;一个被匈奴流放极北,到了今天的俄罗斯的贝加尔湖。造化如此弄人,但两者都能在及艰苦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如果说苏轼凭起乐观豁达从容入世的话,那么,苏武又是凭什么生存下来的呢?

当年匈奴“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一放就是十九年。凭什么生存下来。是内心的坚守和信念。这份坚守,让他作为汉使无理被扣匈奴后,十九年之间始终不为威服,不被利诱,艰苦卓绝,视死如归。这份信念,让他以身许国,矢志不渝,“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尽显民族硬汉形象。


面对苦难,苏轼以其软胜,苏武以其硬胜,都是我佩服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就佩服这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