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跟着《论语》学做人做事3.24


—1—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之所以叫《论语》,是因为它是在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的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通过记录言语的方式,汇聚成册,集腋成裘,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2—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中的诸多方面,不仅谈到了做人、学习、教育,还谈到了为政、塑造君子的人格、治国与安邦等多方面问题。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造的儒家思想比作“精神食粮”。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

—3—

而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来读《论语》,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个人就是赵普。赵普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功臣,曾经跟随着赵匡胤一起发动了陈桥兵变,之后又辅助赵匡胤登基,还跟着赵匡胤一起南征北战 ,立功无数。宋太祖为了标表彰其功德,让他担任宰相之职,并且将大权也交到他的手上。但反对赵普的人认为他根本没有资格当宰相,认为他不学无术,读的书也仅仅就只有一本《论语》而已。

对此,宋太宗却不相信,在一次闲谈之中,宋太宗就问赵普此事之真假!没想到赵普的回答和别人说的一样:“我这辈子仅仅就将《论语》从头到尾读熟、读透,之前以半本《论语》辅助太祖平天下,现在又用半本《论语》辅助陛下,让天下得到太平。”

—4—

而《论语》这本书,初读来甚是枯燥,满篇看来都是大道理。可慢慢细读,你就会发现其中的真实与智慧来;就会明白这本书为什么被奉为儒家的经典;就能明白孔子为什么被视为圣人。

全文涉及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为人处事原则的建立、人格魅力的建立、如何自修其身等等,可谓囊括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

—5—

【原文】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

在仪地守边的官吏请求会见孔子,他说:“到这个地方来的有道德修养的人,我没有不和他见面的。”孔子的随行学生请求孔子接见他。他见过孔子出来以后,对孔子的学生说:“你们这些人何必担心文化衰落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要用夫子来唤醒百姓。”


宋·朱熹:“乱极当治,天必将使夫子得位设教,不久失位也。封人一见夫子而遽以是称之,其所得于观感之间者深矣。或曰:木铎所以徇于道路,言天使夫子失位,周流四方以行其教,如木铎之徇于道路也。”

明·张居正:“夫圣人盛德感人,能使封人尊敬而笃信之如此。然当时列国之君,不能委国而授之以政。至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此春秋之时,所以终不能挽而为唐虞之世也欤!”

—6—

很多的事物只有发展到了极致才有转换、转变的机会。

文化也是如此。

这里也是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的道理。

天下之无道久矣,这正是一种文化洗牌的时候,因此,孔老夫子的人生观理念,才能在未来成为人们精神导向的木铎。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跟着《论语》学做人做事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