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态度,只有能力!

今天又要爆出新观点了。


其实在职场中,压根没有工作态度这回事,只有智力和能力(简称智能)高下之分。


现实中,很多人其实很想做好某件事,但拼尽全力依旧做不好!真的不是因为他“态度”不行,确实是因为智能不够,或者说暂时的智能还不够。而牛人往往是,一事成事事成。把他放到哪里都能发光。


你可能会反驳:连首富比尔盖茨都说: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当差事、当任务,那肯定做不好,激情也无法持续;但如果把工作当做事业,谁都可以做到优秀。


这句话听着就像是在为工作态度而找存在感。其实不对!这是个认知高度的问题。而认知本身就是能力。

也就是说,如何认知某件事的重要性,以调动自己全身心的能量投入,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一种能力。又怎么能说是所谓的“态度”呢?!说白了,这还是智能的问题,而不是态度的问题。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有些同学平时成绩不好,但家里发生变故后,就奋发图强,态度一转变,成绩立马就上来了。


这其实也不是态度的问题,根结还是在于智能。为什么呢?你要深挖他之前为什么成绩不好?因为有干扰嘛!什么干扰?可能是隔壁班的女生,可能是家里囤积的财富,可能是家长的溺爱,可能是曾经的挫败......总之,有那么多的可能性,就是让他无法集中精力、集中注意力在自己当下最应该投入的学业上。请注意!这里面所提到的“集中精力、集中注意力”难道不是一个人最应该具备的底层能力吗?!

而一旦经历了生活中的某种挫折,反而让他收敛了心神,集中了精力,将全部注意力聚焦到学业上。那这部分的能力又补回到自身,成绩自然会提高起来。

事情分解到此,你说到底是能力问题,还是所谓态度问题呢?


反过来讲,人们所说的态度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归根结底,还是认知问题,还是不了解这件事对于自己真正的意义。再深挖进去,是不了解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吗?其实也不是,而是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当下到底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不了解自己到底能做成什么样的事情,甚至更不了解自己未来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最后一点尤为关键。


细想起来,我们的童年+青少年都是被安排好的,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我们都是被家长的综合财力和社会影响力推动着走,上哪所学校、读哪个专业等等这些涉及到我们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由于认知缺乏,所以只能由家长代劳替我们思考。

我们也无需设定自己的目标,我们所有22岁之前的人类都一样,那个时段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考取高分!没错,这是我们在22岁之前人生唯一的、可量化、可验证的目标。


但职场、社会和生活,可就没有可量化和唯一的价值标准了。不仅如此,我们还被要求在毕业的那一刻,把多年对于社会、对于自己的深刻认知加以使用和兑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我前22年都是被安排之下过来的,你又如何让我们在最后一刻具备主动认知职场、主动认知社会、主动认知自我的能力啊!

于是,通常在那一刻,我们是困惑的,是慌乱的,是迷茫的!而这种困惑、慌乱和迷茫。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结构和教育体系所导致的。


我不想甩锅给教育,但哪怕是资深的职场人、社会人,又有多少能说的清楚自己未来到底要过哪种生活,自己又为那种生活做了哪些有价值的事情呢?!所以我们就一代一代地,继续周而复始的困惑、继续智能的缺失、继续甩锅给所谓的“态度”。


在这里,我还是希望呼吁,把对态度的谴责转化到对于每个人智能,尤其是认知的提升上来。将那些虚化的、无法验证的态度说法,变成更有抓手、更可衡量的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的方法论上。努力把能力提升,便不会再受态度的煎熬。

老宫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态度,只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