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之美之我见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东西毁灭给人看”。

最近看了挺多电影,或许是看完一部又去推荐列表瞧瞧的原因,回味时突然想到电影里面的主角几乎都逃不掉死亡的结局。

不论是《如果声音不记得》里面的和患有抑郁症女孩吉择绑定了生命线的男主辛唐,《我要我们在一起》里面的男主吕钦扬最后没能见到女主凌一尧而是在雪山上被冻死,《我在时间尽头等你》里面的男主林格在历经三次用自己的时间去换取女主邱倩的生命后也寿终正寝;还是《送你一朵小红花》里从小就被诊断出患有脑癌的马小远终究还是没能陪韦一航去他一直想去的那片湖,《小小的愿望》里“一直”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来临的十八岁花季少年高远,《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里从十六岁开始在查出患有白血病并被亲生母亲“抛弃”后遇到宋媛媛与她相知相惜相爱,最终没也能逃过命运掌控的张哲凯,以及选择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离开这个世界的宋媛媛。

为什么现在的很多电影都习惯性地将主要人物演向死亡——这个现实生活中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话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是电影本身按剧本中心思想走的剧情中主题的需要,比如《遗愿清单》走的就是在身患疾病即生命的最后时刻对人生的选择,主角死亡也在情理之中,与此相似的还有《送你一朵小红花》,它讲的就是与常人不同的花季少年花季少女共同对抗病魔活出自我的故事。又或者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而让其中的某一个重要人物死去。例如《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

二是为了煽情,让观众掉入与电影人物产生足够多情绪共情的情境,而不是一边看电影一边思考这个故事为什么要这样去讲述那个情感为什么要那样去表达。比如《如果声音不记得》它“打着抑郁症的幌子, 行狗血爱情之实”。剧情中有大篇幅的煽情:女主抒情自白、承受抑郁而落泪、女主去见男主时的日剧跑、两人分手后的恋爱闪回已经填得非常满的情歌bgm。

再有《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过于注重情绪的渲染和煽动,以致忽视了整个故事在逻辑层面和内涵深度上的构建,令它失去了回味的空间。尽管刻意的煽情不好还会让人诟病,但观众在看完“哭片”后会有一种情绪释放的满足感,简单粗暴、直接明了 ,也就不必在意它回味如何 只需感受当时流泪的瞬间。

三是为了展示悲剧的美,顺应人的记忆特点并起到一个觉醒的作用。因为悲剧更容易被人记住,作为人生的一部分——死亡,也是更容易震憾人心的一部分。悲剧——作为戏剧的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剧中的主人公大多是比较美好、理想化的代表,他们走向死亡恰恰可以用来反映生活中的罪恶,疾病的可怕,以及人性的真实。

有人说:人生的悲剧不是因为人会死,而是因为人会停止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她前半生一直都在渴望爱、找寻爱, 最后变得不再相信爱。这个电影讲的就是松子悲剧的一生。

悲剧允许被存在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悲喜交加、苦乐参半中做自己的导演演好演完自己的剧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悲剧之美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