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124天。
今天分享一部美国文学史上声望很高的女性成长小说《小妇人》。
它是很多著名作家的人生之书。像我们熟悉的《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动物庄园》作者乔治·奥威尔等等,都对它赞不绝口。
上世纪30年代,这本书传入中国,杨绛先生曾在《记杨必》一文当中回忆此书,她用充满温情的语言记述道,妹妹渐渐也能跟着我们同看翻译的美国小说《小妇人》,这本书我们都看了。
这一部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的书,深深影响了当代美国,甚至全世界的流行文化。100多年来,《小妇人》被美国图书协会和教育协会共同评选为“乡村小学必备书”之首,被翻译成了数十种语言出版,而且无数次被搬上银幕,平均每四年就要推出一次同名影视作品。每一个演员都能以扮演《小妇人》中的角色为荣耀。
爱看美剧的大朋友一定记得《老友记》里,瑞秋最爱的书就是《小妇人》,她还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好朋友乔伊,结果乔伊看了一半,瑞秋就剧透了贝思去世的结局,惹得乔伊把书放进了冰箱,不敢再读。足见这本书多么令人印象深刻。
这本书的情节非常容易理解,是以十九世纪美国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琐事为蓝本,也是女作家露易莎·奥尔科特,以自己童年生活为灵感的半自传体小说。
书的内容平实却细腻,结构简单却寓意深远。主人公们展现的美好品质,历经百年仍令人感动不已。能把寻常的家庭生活写得如此动人,这归功于作者奥尔科特独特的个人经历。
奥尔科特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一个贫寒家庭,但她的一生却是在靠近马萨诸塞州的康科特城度过的。她的父亲是一个不得志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一生沉迷于对理想的追求,以至于无力负担家庭生活。
生活的重担落到了能干的母亲身上,小奥尔科特为了分担家累,很早就外出做工。当过家庭教师,小学教师,女裁缝,医院护士。19岁时她甚至出去做佣人,虽然收入微薄,却也解决了家庭的燃眉之急。后来她开始写作,她的创作更使家庭经济有了好转。
她在文章中写道,“我要以自己的头脑作为武器,在这艰难的尘世中闯出一条路来”。她生性爱好自由,为了帮助家庭走出经济困境,终身不嫁。《小妇人》中的主角乔就是以她本人为蓝本的。
1868年一位出版商,建议她写一部关于“女孩子的书”,她便根据童年的记忆写成了《小妇人》。她在书中把自己描写成乔·马奇,她的姐妹安娜、亚碧、伊丽莎白便分别成了梅格、艾美、贝思。
书中的许多故事取材于现实生活,比如书中的乔热爱冒险故事,而现实中的奥尔科特的主要收入也来源于她写的惊险小说。不过有趣的是奥尔科特并没有使用真名,而是换了一个笔名。直到1904年以后,那些冒险故事才被确认是奥尔科特的作品。算是这位小妇人和读者开了一个玩笑。
大概了解了《小妇人》的内容,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本书不就是一部家庭流水账吗,踏凭什么打动全世界的读者呢。别的不说,就现在流行的大女主、大女王,主角个个身怀绝技,光芒四射,一路开挂升级。可是《小妇人》里的四位女主角却很平凡,一辈子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
那普通人应该有英雄梦吗?《小妇人》讲的就是一个微小却不狭隘,平凡却不平庸的家庭故事。主人公虽然是普通人,但是她们个性鲜明而真实,几乎每一个人都能从乔、梅格、贝思、艾美身上找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因此也就倍感亲切和真挚。
而作者奥尔科特并不满足于书写平凡生活,她还要让这些女孩子们怀有英雄梦想,在漫长岁月中相互扶持,逐渐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逐渐完善自我,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比如老大梅格最初的梦想是嫁一个有钱人,但是她慢慢地意识到把个人幸福押在男人身上是不靠谱的。她贫困的家需要她的支撑,于是梅格抛弃了豪门梦,努力工作,而且她也逐渐地认识到婚姻不是交易,不是以出卖自由来换取安逸。她最终选择了一个并不富裕的男人,因为她爱他,愿意与这个爱人携手创建一个新的小家庭。用现在的话说,梅格选择了嫁给爱情。
这样的女性也许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但是她却是一个家庭的英雄。事实上,正是有了无数梅格这样的女性,生活才能够和谐平稳地运行下去。
坚强独立的乔二姐更像是一个无所畏惧的勇士。她热爱写作,愿意为了文学梦想付出一切。在梦想的加持下,她不再是“女人”,而更像我们当下所言的“女汉子”。家里遇到麻烦时,她主动剪头发卖钱,写书换稿费。姐妹需要照顾时,她站出来任劳任怨地付出,而对待工作她也是尽责用心,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她抛弃了当时社会定义女性的品质,比如顺从,沉默,相夫教子。她拒绝劳里的求婚,不愿牺牲自己作为事业女性来之不易的自由。
另一方面她又是爱情上的英雄,大方接受四妹艾美和劳里的婚事,不带偏见,干脆利落。老三贝思温和娴静,做任何事都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她不求回报地关爱家人,邻居和需要帮助的人。用心陪伴老人和病人,甚至为了照顾得病的孩子,而染上了疾病。
她是所有人眼中的道德标杆。她的出现总能化解争执,把大家拢到一起。即便生命短暂,却被所有人疼爱并纪念。而老四艾美,小时候总爱和姐姐唱反调,待人刻薄。但随着心智的成熟,艾美也渐渐地学会了为别人考虑。她嫁给劳里后,更是投身慈善事业,成为无数被救助的穷人眼中的英雄。
所以,当普通人拥有了四姐妹的品质时,每一个人都是英雄。这是《小妇人》成功的地方,它看似“小”,人物“小”,情节也“小”,但“小”中又蕴含着无限的“大”。
书中的女孩子们都幻想有漂亮衣服,可口食物,过上公主的生活。但是她们从未攀附权贵,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困难。这就是人格上的“大”。马奇一家自己过着清苦贫穷的生活,却乐意帮助比她们更需要帮助的邻居们。这就是道德上的“大”。
大姐梅格勇于追求个人幸福,二姐乔为了梦想几十年如一日,三妹贝思面对死亡坦然无畏,四妹艾美慷慨解囊帮助穷人。这些小举动都展示了四姐妹精神世界的“大”。大姐梅格做到了爱情自强,她也想进入上流社会,也想穿上最华丽的裙子。但在爱情面前,她把其余的一切都看淡了。她的婚姻不是一时冲动的结果,而是她下定决心听从内心,尊重爱情的表现。
二姐乔做到了事业自强,当别的女孩都在忙着打扮自己,参加乡村舞会的时候,乔一心沉醉在自己的纸上世界,一步一个脚印在写作路上耕耘,终于从小报作者成长为国际作家。
三妹贝思是精神上的自强。她是最需要照顾的,却一生都在替别人考虑。而最小的妹妹艾美,她体现了女性修养的自强。一开始有点娇气,但逐渐成长后,学会了扶弱助贫,也没有按传统为家庭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
所以看完这本书,每一个人都会发自内心地感慨。原来这样过一辈子也是很美好的。只要我像四姐妹一样努力爱自己,爱他人。我也能做平凡生活中的英雄。
提到女性独立,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要表现女性品性,可以像《简·爱》一样,刻画一位主人公就可以了。作家为什么非要选择马奇家的四姐妹呢。
事实上,四姐妹在作家心中,分别代表了对于女性最重要的四个方面。爱情、事业、精神、修养。他们出自同一个家庭,这样的创作设计可谓是妙矣,而且你以为作家只是写了四姐妹吗?
其实在《小妇人》里还有一个女性的隐藏boss。那就是四姐妹的妈妈马奇太太。在她身上也有一种过人的品质,那就是女性在伦理上的自强。丈夫外出征战,家中唯有马奇太太支撑着整个家庭,独自照顾四个女儿,虽然过得很艰难,但是她还是带领女儿们去资助更为困难的人。因此,马奇家的四姐妹能够拥有如此美好的品质,背后离不开马奇太太绝妙的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马奇太太毫无疑问是一位极其称职的老师。她慷慨无私,乐于助人,不轻易动怒,感恩生活。在孩子们眼里,她不仅是一个好妈妈,还是她们的知心朋友。女儿们喜欢像马奇太太吐露心事和烦恼,而马奇太太也富有耐心,循循善诱,营造出一种有威信,自律又异常活跃的家庭环境。
正是因为马奇太太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四姐妹成为了人见人爱的小女子。在她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也打动着无数女性读者的心弦。
书中马奇太太对女儿们寄予了厚望。她说“我希望我的女儿们美丽善良,多才多艺,受人爱慕,受人敬重,姻缘美满,过一种愉快而有意义的生活。金钱是必要而且宝贵的东西,但我绝不希望你们把它看做是首要的东西或唯一的奋斗目标。我宁愿你们成为拥有爱情、幸福美满的穷人家的妻子,也不愿你们做没有自尊、没有安宁的皇后”。
无疑,马奇太太的教育是成功的,女儿们也如她所愿得到幸福,生活快乐。而这种观念也成功地把世俗的拜金和功利主义踩在脚下。
这正是《小妇人》的魅力之处,把小说提升到探讨成长,探讨人生的场面。同时为正在成长中的女性树立了典范。直至今日,这样的文学魅力和现实意义都毫不逊色。
书中还有更多关于成长的内容,希望大朋友带着小朋友亲自翻开书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