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犯错时——目标架构的引航

尚俊平,焦点网络中级,坚持分享920天,2018年11月1日,星期四

正像课文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特别是青少年经常性犯错时,我们做父母的倍感头痛挫折。我们会怎么做呢?我们常常追究责任,或者是说服孩子改变不良行为,或者是非常生气的指责孩子。这种种做法会导致什么后果呢?往往是孩子很反感,也非常气愤。他们有的反而变本加厉:你越说我越不改;有的放弃了不良行为,但是有心中很多委屈,孩子不是真心要改,而是迫于家长的权威,可能还会有其他不良行为发生。嗯做父母的非常感叹,孩子不好教,有的父母会发出无奈我再也不管你了。

其实父母这样教育孩子,是由其背后的难处的。他们不知道:1青少年他们的自我还在发展中,对自己的认识也还在形成中,因此青少年会发生一些逾矩行为,是因为他们错误评估自己会现实所致的。这样看来,青少年犯一些错误是他们成长发展的必经道路。2当事人会出错犯错,正表示他有不足之处,正需要开始学习或重新再学习。当我们家长能明白这两个道理,接受了孩子的犯错是正常的发展的必经之路,不在为此焦虑担心困扰。有了良好的情绪,我们才能寻找到帮助孩子的有效解决策略。

那么家长怎么样才能帮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成长呢?

引导出现正向所欲行为。孩子们产生这些不当的错误行为,自有其本身的需求所导致的。任何行为都有其目的性。如果我们能从孩子这些行为里看到背后的动机和意图,找到孩子的真正需求,就能找到满足这些需求的正确做法。这些真正想要做的行为就是孩子们的正向所欲目标。那么怎么样才能找到这些正向所欲目标呢?要向孩子说明要去做的行为,而不是不要做的行为。并且要详细描述要去做的行为的具体细节。“你会看到什么,就知道你的目的达到了”“当你的老师看到你做什么行为,你就可以不会再被送到训导处来”如果当时能清楚的表达正向所欲的愿景及其中的具体行动时,咨询师更能知道当事人的个人目标所在。

另外我们还要知道,我们要让孩子达成目标的行动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是很长时间造成的。那么要想转变孩子的这个行为,也需要一步一步的去做。不要对孩子期望改变的太大:这样会对孩子造成压力,他们觉得过于困难会自动放弃。

辨识当事人犯错背后的意图与需要引发建设性的解决策略。当我们给孩子定的目标行为没有满足孩子的背后的需求的时候,孩子的这些行为改变,也不会持久。咨询师要思考当事人会选择做出这个行为的理由是什么?当事人需要的是什么?当事人需要学习的又是什么?如果我们能顾及当事人的需求,并针对这个需求引导他产生与学习和预期意图的建设性的解决方式。这样才能减低该生在犯错误的可能性。

在重要他人的期许及当时的意图间取得共识。引导思考意指一个具有对话与讨论的过程,而非一个一味灌输或强迫当事人接受其意见的方式。如何赢得当事人对于周围重要他人的目标的认同呢?咨询师需要先认识当事人,不接受别人为其设定之目标的理由,有何特别的考量与看重?或者当时内心真正的目标为何,然后仔细思考他人的期待以及当事人本人的看重有何可重叠或相联结之处,并加以反映。

以刺激思考的态度,催化当事人产生可行策略。这是咨询师给予当事人的重要他人的建议。建议当事人周围的重要他人不要再与当事人谈话,一开始就劈头给建议,咨询师可以加以提醒,若能先开发了解当时已经会的例外资源以及所遇的正向目标时,周围的人再提出自己的意见,意见会比较中肯,也比较会切中当事人所需。比如你的生活中有谁被人讥笑时,你觉得他处理得很好他是怎么做到的?你觉得可以拿来参考吗?你的好朋友对于你这个人际问题会给你什么意见,你同意吗?有用吗?咨询师如果要真的给当事人一些脑力激荡的刺激,也可以用假设问句来提供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试着开始跟你的父母沟通,你觉得好吗?你可以询问同事这个项目,这个方法你会觉得适合你吗?你愿意去做吗?如果你觉得合适,你会怎么做?如果你觉得不合适,你觉得怎样修改比较适合你自己?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态度:孩子做错时,父母接纳,找出正向目标,辨识背后的意图需求,找出建设性的解决策略,让重要他人的期许与当事人的意图之间取得共识,以开放尊重的问句引导,刺激当事人思考催化产生可行策略。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事人犯错时——目标架构的引航)